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正>丹徒下湖遗址,位于沪宁铁路三山车站南约2.5公里处,西北距镇江市约13公里(图一).下湖,平面略呈葫芦形,南接丹阳县中心河,北连上湖.下湖原与上湖同为一体,后由大坝将两者隔开,有利于保持等差水位.环湖一周,有下东沟、西因、前韦、前后庄泉、池家坝、两湖、倪家等村庄围绕分布.该湖南北长约2000、东西最宽处约400米,若连同上湖的面积共有百万平方米以上(图版叁.1).湖底近平,中部稍高,海拔高度约7米左右,内长有芦苇和水草.湖岸的东、北、西三面是缓坡高地,西北面并与宁镇丘陵的余脉相连,整个地貌呈北高南低之势,其南为地势稍低的丹阳练湖平原.考之,所谓上、下湖以及丹阳练湖,它们最早的成湖时间大约是六朝初期.史载“晋时陈敏为乱,据有江东,务修耕织,令弟谐遏马林溪以溉云阳(今丹阳),亦谓之练塘(湖)”.可证以上三湖在形成之前,原都是丘陵高地之间的大小平地.该遗址发现于1980年春.当时,丹徒
简介: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日本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剧,民俗学面临着研究对象消失的危机和如何应对变化进行学科自身调整的迷惑。柳田国男离世后,人们对柳田思想在继承的同时开始进行反思和重新解读。对于柳田确立的"日常态-非日常态"的分析概念,波平惠美子于1972年首先提出了第三元素的"污秽.晦气"(KEGARE)概念,之后引发了和樱井德太郎之间的"波平.樱井之争"。论文将围绕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民俗学界出现的这场"日常态-能量枯竭态-非日常态"的学术争论,对该民俗学研究的基本课题作出客观全面的梳理,考察其在民俗学史上的定位和意义所在。
简介:德国在1897-1914年对青岛进行了为期17年的殖民统治,对青岛这一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民风民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国殖民当局对胶澳区域内的西方人和华人实行"华洋分治",对华人的管制涉及社会生活的广泛层面。在法令规章和司法惩罚下,青岛区的中国人生活在限制与监视下,开始学习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尝试进行反抗,华人社会保留下了一些民俗传统、获得一定程度的参与政治管理的机会。青岛华人社会在德国殖民统治下的改变和反抗,使得青岛华人社会呈现出不同于中国内地其他地区的德华生活方式合流的态势,也使得青岛在今天呈现出不同于其他中国城市的面貌。这种影响,既作用于德国统治的17年,也持续发挥影响于德国殖民统治结束后的各个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