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典型干酪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比较。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病例40例,不典型干酪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患者各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相似之处,不典型干酪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均有起病急的表象、还有高热、咳嗽、痰多等症状,甚至影像学的检查也显示为肺内大片状的致密和实变影。不同之处在于,(1)病程长短不同,干酪性肺炎虽有起病急的假象,实际其病程较长,在明显发病之前,有很长一段时期隐匿性的低热咳嗽;而大叶性肺炎病程只有7天左右。(2)影像检查,干酪性肺炎的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高密度阴影不均匀或者有卫星灶或者空洞,多发于双上肺;而大叶性肺炎多见于双下肺。(3)检测及症状,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果阳性强度干酪性肺炎要明显高于大叶性肺炎(P<0.05);咳血和血象的发生率干酪性肺炎明显低于大叶性肺炎(P<0.05)。(4)治疗干酪性肺炎主要表现为渗出和干酪性病变,抗感染治疗无效果;大叶性肺炎多以渗出为主要表现,抗感染治疗有效(P<0.05)。结论不典型干酪性肺炎与大叶性肺炎症状表象及影像学检测都极为相似,为了便于准确鉴别治疗,需要密切询问患者既往症状病情,然后综合判断,降低其误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应用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的作用。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进入我院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医生60例纳入试验研究,按照入院实习先后时间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观察组则实施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对比两组实习医生教学后的理论知识以及案例分析能力。结果:在不同教学模式差异下,观察组理论知识以及案例分析能力相较对照组更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实习中应用多媒体典型病例教学法,有积极的影响效力,可促进实习医生更好掌握临床理论知识以及提高案例分析能力,为更好培养神经外科医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组织浸蜡和烤片的温度、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收集2021年8月-2022年8月在我院外科手术切除的46例标本,观察比对两组组织切片浸蜡温度和时间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以及不同烤片温度和时间下对免疫组化染色的影响。结果:在常规情况下,组织浸蜡的温度和时间长短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不明显,在烤片温度提高到70-80℃时,烤片时间在3小时以内也同样无明显影响,但随着烤片温度提高,时间增加时会减弱,尤其在80℃的浸蜡温度且超过16小时的组织在免疫组化染色表达时,免疫染色强度和阳性率有一定的减弱。结论: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各个环节均有可能引起抗原丢失,所以切片样本要在短时间内使用固定液固定,避免发生自溶,且烤片温度不易过高,时间不易过长,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MI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42例AMI患者,根据就诊时间以2h为一个时间段,将患者分为A组(0h<VT≤2h,19例)、B组(2h<VT≤4h,36例)、C组(4h<VT≤6h,37例)、D组(VT>4h,50例)。分别检测4组患者的心电图,并分析其特点。结果142例患者中,心电图为阳性的有36例(25.35%),其中发生Q波改变的5例,R波改变7例,T波改变13例,ST段改变11例。B组较C组、D组更易出现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P<0.05)。结论AMI患者的心电图在超急性期将会发生十分明显的非典型改变,而且多发生在2~4h,并且以T波为主。了解AMI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可以为诊断AMI提供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X线+CT检查在非典型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诊治60例非典型性肺结核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X线、CT检查,对比确诊结果,观察X线、CT以及X线联合CT的诊断符合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单一X线和单一CT诊断符合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简介:【摘要】 : 目的 针对 DR、 CR、 CT在诊断非典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76例非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8例。对照组采用数字化摄片 (DR、 CR)检查,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 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 (97.4%)明显高于对照组 (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率 (94.7%)明显高于对照组 (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针对非典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 多层螺旋 CT检查,可明显提升诊断符合率及扫描诊断准确率, 可临床应用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人不典型急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4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结果本次研究收集的患者中,只有行PCI手术治疗1例,其余均给予扩张冠脉以及抗凝治疗,治疗时间为(25±8)d。治愈30例,好转6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90.0%。死亡患者4例,死于心源性休克1例,因严重心律失常死亡2例,因抢救无效死亡1例。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临床表现模糊,容易出现漏诊或者误诊,需要联合心肌酶谱与心电图采取针对性治疗,才能降低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