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冷沉淀(cryoprecipitate)融化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冰冻,冷沉淀中Ⅷ因子(FⅧ)与纤维蛋白原(Fbg)的变化。方法将冷沉淀37℃水浴融化,测定冷沉淀中的FⅧ与Fbg含量,在12h内将其冰冻,7天内再融化,再次测定冷沉淀中的FⅧ与Fbg含量。结果冷沉淀再次融化后,FⅧ有显著变化,Fbg无明显变化。结论冷沉淀融化后,12h内未输用,可将其立即冰冻,用于Fbg缺乏患者的治疗。

  • 标签: 冷沉淀 FⅧ Fbg 冰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PET/CT应用于胃癌TNM分期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胃镜和组织病理学证实的51例胃癌患者进行18F-FDGPET/CT扫描,获得肿瘤分型、分期、转移等情况,并与手术探查、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照。结果T分期18F-FDGPET/CT检测出全部患者,检出准确率为100%,PET/CT诊断T1期的符合率为50.0%,T2期的符合率为37.5%,T3期的准确率为100.0%,T4期的准确率为88.2%,PET/CT对胃癌T分期总体准确率为72.6%;N分期PET/CT的淋巴结转移与手术病理的符合率为75.59%,N0期的符合率为90.0%,N1期的符合率为84.6%,N2期的符合率为87.5%,N3期的符合率为100.0%,PET/CT对胃癌N分期总体准确率为88.2%;M分期18F-FDGPET/CT诊断M1期17例,手术病理诊断M1期19例,PET/CT的M1分期符合率为89.47%。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的检出是一种灵敏的方法,对胃癌的术前分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胃癌 18F-FDG PET/CT TNM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干扰miR-150表达对鼻咽癌细胞5-8F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脂质体将miR-150抑制剂转染5-8F,以无关序列抑制剂作为阴性对照。采用qRT-PCR技术验证miR-150抑制剂转染细胞中miR-150的表达水平;通过MTS法实验观察miR-150表达下调对5-8F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转染miR-150抑制剂的5-8F细胞中miR-150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并且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表明转染miR-150抑制剂能显著降低5-8F细胞中miR-150的表达。转染miR-150抑制剂的5-8F细胞与对照细胞相比,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miR-150能促进鼻咽癌细胞增殖能力,它可能在鼻咽癌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miR-150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诊断的准确性以及18F-FDGPET/CT显像与胃癌各病理类型、Borrmann分型和病灶大小的关系。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0年12月经18F-FDGPET/CT扫描提示胃部病变,要求胃镜检查的59例病人,进行胃镜+病理活检,并对诊断胃癌的51例病人进行剖腹探查,获得肿瘤分型、分期、转移等情况,并与18F-FDGPET/CT、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F-FDGPET/CT、胃镜及手术共确诊共52例胃癌,其中PET/CT正确诊断48例,诊断符合率为92.31%(48/52)。胃镜正确诊断51例,诊断符合率为98.1%(51/52);PET/CT与胃镜对胃癌的诊断符合率经u检验(u=0.0252,P>0.05),差异无显著性。对Borrmann分型PET/CT诊断符合率96.1%(49/51),胃镜诊断符合率80.3%(41/51),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PET/CT、胃镜对BorrmannⅠ、Ⅱ型诊断符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BorrmannⅢ、Ⅳ型诊断符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病理类型胃癌的SUV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两者的SUV差异非常显著(P<0.01)。胃癌的病灶大小与SUV无关(P>0.05),但将病灶按大小分组(≤3.0cm、3.0—5.0cm和>5.0cm组),各组间的SUV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中>3.0cm的两组(3.0—5.0cm组及>5.Ocm组)间SUV差异无显著性(P=0.44);>3.0cm的两组和≤3.0cm的组间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18F-FDGPET/CT对胃癌T分期准确率为72.6%;对N分期准确率为88.2%;对M1分期符合率为89.47%。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原发灶、淋巴结转移和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的检出是一种灵敏的方法,对胃癌的术前分型和分期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标签: 胃癌 Borrmann分型 胃镜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脱氧葡萄糖 手术
  • 简介:摘要利用SiemensFDG4化学合成模块合成核医学肿瘤示踪剂18F-2-脱氧-β-D-葡萄糖(18F-FDG);以三氟甘露糖为前体,在反应瓶中经过亲核氟化、盐酸水解两步反应,然后用各类萃取柱纯化所制备的18F-FDG注射液。同时还研究了亲核取代氟化反应体系中的含水量和前体三氟甘露糖的用量对合成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8F-FDG总合成时间约50min,未校正18F衰变情况下,放射化学产率约55%,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5%。

