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2017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本文就各烈度区特征、宏观震害、建筑物震害、地质灾害和生命线震害等进行了分析,初步得出本次地震的一些震害特点。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深,有感范围广,极震区烈度达Ⅸ度,余震频发,余震最大震级4.8级。灾区属于高山峡谷区,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较为严重,是导致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震中位于2008汶川8.0级地震时的重灾区,建筑物基本经过重建,抗震性能较好;九寨沟城镇和景区内大部分房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地区和民族习惯,农村民居基本为抗震性能较好的穿斗木构架房屋,灾区建筑物受损多而倒塌少,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死亡人数低于该区域历史上7级以上地震。这次地震经验表明,严格按照国家抗震设计规范、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并且保证施工质量的建筑物,具有抗御设防烈度地震的作用,不会发生严重破坏和整体垮塌,也就不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

  • 标签: 九寨沟7.0级地震 灾害特点 地震灾害
  • 简介:本文记叙了200510月02日福州洪水对流体的干扰及其分析。

  • 标签: 洪水 流体 干扰 分析
  • 简介:根据1990以来的青海省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对不同年份的地震预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年度预测在基本准确标准以上的的预测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频次、水氡、应力应变、缺震、GL值、b值、震级平静、能量蠕变曲线、地温、震群等10个测项在基本正确的预测中出现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 标签: 青海省 地震测项 地震参数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9202181916139119°40′25°01′南日岛东南5215Ⅵ孤立型  地震发生于海中,未能确定宏观震中,震中烈度亦为经验估计。二、地震烈度分布地震宏观调查工作仅限于陆地上进行,最高烈度为Ⅴ度,等震线呈向北西突出的弧形(见图13-1)。图13-1 19922月18日南日岛地震等震线图  Ⅴ度区:Ⅴ度等震线北起平潭岛南端的钱便澳,向西经过福清东瀚南侧,再逐渐向南拐,通过莆田埭头的汀港,到平海东面入海。在Ⅴ度区内,室内的人普遍感到

  • 标签: 南日岛地震 震源机制解 地震基本参数 等震线 地震序列 方位仰角
  • 简介:分析了20092月20日柯坪5.2级地震前柯坪块体地震活动和前兆异常。柯坪5.2级地震前5、6级地震异常平静,4级地震平静达到了“十五”项目总结的异常指标,且震前1个半月2级以上地震“成片”向震中附近地区迁移;震前乌什水管仪、阿合奇地倾斜和巴楚土层应力存在不同程度的中短期异常和临震异常。

  • 标签: 异常分析 前兆异常 柯坪地震
  • 简介:传统的傅里叶变换因缺乏信号局域性的信息,无法对地震波等非平稳信号进行全面描述,时频分析通常是分析非平稳信号较好的工具.本文利用大柴旦地震台记录到的20136月5日青海海西5.0级地震波形,采用赵-阿特拉斯-马克时频分布(ZAM)分别研究了该地震P波、S波段的时间-频率特征.研究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地震波的非平稳性,较全面地展示了地震波的衰减特征.

  • 标签: 海西地震 时频分析 ZAM分布
  • 简介:一、地震基本参数表1 地震基本参数表发震时间年月日时分秒震 中 位 置微 观宏 观东经北纬东经北纬参考地名震级(MS)震源深度(Km)震中烈度 地震类型 1980050810371174°235°1174°234°东山南海中4312Ⅴ主震型  微观震中在东山宫前南10余公里的海中,但现场调查中发现,宫前村及广东南澳岛东端的烈度均未能达到Ⅳ度,故考虑到一般的衰减规律,把震中向南稍偏西移动了15公里左右。二、地震烈度分布本次地震现场调查工作仅在陆地上的Ⅲ、Ⅱ两烈度区内进行。众所周知,低烈度的评定以人的感觉为主要依据,准确度较难掌握。调查中宜根据大趋势来勾划等震线轮廓。在图7-1中,原调查者把诏安一

  • 标签: 地震基本参数 1980年 中4 南海 东山 地震地质背景
  • 简介:大震发生率的评定在地震区划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大震复发行为的复杂性,目前尚未建立合理的大震复发模型。本文通过美国地震区划图的截断G—R关系模型和特征地震模型组成的混合模型,利用活断层地质定量资料(滑动速率、古地震等)评定了大震的发生率。结合我国的地震构造环境特征和资料的精细程度,将以上方法加以修正,并选择典型断裂进行了计算,同时还把计算结果与我国第三代、第四代地震区划图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 标签: 定量资料 年发生率 截断G-R关系模型 特征地震模型
  • 简介:笔者在丽江市古城区地震局查阅到1份丽江7.0级地震人员死亡的统计表,表中详细记录了死亡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死亡原因、死亡地点等情况。通过对上述资料的分析,可得出本次地震死亡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特征。同时与国内同类研究相比,丽江地震造成的人员死亡具有普遍的一般特征,也具有云南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特点。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认识未来云南大震人员伤亡特征、开展精细化人性化的应急处置具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地震死亡 社会学特征 应急处置 丽江地震
  • 简介:继2008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之后,20104月14日我国大陆西部的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值此玉树地震5周之际,对该区域地震的预测研究进行回顾,从地震前兆资料、地震大形势、构造相互作用、应力的积累与释放、周边大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经验总结和讨论。分析认为地震中长期预测仍将是地震预报和地震短临预报的突破口,从大的背景判定危险区域,投入监测力度,进而进行小区域研究分析,在震前找到一定的前兆信息或者资料积累等仍将是未来的努力方向。

