简介:本文以赵义山先生的《20世纪元散曲研究综论》和杜肇昆先生的《元散曲历史分期的统计研究》为基础,对元散曲的历史分期问题的各种观点进行了一些罗列和论述。各家观点都有自己独到与合理之处,笔者认为在原有的各家分期的基础之上。应把元散曲的形成的起始年代向前推至金末.而衰落期的终止年代则应向后推到明初。
简介:大梦归兮事未空,谪仙人在玉华宫。百年精力雕龙马,一握丹心响磬钟。
简介:张晓风,中国台湾作家,剧作家,著有诸多散文集,在华语文坛以散文家著称。①而我对她初登文坛时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哭墙》更感兴趣。这篇小说是张晓风在1968年到1976年期间创作的八个短篇小说中的第一篇。在她的作品、甚至是小说当中,《哭墙》都没有能引起太多的关注。我认为对于这部作品而言是不公平的。
简介:人民文学出版社据明刊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以下简称“世本”)的整理本(以下简称“人文本”)存在的疏误较多.本文就“人文本”讹误的性质以及产生的原因归结作“题材、史料的的抵牾”.“人物、地望和情节的错位”,“字、词的误解和错读”,“削减世本语言的时代特色”,“误会、掩盖世本的方言现象”,“淡化戏剧、说唱等古代文学形式对世本的影响”,“标点的疏失”,“注释、注音的讹误”以及“改简为繁、改熟作生”等9个方面,举例分述,并征引相关的文献,提出简短的考订。
简介:近年来,关于民国时期教育的讨论越来越热,有赞扬褒奖之声,也有贬抑指责之词。遗憾的是,其中大多数评论缺少客观翔实的证据,在激起人们艳羡或愤懑的情绪后,总让人觉得还缺点什么。说白了就是,我怎么知道你说的是不是真的。任何讲理或评论都应讲求一点证据,否则很难令人信服。
简介:
简介:吴仲虚为《虞初志》刻家之一,原名吴继灼,字仲虚,号履素,休宁商山人,生于嘉靖三十二年,卒于万历二十七年,书坊西爽堂。吴仲虚非吴琯,不应将吴琯刻书归于吴仲虚西爽堂。
简介:一、“少年”/“我老了”经过一个星期的海上航行,沈从文于一九二八年一月初抵达上海.住法租界善钟里三号楼上,每月十三块钱房租。刚住定即写《南行杂记》,实为一束给朋友和亲人的信,共五封,二月一日起在《晨报副刊》连载四天,记录初到的印象和个人的打算。
简介:1记忆与现世的奇异遭逢,常常蹊跷得叫人兀自惊叹!1996年9月,穿过云南迪庆藏区攒动的群山,沿着澜沧江边的崎岖公路,从阿墩子即德钦县城往南奔行了近百公里后,我和几位同行者,正要一起跨过澜沧江上的一座木桥,走向江边的茨中教堂。
简介:摘要“白邑三月头龙节”是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的一项民间传统习俗,它在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项富含祭祀、庙会、社火等诸多文化事象在内的传统民俗活动,它将人与神、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沟通、交流诠释得淋漓尽致。鉴于此,对该民俗活动的历史渊源、活动概况及其当代意义等进行系统梳理,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出版《罗洪文集》是罗洪晚年的一个愿望,她把它看作是从事文学写作生涯七十余年的一个总结。当下出版社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书稿整理好后多方联系未果。上海作协秘书长臧建民闻知后,热情地牵线搭桥,功夫不负有心人,这部有着八十万字的三卷本的出版有了着落,清样印好后只差几幅照片了,建民兄对我说,97岁的老人能出文集已属少见.尚能握笔作文更为难得。因此,托我上罗洪家拍几幅工作照.好让读者看看上海乃至全国最年长的女作家耐于寂寞、甘于清苦、勤于耕耘的风采。
简介:《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自1920年问世以来,除1927年重印一次外,八十年时间,在中国大陆一直没有再版重印过。这不能不说是红楼梦版本特别是早期抄本研究、出版、收藏上的一件憾事。2010年4月由林建超将军与版本收藏家杜春耕等人策划,扬州广陵书社出版影印了这部书。2010年5月15日,《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次重印填补了国内红学界关于此版本研究的许多空白,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并将引发更多关注此版本的相关学术研究。现将座谈会发言录音整理刊登,以引发人们对《红楼梦》早期版本的研究热情与关注。
