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难治的自身免疫病,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变化大,造成多脏器、多系统损害,预后凶险,死亡率高,是亟待解决的医学难题。西医治疗SLE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方案,其感染、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甚至成为患者直接死因。新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制剂虽可针对免疫反应的某一环节,避免了广泛的副作用,但其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接受,且其未知的副作用让人担忧。较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SLE不仅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还可减少西药毒副作用,改善免疫指标1。且其价格相对低廉,安全性好,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综观我国中医风湿病专家在治疗SLE方面的经验可发现,从“肾”论治是临床中最为常见、最为重要的方法2。现将中医药从“肾”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狼疮疾病临床特征与救治与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征与救治区别。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0例,其中10为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生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与同期治疗的病发NPSLE疾病的10例患者加以对比。结果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生组激素在发病前1个月平均用量、应用免疫抑制剂比率均高于NPSLE组;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生组SLEDAI显示的活动性明显低于NPSLE组,出现CNS症状至到院就诊的时间明显晚于NPSLE,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生组发热率90%,恶心呕吐率80%,头痛为100%;对照组分别为20%,40%,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生组肾脏损伤为60%,NPSLE组为90%,前者低于后者(P<0.05)。而意识障碍、抽搐两组无明显差异,SLE与CNS感染组合并发生者分别为40%,30%,NPSLE组别分别50%,40%。脑脊液检查中,除氯化物两组比较无差异外,白蛋白水平、蛋白水平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生组明显高于NPSLE组,糖显著低于NPS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症的10例患者中,2例死亡。结论与中枢性NPSLE患者比较,SLE与CNS感染合并发生的患者在临床特征上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需加强临床诊断中的病情评定及观察。患者狼疮性活动较低时,需减少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药物的应用剂量,以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对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性评价。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诊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强的松,以及甲氨蝶呤等;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进行针对性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晨僵时间、全身痛以及脊柱痛程度,以及综合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利度胺进行治疗后,晨僵时间、全身痛以及脊柱痛程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综合治疗效果也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沙利度胺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上体现出比较良好的临床效果,除少数患者会出现轻度嗜睡、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外,整体上体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我院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1780例门诊处方,分析其中微生态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有157例使用微生态制剂,占处方总数的8.82%,其中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占21%(33例),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适怡)和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亿活)各占19.1%(各30例),复方嗜酸乳杆菌片(益君康)占15.9%(25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占10.19%(16例),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金双歧)占7%(11例),其余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常乐康)5例,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爽舒宝)3例,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定君生)5例。主要用于呼吸道疾病15例,消化系统疾病96例,新生儿黄疸23例,营养不良18例,阴道炎5例,与抗生素联用13例(占8.28%)。微生态制剂应用中99.36%(156例)为合理用药,0.64%(1例)为不合理用药(两种微生态制剂联用)。结论我院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基本合理,广泛应用于儿科,少数用于妇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微生态疗法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提高患儿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住院患儿中出现的96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儿给予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蒙脱石散。比较其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为(1.52±0.34),对照组为(1.35±0.29),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态疗法治疗小儿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抗可溶性抗原(ENA)抗体谱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敏感性和特异性研究。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2年2月我科收治的98例SLE患者做为观察组,选取57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抗ANA、抗双链DNA(dsDNA)、抗细胞膜DNA(smDNA)、抗脱氧核糖核蛋白(DNP)、抗核小体抗体(AnuA)。比较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联合多种自身抗体对检测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AnuA与抗dsDNA或抗DNP二联检测敏感度较高,特异性较ANA更佳。结论抗ANA、抗dsDNA、抗smDNA、抗DNP、AnuA对检测SLE均有较高特异性,建议采用Anua与抗dsDNA或抗smDNA二联检测既能有效提高敏感度,特异性也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科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母乳喂养影响。方法140例孕产妇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产前护理、产后护理、随访护理。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66例(94.29%);BSES评分(136.26±11.76)、分娩开奶时间(56.32±8.34)min、早吸吮好66例(94.29%)、泌乳量足65例(92.86%)、护理满意69例(98.57%)高于对照组的52例(74.29%);(117.32±10.35)、(90.32±9.33)min、58例(82.86%)、57例(81.43%)、61例(76.25%)(P<0.05)。结论系统护理对提高孕产妇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扶正解毒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扶正解毒汤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疗效,治疗组,19例显效,23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3.3%(42/45),对照组,11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36/4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免疫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扶正解毒汤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手段。方法收集我院2005年4月-2012年3月收治的15例诊断为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主要的阳性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15例男性4例,女性11例,女性患者较多,比较有差异性(P<0.05);皮肤受累100%,心肺受累高达80%;心脏彩超、心电图及肺部CT等检查对于心肺损害的评估,异常率分别为66.7%、73.3%、80%,诊断价值较高。结论系统性硬化症合并肺动脉高压起病隐匿,且预后较差,应该及早诊断,影像学等特殊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而且抗cl-70抗体阳性,结合临床症状可以尽快明确诊断。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不同证型,采取相对应的中医饮食护理措施。方法整群随机抽取2014年10月~2015年7月入住我科室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2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饮食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中医饮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4%)(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12天优于对照组的平均20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节省了住院费用,大大地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使患者能尽快的回归到正常生活,达到健康人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1月入住我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60例,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则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来说要低一些,护理满意度相比对照组来说要高一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对患者在预后效果上做出改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