  • 标签: 玉树7.1级地震 地震预测 地震前兆
  • 简介:本文利用2017九寨沟7.0级地震的余震序列数据,结合震源机制解确定的地震断层面,研究了地震断层的破裂尺度。基于余震序列在断层面上的投影,分析直接余震和间接余震以及不同起始震级条件下余震区的长度和震源深度分布,估算了地震断层破裂面的破裂长度和破裂深度,并探讨了地震断层破裂对地震烈度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九寨沟7.0级地震断层的破裂长度约33-35km,破裂深度约23-26km;地震断层破裂对Ⅷ度区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地震断层破裂长度接近Ⅷ度区的长度。

  • 标签: 九寨沟地震 地震断层 破裂尺度 余震序列
  • 简介:本文通过查阅历史档案、资料等,研究了1604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海外7.5级历史地震的生命损失问题。

  • 标签: 明朝福建 大震 生命损失
  • 简介:本文介绍了2014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级地震的震害特征,将改进的ShakeMap烈度图成功地运用到了于田7.3级地震的快速损失评估中.结果表明,考虑了场地效应的ShakeMap烈度图明显优于当前“十五”应急指挥系统的衰减关系模型的烈度图,能更好地为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服务,其快速评估的结果更接近官方公布的数据.因此,应用ShakeMap技术在震害损失快速评估中,能显著地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2014年于田7 3级地震 ShakeMap 烈度图 场地效应 快速损失评估
  • 简介:通过对汰内井水氡多年年变动态的分析,发现台湾地区强震前后汰内井水氡测值表现出持续高值的异常,这些异常多为中期与中短期异常,有时也有短临异常和震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汰内井水氡对台湾地区的强震有一定的映震能力,可为台湾地区的强震预测服务。

  • 标签: 汰内井 水氡年变异常 台湾强震 映震能力
  • 简介:20138月12日在西藏自治区左贡与芒康交界发生6.1级地震,该地震宏观震中位于左贡县田妥镇嘎益村-仁果乡吞永村一带,最大烈度Ⅷ度,但不构成Ⅷ度区.根据现场工作队所收集的资料,分析了震区各类房屋建筑的震害特征及其破坏原因,并根据此次地震对该地区房屋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提出了防震减灾研究建议,并强调了此类民居需要加强抗震设计.

  • 标签: 西藏左贡与芒康交界6 1级地震 抗震能力 震害特征
  • 简介:盈江20145月24日和30日5.6和6.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震兆、滇西实验场(24°-28°N,98°-102°E)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和地下流体前兆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根据异常分析,做出了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测。

  • 标签: 盈江地震 异常特征 地震预测
  • 简介:20111月19日安徽省安庆市MS4.8级地震发生后,笔者在第一时间深入地震灾区,开展了地震烈度调查和地震灾害评估工作。本文基于现场调查结果,对此次地震的构造背景、烈度分布及房屋典型震害进行了分析,并对经验教训进行了初步总结。

  • 标签: 安庆地震 地震烈度 房屋震害 抗震性能
  • 简介:本文根据最新的国际地磁参考场模型(IGRF11),结合梯度法分析能够很好的表现细微变化部分特征的优点,计算和绘制了1900-2010期间间隔5的全球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水平梯度和垂直梯度,分析其时空分布,各磁异常中心位置和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磁场的各个异常中心位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有变化,主要以西漂为主,南大西洋正磁异常区水平分量梯度异常中心点强度值变化最大.

  • 标签: IGRF11 水平分量 梯度 全球变化
  • 简介:2000福建省地震学会全体理事会会议于12月30日在福州召开。福建省地震学会理事长林思诚、常务副理事长林继华、副理事长郑立铭、马永良,以及理事30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林继华同志的工作汇报,总结了2000的学会工作,研究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五”计划的总体要求确定新世纪第一学会的工作重点。会议对学会在组织筹备福建省防震减灾三十暨福建省地震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中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会议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学会和福建省地震局等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在开展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推动“十五计划”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起了很大作用。今后,学会还要进一步发挥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和

  • 标签: 地震学会 全体理事会 福建省 2000年 防震减灾 “十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