简介:中国古代的豆蔻可以用来佐酒、泡酒。中唐之后,豆蔻花是南方的象征,在南方花木谱系中地位颇高。豆蔻花往往是两花同蕊,可以拟托相思情愫。豆蔻花之花苞掩藏于绿叶之中,有“含胎花”之别名;杜牧《赠别》“豆蔻梢头二月初”之句很有可能就有此喻意:以“花”喻少女,即“十三余”者;以“叶”喻其他女子,即“卷上珠帘”者。红花掩映于绿叶之中,尚未盛放;但绿叶终为红花之陪衬,即“总不如”也。
简介:贾宝玉成为古今中外所有艺术形象中最为独特的一位,他的魅力长久不衰,使一代代的读者沉浸其中,玩味一生,其滋味却越品越浓。这浓的化解不开的滋味,是他传奇的一生,是他丰富又矛盾的思想,是他为人处世的怪诞,是他眷恋美好的痴情,是他灵魂痛苦的探索,这一切都还不够!宝玉那最为独特的该是他对男女之爱的深刻理解和丰富又纯洁的性爱境界。宝玉把他那无从化解的痴情给了所有身边的异性,
简介:20世纪初中国文坛诞生了一个女性政论作家群,这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报刊大量出现二者互动的结果。这个群体主要由女权运动的领军人物和女性报刊的女编辑、女记者组成。女性政论有两大特点,即时代性和普适性。前者主要指女性政论的思想内容要服务于当时女权运动和国家建构的宣传需要,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和战斗色彩;后者主要指女性政论的艺术形式为适应女性传媒需求而产生的特点。
简介:二十世纪中国文论史上,七十年代之前的文学发展基本上都是在政治统制下的亦步亦趋,显现出文学政治化的非主体特征,“文革”是文学政治化的极端发展时期,然而就是在这个极端发展时期之前的六十年代初,文学与政治间的关系却变得相对疏离,出现弱政治化的走向。文学服务的对象由《讲话》时期的为“工农兵”服务,扩大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知识分子恢复了应有的“人民”属性;掀起“反题材决定论”的热潮,
简介:<正>数年前,读张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古船》,我有了一次读文学作品时并不常有的体验。这部作品给我以强烈的震撼。那时,我私下以为,《古船》不但是近数十年中国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几部之一,而且也是七十多年新文学史上的长篇佳作。昨天,我重读完《古船》。时隔近六年之后重读,虽不再像初读时那样激动不已,但仍然对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重读之后,我觉得我当初对它的估价并不算过高。我仍然坚持我的估价。现在把它写在这里。我相信,时间将会证明我的估价出入并不大。
简介:2015年,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这在世界文坛重新引发了对非虚构写作的关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获奖,意味着深度发掘历史、时代、社会和人性的非虚构写作,在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两方面都得到了高度承认。"非虚构"作为一种舶来的概念,
简介:四.种族——历史——时代与文化的高度浓缩诗人作为精神、智慧之存在,在现实社会之环境中,一旦不能摆脱个体需求之缺失,痛苦便油然而生。此种痛苦,由情绪、心理至精神,再对具体的物质存在——人的肉体自身形成器质性的伤害,成为内外一体而一致的痛苦存在。显然,如此的一种存在是彻底的、完全的甚至是干净的、透明的,反而具有了超乎一切精神、物质现象之上的“形”。
简介:又是一个明朗的九月,新学期开始了,亲爱的同学,你有没有一些特别的感受呢?也许,你刚刚升入新学校,面临着新环境的考验,心里还有些焦虑不安;也话,你即将与一个暑假没见面的好伙伴重逢,心里按捺不住激动与开心;也许,你最喜欢的同学悄悄转学,留下你黯然神伤……
元散曲分期问题初论(外一篇)
和李旦初先生悼姚奠中大师
评张晓风初登文坛的小说《哭墙》
“人文本”《西游记》的疏失和讹误初勘
从廖泰初的研究看民国农村教育
八月初的镜子碎片(二首)
《虞初志》刻家吴仲虚生平考辨
上海:出版失败,文学趋向成熟,初尝教书生活
长江边的发蒙初史——《故乡与少年》之二
“白邑三月头龙节”初窥
初承謦欬在吴中——罗洪与巴金的交往
“国初抄本原本红楼梦”出版座谈会
“豆蔻”小考——兼论杜牧“豆蔻梢头二月初”
初论贾宝玉之意淫——好色即淫 知情更淫
20世纪初女性政论作家群体的诞生
一九六〇年代初文学弱政治化的理论策略分析
悲悯与慨叹——重读《古船》与初读《九月寓言》
思辨的力量——21世纪初军旅非虚构叙事谈
《西夏史诗》初论:史诗精神与灵魂意志的高度统一(下)
文学里的新学期:意想不到的挑战——初入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