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具体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接受血液检查的贫血患者86例和血液指标正常的正常人86例,分别分为贫血组和正常组,观察两组血液检测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成员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正常组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高于贫血组,但红细胞分布宽度要低于贫血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贫血类别进行分型和分类,血液检测对于贫血类别的判断灵敏度均较高,其中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灵敏度最高。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能够很好地判断患者的贫血情况,并且检测方便,结果准确,能为贫血患者提供相应的治疗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分期血红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期患者参数变化特点。方法176例患者均为我院肾病科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氮质血症期组62例、肾衰竭期组71例、尿毒症期组43例,检测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各期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氮质血症期组、尿毒症期组、肾衰竭期组、患者的RBC及Hb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而其MCV、MCH、MCHC、RDW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增高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分析可反映肾性贫血的情况,并辅助肾性贫血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贫血患者临床血液检验结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中随机选128例作观察组,另选取128例健康者作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相关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1)不同贫血患者的MCHC、MCV、RDW、MCH指标值与健康者指标值均有所改变,但地中海贫血患者的RDW、MCH等指标值与健康者相比差异最大(P<0.05);(2)128例观察组患者中缺铁性贫血65例,地中海贫血22例,溶血性贫血17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10例,其它类型贫血患者14例。可见,缺铁性贫血患者人数最多。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结合患者血液检验结果以及临床症状表现,来准确判别出患者贫血类别。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县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来我所进行健康体检服务的529例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发生年龄段,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单因素进行描述性一般统计分析,筛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529例健康体检婴幼儿中发生缺铁性贫血97例,发生率为18.3%(97/529),其中轻度患儿68例,中度患儿26例,重度患儿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儿年龄、母亲孕期有贫血、合理添加辅食、母乳喂养期间营养不良及监护人接受IDA知识教育是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婴幼儿发生缺铁性贫血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分析结果可为临床介入预防措施提供可靠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缺铁性贫血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针对4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归为对照组,针对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并归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到2016年9月间收治。结果健康志愿者和缺血性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均出现明显的下降情况,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指标水平则出现上升情况,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价值分析发现,和正常的健康志愿者比较,血常规检验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出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液细胞异常情况,进而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引导临床对于患者的积极治疗,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在临床诊断缺铁性贫血(ID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82例,其中缺铁性贫血患者(IDA)38例作为观察组,非IDA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体检正常者40例作为空白组,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CHr、CH、MCV及SF的值,并比较3组患者4项指标的平均值,对相关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Hr、CH、MCV及SF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Hr诊断IDA的灵敏度为91.46%,特异性为96.23%,明显高于CH、MCV及SF指标。结论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Hr)可作为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指标,具有简便、快速、价廉的优点,可广泛用于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诊断和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进行临床分析,为治疗这种疾病提供更好的资料。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了在2013年2月到7月期间内的60例患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对这60例儿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结果通过调查研究发现,60例儿童患者中,有34例儿童患有轻度贫血,15例儿童患有中度贫血,有11例儿童患有重度贫血。其中0.5岁(6个月)到1岁的儿童有28例,1岁到2岁贫血儿童患者有13例,2到3岁的儿童患者有17例。并对所有的患儿都展开了问卷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主要是对儿童患者的生活环境、饮食情况、贫血状况以及病史等进行调查,最后将调查所得到的资料与儿童的病因以及年龄等因素进行分析1。结论对于3岁以下的儿童应该要加强对儿童饮食的指导,并且要定期的做好检查工作,从而做好贫血的预防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贫血早产儿输血相关临床问题的探讨。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0例贫血早产儿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不进行输血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症状及血常规结果。结果在血红蛋白方面,观察组患者在输血后为(105.89±9.01)g/L,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红细胞计数方面,观察组患者为(3.49±0.58)×1012/L,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8.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结论对于贫血早产儿来讲,其主要疾病为感染性疾病、G6PD缺陷及消化道出血等,及时进行输血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血常规检测结果。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荆州城区的0~6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氰化高铁法对3011名6个月~6岁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的测定,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3011名儿童中,不同性别儿童的贫血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中和集、散居儿童中贫血的患病率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应加强对6个月以后的小婴儿的贫血的防治工作,以减少贫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