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5年9月收治的进行腹部手术患儿,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进行氯胺酮常规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结合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使用量、手术时间和唤醒时间。结果观察组行腹部手术患儿的麻醉使用量、唤醒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部手术患者实施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麻醉剂用量和缩短唤醒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石岩区域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便于更好地监督管理。方法对2011年对该区域宾馆、旅社、招待所等公共场所公用脸盆、脚盆、毛巾、茶具和浴缸的卫生状况进行了大肠菌群监测。结论石岩区域公共场所总体不错,但还是受污染的一定程度污染。应加强法制宣传力度,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
简介:目的了解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环境γ辐射剂量和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建立环境辐射本底基线数据。方法采用碘化钠闪烁体探测法和热释光累积剂量法测定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采用低本底α/β探测装置测定监测区域水源水总α和总β辐射剂量,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采用γ能谱仪测定。结果监测区域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28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为(98.32±21.08)nGy/h;环境辐射年累积剂量为(1.040±0.044)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均有季节性差异。20km范围内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与10km和30km范围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检出值均远小于国家标准,水源水样品总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三门核电站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环境放射性本底有季节性差异。本次调查为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建立了基线数据,^90Sr、^137Cs、^131)I等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今后食品样品监测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找出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问题,完善现行管理办法,减少补发、废证数,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各族人民。方法从2011年到2013年《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系统及签发、补发专用登记簿中提取的相关资料,核对年报表,按补发、废证原因分类,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1年到2013年共使用《出生医学证明》4310份,补发385份,废证21份。结论家长对《出生医学证明》法律效力和重要性的意识淡薄、多民族传统观念及交通不便未到医院娩出、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培训不够责任意识不强,是导致补发、废证的主要原因。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到2016年6月到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儿66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实行单一氯胺酮实行麻醉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辅助区域麻醉。术后对比两组患儿麻醉剂用量、唤醒时间以及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麻醉剂用量、唤醒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频率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辅助小儿区域麻醉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标准内科治疗联合丁苯酞干预下,脑梗死位置与疗效的关系,通过回顾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207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观察组(127例)接受标准内科治疗联合丁苯酞,对照组(80例)仅接受标准内科治疗。依据脑梗死位置分为皮质区和皮质下梗死。对两组患者的 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1)。皮质区梗塞组与对照组比较,其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而皮质下梗死患者间无显著差异(P=0.625)。结论:标准内科治疗联合丁苯酞能更好地改善皮质区梗死患者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