  • 标签: 肿瘤示踪剂 化学合成 18F-FDG PET/CT
  • 简介:Epigenetic因素,包括的改变的microRNA(miRNA)表示,可以在全身的豺狼座erythematosus(SLE)贡献异常有免疫力的房间功能。MiRNA-let-7a(let-7a)被显示了直接改变房间周期前进和proinflammatorycytokine生产。由于在房间分割和发炎的let-7a的关键角色,我们调查了let-7a-mediated增长和NFκ;在J774A.1巨噬细胞和MES的Btranslocation在vitro的13个mesangial房间。在有let-7a的刺激免疫者的房间transfected,房间增长显著地随着时间的过去被增加。在S和G2阶段的刺激免疫者的房间的数字有重要增加。刺激免疫者的房间overexpressinglet-7a增加了NFκ的原子translocation;B。Bioinformatical分析表明E2F家庭,G1-S转变的批评管理者,在他们的mRNA抄本为let-7a有潜在的有约束力的地点。Let-7aoverexpression显著地增加了房间周期使活跃之物E2F2的表示并且在刺激免疫者的房间增加了retinoblastoma蛋白质(Rb)phosphorylation。房间周期禁止者E2F5显著地在刺激免疫者的let-7a-transfected房间被减少。Bioinformatical分析揭示了E2F2和NFκ;B是预言调整let-7a倡导者的抄写因素。我们与E2F2和NFκ用染色质immunoprecipitation由即时RT-PCR分析了let-7a的transcriptional规定;B抗体。E2F2和NFκ有增加;在在刺激免疫者的房间为let-7a倡导者充实的DNA的B绑定。SilencingE2F2或NFκ;B显著地减少了在刺激免疫者的房间的let-7a表示和IL-6生产。一起拿,我们的结果建议let-7a的overexpression可以在SLE贡献增生和proinflammatory反应。

  • 标签: 细胞增殖 E2F 体外 介导 细胞周期抑制剂 实时RT-PCR
  • 简介:摘要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18F-FPCIT)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剂。本文以N-(3-甲基磺酰氧基丙基)-2β-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MPCIT)为前体,使用德国SynthraRNplus多功能合成模块,采用亲核取代反应“一步法”合成18F-FPCIT,合成产率为15~20%(n=10,不校正),产品的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9%,无菌和内毒素均符合规定,产品满足临床研究需求。

  • 标签: 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剂 18F-FPCIT 帕金森病 亲核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结直肠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展开18F-FDGPET/CT显像,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依据,对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经18F-FDGPET/CT确诊55例,检出率为98.21%。8F-FDGPET/CT对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分期结果与病理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8F-FDGPET/CT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具有显著的价值,准确性较高,分期准确,值得关注并推广。

