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2 个结果
  • 简介:在博物馆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对教育的核心一目标观众,特别是儿童观众的研究越来越多的成为了博物馆界的关注。博物馆期待借助一个平台,可以使儿童观众跟随自己的兴趣,充分利用馆内资源,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地探索和学习,真正收获体验和认知。学习单就是当下博物馆探索教育模式的一个新尝试,它强调博物馆学习的主动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博物馆成功的学习单案例,从问题设置的目标和融入策略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使学习单更有效的发挥博物馆教育的功能。

  • 标签: 博物馆 学习单 儿童教育
  • 简介:作为早期黄老道家的重要文献,帛书中蕴含了丰富的科学发展思想,主要涉及民本观、规律观、能动观、治国观和社会观等方面.研究中蕴含的科学发展思想,有助于从一个新的视角认识这部经典文献,也有助于呈现古今科学发展思想的内在联系.

  • 标签: 帛书 《黄帝四经》 科学 发展思想 Origin OWN
  • 简介:2014年11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人居科学国际研讨会暨"匠人营国——吴良镛·清华大学人居科学研究展"开幕。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长吕章申,北京市副市长陈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有关领导,来自美国、意大利、韩国和国内各大科研院所和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等出席开幕式。陈旭书记、吕章申馆长先后讲话。

  • 标签: 清华大学 科学研究 吴良镛 匠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日前,由上海博物馆主办的《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杂志被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此次参评的全国文物考古类期刊共22种,《文物》被评为权威期刊(A+等),《考古学报》、《考古》和《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分别获得核心期刊(A等)证书。

  • 标签: 学术期刊评价 文物考古 文物保护 中国 科学 上海博物馆
  • 简介:为了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加强和完善社科普及基地建设与社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社科普及活动社会化、经常化和制度化,以更好地开展全疆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自治区社科联命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钱币博物馆等25家单位为第一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授牌仪式于5月14日在自治区博物馆举行,黄志刚馆长受邀前往接牌。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社会科学普及工作 钱币博物馆 社会力量 平台建设 公共服务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和技术必须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文针对文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从政策、资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等方面人手,分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思路,全国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对文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思考.

  • 标签: 文化遗产 保护 科技 发展 思考
  • 简介:全球范围内动物考古研究方兴未艾,其研究成果很大程度上为考古学家提供了有关过去人类社会不可多得的信息,推动了考古学研究走向深入。动物考古实际上是研究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学问。

  • 标签: 动物考古 考古遗址 考古研究 骨骼 出土 科学化
  • 简介:跑马堤墓地是位于湖北省宜城市郑集镇的一处战国至汉代墓地。该墓地出土了大量青铜器,为研究从战国到汉代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变迁提供了系统性的资料。本研究对该墓地出土的部分铜器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元素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战国晚期铜器的材质包括铅锡青铜和锡青铜两类,不同类型功用的器物,在材质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西汉铜器的材质则以铅锡青铜为主,合金元素总量相对于战国晚期铜器要低,而且变化范围较大。整体上,该批铜器主要为铸造成型,但其中有3件汉代青铜容器为锻造而成,这三件锻造铜器均为敞口薄壁器物。研究结果可为汉代以后考古学和金属技术史研究提供资料,并为中国古代金属技术史演进序列的补充完善提供科学数据。

  • 标签: 湖北宜城 跑马堤墓地 铜器 科学分析
  • 简介:在2006年发掘的山东青州香山西汉墓陪葬坑中发现了大量用于陪葬的铁质兵器,其中铁质矛头因锈蚀严重凝结在一起。采用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离子色谱对锈蚀产物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其主要锈蚀产物α-FeOOH和γ-FeOOH的生成和特点做了陈述,阐述此件铁质文物的锈蚀特征。对此件铁质文物的保护过程没有采用以往常用的除锈剥离做法,而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整体保护,灵活运用了文物保护原则,同样达到了保护要求的预期目标。

  • 标签: 山东青州西汉墓 铁质文物 锈蚀特征 科学保护
  • 简介:为研究河南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病害,采用X荧光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对陶器表面颜料、有机底层、金属涂层进行了分析检测,并对陶胎物理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这批城阳城址彩绘陶器为高硅低铝陶器,为典型北方灰陶类型,吸水率较大,结构比较疏松,烧成温度范围在930℃~1025℃。陶器表面红色颜料主要为朱砂和赤铁矿,黄色颜料为针铁矿;8号墓部分彩绘陶器彩绘层底含锡;18号墓彩绘陶器黑褐色有机底层为生漆,为漆衣彩绘陶。这些信息为保护修复方案设计和保护修复实施提供了科学基础。

  • 标签: 城阳城遗址 战国楚墓 彩绘陶器 科学研究
  • 简介:探究性学习方法作为提升儿童素质的学习方法,与传统教育、启发式教育都有不同之处。本文重点分析了博物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使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进行儿童美育,在分析了目前博物馆界现状及成绩、不足之后,通过介绍、分析笔者亲自操作参与的一个典型案例:首都博物馆与北京三里河第三小学的“博物馆寻关教育活动”,总结出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进行博物馆美学教育的心理特点以及探究性学习方法在博物馆儿童美育的应用方法和经验,为业内该领域的研究及实践提供参考与启发。

  • 标签: 博物馆教育 探究性学习 少儿教育
  • 简介:河南省荥阳官庄遗址发现了用于制陶的粘土原料以及未烧制的陶坯,这为研究西周中期以后中原制陶技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资料。为此,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仪分析了部分原料和陶坯,并使用马弗炉对其中的陶泥进行了烧制实验。结果发现,官庄遗址的制陶原料含铁量较高,烧制过程中析出磁铁矿等铁类矿物,且烧成陶色偏深;此外,制陶原料和同期陶片之间物相的趋同性和化学成分的聚类性,显示陶器本地生产的特性。研究结果为研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时期制陶技术提供了基础材料。

  • 标签: 官庄遗址 陶坯 烧失值 产源分析
  • 简介:《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由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主管,上海博物馆主办、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编辑出版,属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1-1652/K,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5-1538。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为适应本刊发展需要,《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于2017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每逢双月的25日出版,全年共6期。国内邮发代号:4-699,国外发行代号:SA6803。每期定价20.00元。

  • 标签: 文物保护 自然科学 双月刊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征稿启事 考古
  • 简介:2018年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ISAC-2018),将于2018年11月6~9日在上海举行。大会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主办,上海古陶瓷科学技术研究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古陶瓷研究领域著名专家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以及相关文物保护领域的科技人员参加。会议以大会邀请报告、一般学术报告的形式,总结交流近年来在古陶瓷科学技术、工艺、原料、测试方法、窑炉、考古、仿制、保护与修复及其他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在古陶瓷科学研究及其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科学技术研究 国际讨论会 古陶瓷 青年科技工作者 文物保护 中国科学院
  • 简介:国家文物局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局)、文管会发出通知,组织开展2005年度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奖励申报、评选工作。此次创新奖励申报范围为在基础性研究,文物保护,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推广工作,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文物保护的管理、标准化和信息化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且为1999年12月31日以后发表、验收完成或成果登记的项目。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技奖项的不在推荐范围之内。创新奖设立一等奖和二等奖,其中一等奖不超过2项、每项奖金10万元,二等奖不超过8项、每项奖金5万元。

  • 标签: 技术创新奖励 文物保护 申报工作 科学 国家文物局 技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