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正>汉末以来,中国和印次大陆之间的来往极为频繁。僧侣、使节、商人交错道路,项背相望。这种情况为前此所未有,而北魏迁洛以后,尔朱荣入洛以前,尤为突出。杨衒之《洛阳伽兰记》所记,久已脍炙人口。及魏末丧乱,东魏和西魏长期纷争,继之以北齐、北周的对峙,典籍失坠,旧事渐湮,到魏收编纂《魏书》之际,不少重要史实已不能详,而今本《魏书·西域传》实从《北史》过录,又非。魏收之旧。及反复核对其内容,重复者一国数传,而缺漏者尤多。于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友好往来,几于湮灭不彰,这不能不使历史工作者引为憾事。幸而《魏书》本纪中还保一些国名,包括中、西亚

  • 标签: 魏书 唐西域 西域传 古代印度 遣使 都城
  • 简介:一、亥母洞寺及米拉日塑像的发现亥母洞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15公里的新华乡缠山村西面的祁连山麓中。因窟内供奉金刚亥母像而得名。据史料记载,金刚亥母是藏传佛教密宗本尊之一的胜乐金刚之妃,她于唐武则天万岁二年(697)农历十月二十五日‘诞生于凉州金刚亥母洞附近的一个村子里,为主管生育之神。其面目峥狞,全身半裸,肚微拱,状似孕妇,手持佛器,

  • 标签: 米拉日巴塑像 武威市 出土文物 史料记载 藏传佛教 凉州区
  • 简介:釜是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遗址中最常见的器物之一,具有鲜明的本地文化特色.本文经过分析发现,在峡江地区,出土有釜的文化遗存有渐渐西迁的趋势,与历史上人的西迁的时间和趋势巧合,而且很多已确定为人的墓葬中都出土有釜.故此,笔者认为峡江地区夏商周时期的釜属文化范畴,为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 标签: 峡江地区 夏商周时期 巴文化
  • 简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仪等方法,对巫山县四件表面装饰黄色和银白色铜器进行检测分析。实验表明秦汉时期峡江地区鎏金铜器本体多数为红铜质,系热锻而成;金属镀层采用了汞鎏金和汞鎏银的工艺,形成了厚度较均匀的镀层。实验结果为研究峡江地区铜器的制作工艺及中国汉代鎏金和鎏银工艺发展水平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鎏金铜器 鎏金 鎏银 汞齐 热锻
  • 简介:万州中坝子遗址是三峡地区一处以商周时期文化为主的重要遗存.经过近年来的发掘,清理出商周时期的灰坑、墓葬、水田等多处遗迹现象,同时获得一大批陶、石、骨、铜器等遗物.根据陶器组合及型式变化和地层关系,本文将中坝子遗址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分为二期四段.通过对比,其年代与鄂西地区的中堡岛三期类型、川西地区的三星堆二期文化大致相当.另外,因中坝子遗址位于古代人活动的中心区域,对该遗址的研究也为探索早期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 标签: 中坝子 商周时期 分期 文化对比
  • 简介:2000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三峡考古队,在三峡库区重庆忠县崖脚墓地D区发掘出土了一批战国中、晚期楚文化墓葬。这是迄今为止在三峡地区发现的分布位置最偏西的楚墓。这批墓葬规模较大,文化因素较单纯,为研究战国中、晚期楚的疆域、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难得的资料。

  • 标签: 重庆忠县 三峡考古 战国中晚期 楚墓
  • 简介:重庆市博物馆所藏敦煌写经目录杨铭50—60年代,西南博物院暨重庆市博物馆入藏了一批敦煌汉文写经,共20余件。这批敦煌写经先后由数批专家鉴定,其中最近一次,是1992年10月敦煌研究院段文杰院长等一行来渝时所作的。据我们所知,敦煌写经在四川各馆收藏甚少...

  • 标签: 敦煌写经 博物馆 妙法莲华经 重庆市 敦煌遗书 国家图书馆
  • 简介: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哥伦比亚共和国建交35周年,2015年11月20日,由中国文化部和哥伦比亚驻中国大使馆联合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的"博特罗在中国—费尔多·博特罗作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 标签: 博特 费尔南多 中国大使馆 玛利亚娜 驻华大使 中国文化部
  • 简介:2009年,重庆彭水徐家坝遗址出土了一件船形杯,其用途到底是什么?学术界一直未有一个定论。本工作利用检测手段,从物质成分和结构方面揭示出徐家坝遗址出土船形杯的用途。扫描电镜能谱分析显示船形杯体中含有大量的Cu和Pb以及微量的Sn,杯体表层分离出来的铜块为Cu、Sn和Pb三元合金的铸造组织结构。同时,杯体表面青灰色残留物的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其中含有锡石(SnO2)、氧化铜(CuO)和碳(C)。实验数据表明人在商周时期已经了解到了青铜合金的性质,掌握了青铜冶铸技术,有力证实船形杯可以作为冶铸工具坩埚的观点。

