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表现差异,旨在为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鉴别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入的50例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良恶性质分为良性组30例及恶性组20例,对两组MRI表现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MRI表现(椎体形态、椎体信号、椎弓根及附件形态、椎弓根及附件信号、椎间盘改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良恶性压缩性骨折在椎体形态、椎体信号、椎弓根及附件形态、椎弓根及附件信号、椎间盘改变等MRI表现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通过分析获取的MRI表现可为鉴别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瓷嵌体在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78例,根据修复方式分为树脂组和嵌体组,树脂组患者采用复合树脂直接充填的修复方法,嵌体组采用铸瓷嵌体的修复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修复的成功率和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结果嵌体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92.11%)显著高于树脂组患者(72.5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嵌体组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树脂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成功率较高,且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治疗手段的不同,对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50例患者所构成。观察组患者通过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医治,而对照组患者则通过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活动能力评分进行严格比较,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VAS评分为(1.0±0.5),活动能力评分为(99.5±4.7),而对照组患者在通过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VAS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也得到一定的改善,改善程度远不如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7±1.8),活动能力评分为(64.9±6.1),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所以,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改善程度明显,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鼻部整形患者中应用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探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于2016年5月—2018年3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鼻部整形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50例,将常规单纯L型鼻假体置入整形法应用到对照组,将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应用到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形效果以及病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整形效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效率明显较高,其中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效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部整形患者中应用鼻尖整形联合硅胶假体置入的效果显著,并且减少了病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对牙体牙髓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372例牙体牙髓患者,共有患牙580颗,所有患者均进行根管充填治疗。根据治疗后X线牙片显示的填充程度分为欠充、适充及超充组,比较三组治疗效果及疼痛状况。结果适充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高于欠充组(63.1%)和超充组(6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849,59.036,P<0.05);适充组患者疼痛牙比例为7.7%,欠充组和超充组疼痛牙比例分别为39.6%和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37,47.410,P<0.05)。结论不同根管填充程度患者治疗效果存在差异,临床上进行根管治疗时,需加强填充质量,保证适当填充,避免欠充和超充,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科中应用医护一体化的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给以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明显降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缩短住院时间,明显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工作当中进行推广和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以总体重、去脂体重以及体表面积为参数,计算超重病患上腹CT增强中所需碘含量,对比增强后图像质量以及强化效果,并分析增强后肝脏每克碘CT变化值与体指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个身高体重指数大于24的超重病患,随机分配为三组总体重组、去脂体重组以及体表面积组。结果三组所得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在造影剂总量方面,TBW组明显多于LBW组(P<0.001)以及BSA组(P<0.001),而LBW以及BSA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10);强化效果显示,TBW过度强化数量明显高于LBW(P<0.001)以及BSA组(P<0.001)。结论在腹部增强扫描方案中,使用LBW或BSA体指参数来设定扫描方案,既可以有效满足诊断要求,又可以根据病患个体差异性制定更好的扫描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