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80例患者,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应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 7 年 10 月 ~201 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78 例 重症监护室脑出血 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所有患者 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均为 39 例;参照组采用 常规护理法 ,实验组采用 综合护理干预法, 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价值。 结果: 实验组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少于参照组,其住院时间缩短,护理满意度升高,组间对比 ( P<0.05 ) ,统计学具有意义。 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室脑出血患者,对其开展护理干预活动,效果十分显著 , 该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早期护理中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价值体会。 方法:收集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 100 例作为观察样本,以双盲法为依据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病例均为 50 例,临床护理模式各自为常规护理、前瞻性护理干预,评析对比 2 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 结果:护理以后两组的 NIHSS 评分比护理以前低, ADL 评分比护理以前高,且试验组两评分变化比对照组更有,均为 P < 0.05 。 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在临床各大医院全面推广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的同时给予其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价值。方法:取2020年6月-2022年9月在我院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的98 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9例给予优质护理,对两组的心理状态、并发症状及生存质量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SAS和SDS评分相比对照组均明显更低,SF-36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且研究组中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加快症状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方法:抽取50例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治疗出院的患者,双盲法划入延续性护理组与对照组(n=2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对比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社会职能评分均相对较高,与对照组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差距,出院后3个月延续性护理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相对较低,与对照组血压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规范控制脑出血患者的血压水平,对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建议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共选择本院于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资料,共 94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7例,分别行常规康复护理、早期肢体康复训练,评价两组神经功能改善及疗效。结果:护理 14d、 21d观察组 NIHSS评分持续降低,且低于同时间段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 95.75%,对照组为 76.00%,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开展护理及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快速改善,减轻病残程度,护理价值较高。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动静脉畸形脑出血的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60例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股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 30例患者。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经股动脉造影、栓塞术后强化观察和护理,能够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动静脉畸形脑出血 ;经股动脉造影 ;栓塞术 ;护理 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是因为血管混乱盘结引起的先天病变,患者会出现脑出血,癫痫,头痛等等并发症,主要的发病群体是 40岁以下的群体 [1]。临床中手术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股动脉造影和栓塞手术对该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是评价脑血管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但是仍然会有并发症出现 [2]。此次研究中,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我们分成了两组进行对比,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为护理提供依据,有以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60例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和研究组,均有 30例。患者接受了 CT和 MRI检查,满足动静脉畸形脑出血的诊断依据。共有 11例女性, 19例男性,最小 14岁,最大 48岁,平均( 37.55±3.26)岁。研究组有 10例女性和 20例男性,最小 15岁,最大 50岁,平均( 37.84±3.50)岁。两组的普通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 两组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了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常规组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是吸氧,血压和血糖控制,抗感染治疗,体征观察,遵医嘱用药等,研究组除了对照组的护理内容还增加了综合性护理,有以下护理内容。 1.2.1 一般护理 术后调整患者为平卧体位,将床头抬高,调整左右侧卧,两小时进行一次翻身。穿刺点视情况进行止血,术后制动术侧肢体,伸直 6至 12小时,使用沙袋压迫止血。 1.2.2 临床观察 术后对患者的心电进行监护,提供吸氧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术后如果患者有颅内再出血,最先出现的就是意识变化,为患者进行格拉斯评分,观察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观察血压,对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了解,确定患者的颅内再出血情况,术后 24小时对患者的体温、肢体感觉进行观测,如果脉搏减慢,肢体麻木,皮肤温度下降,可能是包扎过紧导致了栓塞,需要进行应急处理。 1.2.3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成功与否比较担忧,容易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患者术后卧床休养,术侧肢体制动,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和患者进行解释,为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加强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有更多的了解,增强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护理满意率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X2检验, 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 讨论 动静脉畸形脑出血使用股动脉造影和栓塞手术非常有效,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非常重要,要对患者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进行了解,避免患者出现水肿症状 [3],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症状,股动脉造影会导致高压,因此会出现血管破裂和加重出血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基础的护理操作,对动脉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机制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价更加准确,提升护理质量 [4]。 此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说明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动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接受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加强观察和护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并发症出血,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急救以及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对本次研究的46例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效果以及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观察的46例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中,经过临床抢救后存活下来的有36名,抢救成功率为78.26%,未抢救成功导致死亡的有10名,抢救失败率为21.74%。结论 对老年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做好临床急救措施以及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抢救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对阴道分娩产妇应用 预见性护理的 临床价值以及对其产后出血的影响。 方法: 病例选取时间为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8 月 ,对本医院收治的 30 例 阴道分娩 产妇开展项目研究,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分成 2 组(试验组与对照组),一组纳入 15 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临床常规护理,试验组运用 预见性护理干预 。对其产后 2 小时出血量以及产后 24 小时出血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数据统计分析,试验组产后 2 小时出血量、产后 24 小时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同等数据指标,数据统计分析 t 值对比,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为了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临床开展预见性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广泛推广实施。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阴道分娩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90例与 2018年 1月 -2019年 3月在本院完成分娩的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常规组(前 45例,于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及研究组(后 45例,于常规组基础上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同时段出血情况。结果:经护理后可知,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 6.67%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26.67%,同时对比产后 12h和 24h出血量,研究组明显少于常规组,以上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通过在产妇的出血护理过程中行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阴道分娩后出血量,降低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