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地层与遗址发掘──田野考古认识点滴(二)蒋乐平现行地层学在田野实践中对地层堆积过程的逻辑把握存在思维上的偏失,具体表现为地层与"生活面"难以完成概念上的对应,因此遗迹的层位归属便可能出现较难避免的笼统性与武断性①。然而对遗物标本(类型学意义的标型器)...
简介:二次葬是我国古代氏族社会的一种主要葬俗,本文对其分布、种类、处理尸体的方式、随葬品情况、埋葬目的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简介:邺城作为六世纪中国北方佛教中心,其出土的大量佛像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邺城佛教造像的三维影像重建探索,为文物的三维影像拍摄和AgisoftPhotoscan软件实际使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将会对邺城佛像全方位空间信息的采集和展示以及完整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有力的帮助,必将在其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简介:
简介:后岗二期文化煤山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以及桀奔南巢吴汝祚对于二里头文化过去多认为它是从后岗第二期文化的煤山类型发展来的。但也有不同意见,认为“河南龙山文化”与二里头早期文化在陶器纹饰、某些器物间有相同或近似之处,还不足以证明这两种考古学文化之间存在同...
简介:在考古工作中的三维重建不仅能更好地展示考古遗址、遗迹与出土文物,还能对其空间信息进行全方位的采集与存档,为后续考古研究、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等工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因此,本研究以带有精细纹理的青铜鼎复制品为例,运用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制作三维模型;通过设置控制点建立平面三维坐标系,生成正射影像图、侧视图、断面图、等值线图等数字成果。研究成果可满足考古发掘现场绘图、后期三维展示与定量空间信息的分析等需要,在考古研究及文物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简介:以维鲁河谷田野工作开始为标志,聚落形态考古已有五十周年了。在此之即,我很荣幸能够为这本书谈些感想并将这些感想献给聚落形态考古五十周年纪念文集。
简介:江西商代铜器与二里冈商文化裴明相二十多年来,在江西省的赣江流域陆续发现了多处商周时期的遗址和墓葬。就目前的考古材料得知有赣江西岸的吴城遗址①、赣江东岸的牛头城遗址、长江南岸瑞昌境内的矿冶遗址②和新干大洋洲③、吴城正塘山、清江三桥乡墓葬④以及都昌大港乡...
简介:本文主要依据传世的佛教文献和方志材料以及正史记载,论述了唐代玄宗和僖宗二位皇帝播越成都.对本来已经非常发达的成都佛教所造成的影响。
简介:1931年(民国二十年)广州国民政府于6月1日发行了“广东第二次军需库券”,有伍圆、拾圆、伍拾圆和壹佰圆四种面值,发行量为1000万元。广东第二次军需库券伍圆券的正面右边是孙逸仙(中山)肖像和代理国税收支处兼省金库库长黄典元的签名与钤章;左边是“伍圆”面值和广东财政特派员兼省财政厅长林云陔的签名和方印。
简介:贞祜通宝为金宣宗贞祜年间所铸,存世极罕。近日,凤阳县临淮镇南双碑村公路取土施工中,发现一枚贞祜通宝折二钱,红铜质,光背无文。径28mm,穿7mm,厚1.3mm,重6g。背上铸有两通、五实的小星点,似为北斗。虽瘢痕重重,仍不失规整。其版式及钱文与华光普《中国古钱目录》钱图一致。
简介:二龙湖古城遗址是战国晚期的燕国北部边城,位于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石岭镇二龙山村北崴子屯南1.5公里,二龙湖水库西岸一条南北走向山岗北端的东坡。古城平面近方形,周长780米。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87年由梨树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
简介:<正>太丘二号汉画像石墓,位于永城县西北23公里太丘中学(老君堂旧址)院内。该墓与一号墓南北并列,早年被盗。1987年9月,商丘地区文化局组织永城县文管会和商丘博物馆文物干部,联合调查太丘汉画像石墓保存情况后,对M2进行了清理发掘。现将太丘二号汉画像石墓清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该墓纯石结构,坐东向西,墓室距地表4.17米。由墓门、前室、中室、南侧室和后
简介:中国封建社会经过两汉时期的巩固,中经魏、晋、南北朝的动荡,到了隋唐又趋于相对稳定。盛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后经唐末农民起义及五代十国的分裂,到了北宋虽然大部分国土又趋向统一,出现了暂时的安定局面,但作为整个封建制度,已由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北宋与汉唐有着明显的不同,原有的阶级矛盾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不但没有缓和,而且日益加剧。地主与农民之问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土地兼并问题上。
简介:2007年夏的一天,在喀什钱币市场发现一枚珍罕的唐代突骑施汗国汉、粟二体文钱。笔者以善价购得,并向钱商盘问出处,钱商说是出自喀什市附近农村一维吾尔族农民手中。
简介:浅析“二磴岩舞蹈图”的内涵与价值林堃四川的古文化遗存中,有大量的汉代崖墓,四川盆周及伸展开来的以丘陵浅山为主的地势,为开凿这些崖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并得以保存下来。崖墓中大量的遗存,特别是众多生动的石刻造像,反映了古代居住在这里的民族所创造...
简介:11月7日,在中国国家文物局、法国驻华大使馆的支持下,由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法国国家文化遗产学院联合主办的2005年第2期中国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在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开班。
简介:1973年5月,山东苍山城前村发现一座画像石墓,因墓内出土长篇题记,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题记中的诸字提出新解,并把现存墓葬和原题记所言墓葬进行了比较,认为后人对原墓进行了较大改动。
简介:关于《山经》所反映的时代,地域及其成书时代,任乃强先生认为《山经》是采用了夏、商、周、秦、汉大约1500年中巫师、方士的记述;蒙文通先生认为《山经》以巴蜀荆楚为天下之中,且详记岷江中上游,应是接纳了巴蜀文化的楚国作品;谭其骧先生从历史地理学角度,根据不同地区记述详尽准确程度,“肯定顾颉刚的《山经》作者为周秦河汉问人说,否定蒙文通、袁珂的《山经》系楚人作品说”;常征先生则认为《山经》是“周官书”。
地层与遗址发掘──田野考古认识点滴(二)
我国古代氏族社会二次葬
邺城佛教造像的三维重建探索
《战神马尔斯与瑞亚·西尔维亚》
莫维斯线"的涵义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后岗二期文化煤山类型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以及桀奔南巢
三维重建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探讨
维鲁河谷课题与聚落考古——回顾与当前的认识
江西商代铜器与二里冈商文化
唐二帝播越对成都佛教的影响
广东第二次军需库券二三事
安徽凤阳出土贞祜通宝折二钱
关于依法保护二龙湖古城遗址的思考
永城太丘二号汉画像石墓
论二程的改革主张及求实精神
珍罕的唐代汉粟二体文钱
浅析“二磴岩舞蹈图”的内涵与价值
二00五年第二期中国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开班
山东苍山县城前村画像石墓二题
《山经》来历分析——《山海经》研读札记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