  • 标签: 徐家坝 船形杯 青铜器 青铜冶铸 坩埚
  • 简介:2011年11月~2012年3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楼房村四马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共发掘西汉早期至东汉初期土坑墓6座,出土了一批陶器、铁器、铜器等,丰富了重庆主城区汉墓考古材料,为深入研究重庆主城区两汉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丧葬习俗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 标签: 重庆市江北区 四马溪遗址 汉代 土坑墓
  • 简介:三峡炼锌遗址群是首次发现的我国古代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炼锌遗址群,分布在重庆市丰都县、石柱县等地,已确认遗址20余处。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重庆文物考古所对丰都秦家院子、袁家岩、石地坝、九道拐四个冶锌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冶炼炉、灰坑、房址等遗迹,出土了大量冶炼遗物。本次发掘为研究冶锌遗址的时代、布局以及炼炉的形制、结构,炼锌工艺流程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于我国炼锌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三峡 丰都 炼锌遗址 冶金考古
  • 简介:2003年2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对位于重庆万州区武陵镇的中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的遗存以隋唐时期为主,出土了陶器、瓷器以及其他遗物,从中透射出渔业活动是当时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可看到当地文化与周边文化的交流。

  • 标签: 万州 武陵 中嘴遗址 隋唐遗存 发掘
  • 简介:中国共产党陕甘边苏区的建立经历了寺村塬、照金和南梁为活动中心的三个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成立的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是党在陕甘边区建政的尝试和探索。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可以追溯到刘志丹、谢子长来到梁一带宣传革命真理。

  • 标签: 革命根据地 边区 布币 货币 早期 中国共产党
  • 简介:崖墓是重庆地区汉代重要墓葬形式之一。本文通过对重庆璧山县插旗山崖墓(M1)人工开凿和装饰性痕迹观察,确认该墓穴在进行开凿和装饰性加工时,使用了一种刃宽11毫米的平口直刃铁凿。墓穴内除局部区域保存有墓穴开凿痕外,其它大部分区域使用铁凿进行了装饰性加工。工匠在对墓穴进行内部装饰性加工时,先对墓顶和壁面进行了分区、分层、分块的规划,然后在规划出的各个装饰区块里,以铁凿凿制出线条,用线条组合出各种装饰内容。铁凿凿制出的装饰性线条,反映古代工匠凿制工作中速度匀称、力度稳定,具有技术熟练、工作模式较为固定等特征。

  • 标签: 重庆 崖墓 营造技术 加工工艺 痕迹
  • 简介:2013年6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江津区烟墩岗砖室墓实施了抢救性发掘.该墓规模较大、形制独特,出土的画像石棺在渝西长江沿岸属首次发现,为川渝地区的汉代墓葬及画像石棺研究提供了最新参考资料.

  • 标签: 重庆市江津区 烟墩岗 砖室墓 画像石棺 东汉晚期
  • 简介:为推进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文物保护工作,2016年4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对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十直镇汀溪村一社的糖房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砖室墓3座,出土了一批器物,墓葬年代为东汉两晋时期。此次发掘为讨论当地东汉两晋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实物资料。

  • 标签: 重庆市丰都县 糖房遗址 砖室墓 铅指环 东汉两晋
  • 简介:2005年和2007年,由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和蒙古国乌兰托大学组成的中亚国际考古团在a·a·科瓦列夫和д·额尔德涅巴特尔的领导下对蒙古国戈壁省的"成吉思汗边墙"进行了实地调查.

  • 标签: 蒙古国 南戈壁 西夏 长城 受降城 乌兰巴托
  • 简介:一、出土地环境及发现过程2005年8月,地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原古城中心区域的白地街建筑工地开始破土动工(此处工地位于六朝时吴兴郡的郡治所在地子城东约百余米处)。当挖掘机自西而东挖至该工地最东侧时在距地表约3m深处出现了一段自西向东纵深约15m,南北宽约60m的局部古河道遗址(紧邻古河道西岸土层下先前已陆续发现有汉至六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遗物及古井群存在)。

  • 标签: 古建筑遗址 湖州市 五铢钱 出土 内河 古代
  • 简介:石窟艺术起源于印度,最早的石窟寺开凿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今天尚存的石窟寺,最早的开凿于公元前3世纪,当时的印度半岛正处在强大的摩羯陀王朝统治下。王朝的第三代国君阿育王时期,定佛教为国教,并倚仗国威,将佛教强行推广至周边国家。而佛教正式传人中国的时间是东汉时期,接着石窟艺术也传人中国,

  • 标签: 石刻艺术 石刻造像 传承 沁县 民间 石窟寺
  • 简介:重庆云阳县旧县坪新近出土一件汉代神人手抱鱼带铭带钩,类似的带钩现在共见到六件,都具有镇邪驱魔的用意。本文认为,带钩上的神人就是传说中尧时“四凶”之一的罐头,其原形为鸱鹗,既能避邪,又能避兵;其手抱鱼形,既是罐头的特征,又有趋吉的意义,应为当时武将所佩之物。其铭文也是一段吉语祝辞。

  • 标签: 带钩 罐头 手抱鱼 鸱鹗 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