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怒江州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450公里,一直以来,由于气候、地域、政治、防控手段薄弱等复杂因素,缅甸边境沿线成为艾滋病、疟疾、霍乱、麻疹、登革热、伤寒等流行较为严重的区域,公共卫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本文旨在探讨健全完善边境地区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起疾病防护屏障,提升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能力,切实维护边境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 标签: []边境地区 联防联控 传染病 工作机制。
  • 简介:本文收集了67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器械市场情况资料,大体包括了世界上医疗器械市场有一定规模的国家或地区。几百字叙述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能是一个线条很粗的轮廓的勾勒,可作为您进一步了解情况的一个引子。

  • 标签: 医疗器械 市场 医疗业 经济危机
  • 简介:[摘要 ]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铜陵地区冠心病 PCI 术后二级预防现状 ,并分析可能 原因 。 方法 选择 2018年 8月 -2018年 11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心病并首次行 PCI治疗的患者 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规范治疗将研究对象分为规范治疗组( 92例) 和不规范治疗组(68例) 。通过门诊随访了解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停药及停药原因以及有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果 (1) 规范治疗组中居住在城市的患者比例、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患者比例、职工医保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不规范治疗组。规范治疗组中居住在农村的患者比例、文盲患者比例、新农合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不规范治疗组。(2) 不规范治疗组患者中,氯吡格雷停用最多、β受体阻滞剂其次。( 3) 各类药物停药原因中,随意停药及由于经济原因停药现象普遍,少部分因药物副作用或遵医嘱停药。其中阿司匹林以随意停药最多,氯吡格雷以经济原因停药最多。(4) 不规范治疗组患者中心绞痛再发及心力衰竭发生的比例显著高于规范治疗组。(5) 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提示文盲患者、新农合患者及居住在农村患者与PCI术后不规范治疗组之间具有独立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铜陵地区冠心病 PCI 术后 不规范治疗程度较高,同时研究还发现患者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及教育背景直接影响患者的规范化治疗程度。

  • 标签: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塔城地区汉族、哈萨克族食管炎的发病情况,从而了解塔城地区汉族、哈萨克族食管炎的发病是否存在民族差异。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炎的汉族、哈萨克族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2057例的胃镜检查者中,其中809例汉族男性、723例汉族女性,281例哈萨克族男性,244例哈萨克族女性。检查出食管炎共计129例,其中,汉族63例,在检查的汉族患者中占4.11%,汉族男性39例,在检查的汉族男性患者中占4.82%,汉族女性24例,在检查的汉族女性患者中占3.31%。哈萨克族66例,在检查的哈萨克族患者中占12.57%,哈萨克族男性46例,在检查的哈萨克族男性患者中占13.52%,哈萨克族女性28例,在检查的哈萨克族女性患者中占11.47%。结论塔城地区食管炎患者男性高于女性,哈萨克族明显高于汉族,提示塔城地区食管炎的发病存在性别和民族差异。

  • 标签: 塔城地区 食管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桂西地区妇科肿瘤根治术后患者中延续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年(2019年8月-2021年9月)妇科出院妇科肿瘤根治术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随访方式干预(50例),干预组采用延续护理模式干预(50例),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出院时,干预组、对照组焦虑评分、遵医行为率、SF-36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焦虑评分更低,遵医行为率更高,SF-36评分更高,与出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桂西地区 妇科 肿瘤根治术 延续护理模式 构建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对脑梗死患者护理经验结合的基础上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探讨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脑梗死患者焦虑水平的最佳护理方案。方法 通过资料查找法、文献研究法,以100例少数民族地区脑梗死患者为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病例均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则进行个体心理干预护理及综合护理[1],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2],将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比较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进行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护理后实验组的SAS评分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进行个体心理干预护理及综合护理SAS评分得到明显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个体心理干预护理及综合护理,缓解了少数民族地区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焦虑心理,从而有效降低少数民族地区患者的焦虑水平,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 标签: [] 脑梗死 少数民族地区 焦虑水平 护理研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上对重度妊高症患者展开干预,选择施用不同的麻醉措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院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由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阶段内接受剖宫产的200例重度妊高症患者,划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100例。此次研究中的试验组受试者施用硬膜外麻醉干预,对照组受试者施用全麻干预措施。结果 麻醉干预开展后,所得研究数值术前合并症发生几率,试验组干预对象评估结果,比对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硬膜外麻醉干预投入临床接受剖宫产的重度妊高症患者干预中,所得干预的评估结果更好。在实施干预之后,患者出现术前合并症的情况更少,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被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高原地区 重度妊高症 剖宫产 麻醉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020年~2023年度武汉地区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武汉地区医疗机构常规化学、免疫两对半、血液常规室间质评价结果数据进行采集和回顾性分析,指出室间质量评估问题。结果:2020年~2023年武汉地区临床检验生化室间质评VIS合格率96.88%,VIS总平均成绩69.94分;PT合格率97.42%,平均分74.65分;血液检验室间质评PT合格率94.29%、平均分92.78分;质评结果合格率和平均分不断升高。结论:应用室间质量评价进行临床检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可发现检测问题,并进行改进,大大提高整体检验质量。