  • 标签: 18F-FDG PET/CT 结直肠癌 诊断 临床分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F胸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对本院行胸腔闭式引流的182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根据胸管管径不同分成10F管组92例及26F管组90例,分析比较两组肺复张时间、引流时间、治愈率、胸管堵塞率及并发症。结果10F管组及26F管组平均肺复张时间、平均引流时间比较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10F胸管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且操作简便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 10F胸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一定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0例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腺癌89例、鳞癌21例。获取其PET图像的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SUVmin、SUVpeak、MTV、TLG,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以此研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转移部位的关系。结果PET图像代谢参数SUVmax、SUVmean、SUVmin、SUVpeak、MTV、TLG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有相关性(P<0.05);MTV、TLG与肿瘤转移部位有相关性(P<0.05)。同时代谢参数在不同病理类型间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探究晚期肺癌18F-FDGPET/CT原发灶代谢参数与各临床特征的关系,有利于对晚期肺癌原发灶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指导治疗和评价预后。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PET/CT 代谢参数 临床特征
  • 简介:为了分析有免疫力的反应到老鼠的鼠科的hepatocarcinomaHca-F,与热吃惊使免疫(HSP70)蛋白质70源于elemene组合肿瘤Hca-F的房间疫苗(EC-TCV),HSP70被自动数据处理从EC-TCV孤立亲密关系层析。老鼠intraperitoneally与HSP70被使免疫三次,怒气房间被取样。为房间,他们对Hca-F的增长和cytotoxicity与MTT试金被测量,他们的显型与流动cytometry被分析。有HSP70的使免疫的鼠标的怒气房间比与EC-TCV使免疫的鼠标的比正常控制鼠标,而是更少的有势力的对Hca-F和增长展出了更多的有势力cytotoxicity。在三个组之中,在与HSP70(35.5%)使免疫的老鼠的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在正常老鼠与6.25%相比是最高的,并且28.4%与EC-TCV在老鼠使免疫。从EC-TCV导出的HSP70的免疫能得到有势力免疫者反应到Hca-F。HSP70是对Hca-F导致反肿瘤免疫者回答的元素之一。细胞与分子的免疫学。2006;3(4):291-295。

  • 标签: 肝癌 热休克蛋白 榄香烯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DGPET-CT显像在原发结外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疑似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18F-FDGPET-CT显像检查,并以病理学检查为标准,对18F-FDGPET-CT显像的诊断结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本组78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结外淋巴瘤者72例,经18F-FDGPET-CT显像检出真阳性病例59例,诊断准确性为81.94%。结论18F-FDGPET-CT显像在原发结外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准确性相对较高,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应注意鉴别诊断,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18F-FDG PET-CT显像 原发结外淋巴瘤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在不明原因腹腔积液患者中采取18F-FDGPET/CT显像对积液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不明原因腹腔积液患者病例47例,对其分别进行18F-FDGPET/CT显像和腹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对患者的积液性质进行鉴别,而后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鉴别诊断准确性。结果统计得知,18F-FDGPET/CT显像确诊为恶性积液者30例,良性者17例,病理结果为恶性积液32例,良性15例。结论18F-FDGPET/CT显像对腹腔积液性质进行鉴别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关注。

  • 标签: 18F-FDG PET/CT显像 腹腔积液 性质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18F-FDG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判断的准确性。方法以本院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62例肺内孤立性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检查手段不同,分为PET-CT组(34例)及经皮肺穿刺组(28例)。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1)62例孤立性肺结节中,42例为恶性,18例为良性结节,平均直径为2.3士0.75cm。(2)经皮肺穿刺肺活检准确率高于18F-FDGPET-CT(96.43%vs82.35%,P<0.05)。结论18F-FDGPET-CT、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判断的均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检查手段。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PET-CT 经皮肺穿刺活检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全身骨显像对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肺癌患者在本科同时行18F-FDGPET/CT显像与99mTc-MDP全身骨显像,检查时间间隔<15天,并比较分析两种显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42例患者,经过病理、X线或CT/MRI、随访超过半年证实骨转移18例,18F-FDGPET/CT和99mTc-MDP显像诊断骨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94.4%,88.9%;特异度分别为100%,75%;准确度分别为97.6%,80.9%;P均>0.05。结论两种显像方法对肺癌骨转移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无显著差异,而99mTc-MDP全身骨显像是诊断骨转移的常规方法。

  • 标签: 18F-FDG PET-CT显像 99mTc-MDP全身骨显像 肺癌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引起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18F-PET/CT在胃癌诊断中显像假阴性原因分析及对转移性骨肿瘤,18F-PET/CT显像和99Tcm-MDP骨显像的对比。方法报道1例胃癌继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18F-PET/CT显像假阴性病例,分析其临床、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与结论胃癌可以并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8F-PET/CT显像对胃癌诊断可以表现为假阴性,并且对这类病人的转移性骨病变,与18F-PET/CT显像相比,99Tcm-MDP骨显像的评估可能更具有优势。

  • 标签: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胃癌 18F-PET/CT显像 假阴性 99Tcm-MDP骨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