  • 标签: 武汉地区 临床检验 室间质量 评价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藏医对高原地区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52例常见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76,藏医治疗)和对照组(n=76,常规西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总体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藏医能够改善高原地区常见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症状。

  • 标签: 藏医 高原地区 常见疾病 预防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云港地区孕产妇睡眠状况及人格特征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于连云港市建档及产检的孕产妇中,在2000多例问卷中选取其中1200例,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间,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孕产妇的睡眠状况进行评估,统计睡眠障碍发生情况,同时对睡眠障碍和非睡眠障碍孕产妇的妊娠压力、自我理解和感受、一般资料等展开比对。结果:孕产妇的睡眠障碍发生占比为57.50%,睡眠障碍孕产妇的中度以上妊娠压力占比、中间及以下社会支持度占比、非计划妊娠占比均高于非睡眠障碍孕产妇,P<0.05。结论:孕产妇的睡眠状况极易受社会支持、妊娠压力等因素影响。

  • 标签: 孕产妇 睡眠质量 影响因素 睡眠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新冠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精准防控是主要任务,而封管控区域患者的医疗救治也是重点工作之一,建立快速、有序的生命救治通道,安全、高效地实施医疗救治,着力保障封控区域患者就医需求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本研究系统梳理疫情期间封管控区域患者就医管理实践,总结兰州地区抗疫斗争实践的宝贵经验,为今后的常态化感染性疾病控制与特殊时期群众就医保障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新冠疫情 封管控人群 “非绿码”定点医疗机构 兰州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某铁路职工幽门螺杆菌流行情况,分析两种幽门螺杆菌诊断方法,探讨幽门螺杆菌最新研究进展。方法 选取2023年3119名铁路职工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选取2022年2044名铁路职工进行 C尿素呼气试验,进一步研究年龄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2022年共检测2044名职工进行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为36.25%,青年组与其他组相比,阳性率最低(P<0.05)。2023年共检测3119名职工进行血清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抗体检测,阳性率为34.15%。结论 铁路职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与年龄存在相关性,20-29岁铁路职工阳性率最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应进一步加强铁路职工的幽门螺杆菌的宣传教育及健康维护。

  • 标签: 铁路职工 幽门螺杆菌 消化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市农村地区家庭医生“1+1+1”签约模式,为同类地区深化社区卫生综合改革完善家庭医生社区服务提供依据。方法浦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家庭医生服务深化改革,打破了原有的全科团队大团队模式,按照“1+1+X”的形式设置了66个家庭医生服务小团队,按照“2+1+1+1”的时间安排开展服务,实现“签约-评估-管理-追踪”四位一体的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模式,分析改革后重点人群签约情况、签约居民满意度情况以及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利用情况,阐述农村地区家庭医生服务效果。结果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改革后,家庭医生“1+1+1”签约率同比2016年显著提升,常住居民“1+1+1”签约率达到10.02%,60岁以上老年人“1+1+1”签约率68.25%,各类重点人群“1+1+1”签约率均有显著提升,家庭医生服务满意度由原有的56.06%提升至91.44%;各类家庭医生服务资源的利用率同比2016年显著提升,2017年全年延处方张数32030张,全年增长幅度排名上海市第一,同比2016年增长2058.48%,平均每张处方节约自费部分22.43元,医保费用20.00元,合计节省44.43元;长处方率由2016年的69.25%提升到2017年的87.30%;专病教学门诊由2016年1472人次提升到2674人次,同比增长181.66%;预约上级医院转诊、住院、手术资源都有显著上升。结论“1+1+X”的家庭医生小团队组建模式,“2+1+1+1”的服务时间安排,“签约-评估-管理-追踪”四位一体的签约居民健康管理模式,对农村地区家庭医生社区服务工作的推进,对提高签约居民的健康水平和家庭医生服务资源利用率有着显著的作用。

  • 标签: “1 +1 +1”签约 分级诊疗 家庭医生 农村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