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时间的选择对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间接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29例,平均分为A、B、C三组。A组手术时间在发病后6小时以内,B组在6~24小时之间,C组在24小时以后。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B组与C组总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前,三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A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B组与C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最佳手术治疗时间为发病后6个小时之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抑郁症患者首诊模式的选择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来我院精神门诊就诊或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对于确诊的每一位抑郁症患者展开深度访谈,同时借助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其进行评分。我们根据患者的首次发病时间至首次就诊时间的长短将120例患者分为两个组,发病未超过3个月时间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46例患者组成了及时就诊组,发病超过3个月到精神科门诊就诊的74例患者组成非及时就诊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况、就诊意愿、受教育程度、家族史、既往史、首次就诊医院、病耻感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首诊多选择非精神科,对患者就诊模式具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躯体症状、健康知识、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就诊意愿、家族史、既往史、病耻感、居住地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内营养开始时间选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接收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则进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的接种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道菌失调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双胎或三胎选择性减胎术术后妊娠结局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时间在2016年8月—2017年12月期间,实施选择性减胎术患者一共为40例,对上述患者均实施选择性减胎术治疗。结果40例患者共减灭胚胎54个胚胎,术后采用B超下确诊为胚胎无胎心搏动,所有的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手术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的平均分娩周为(37.21±2.75)周,新生儿的出生体重为(2.45±0.51)kg。结论现如今阴道超声引导下负压抽吸的方式为处理该情况的主要方案,可以有效的保证胎儿和孕妇的健康,但是在手术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起到中重要的辅助作用。
简介:摘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因病程长、HBVDNA及ALT波动等因素,较HBeAg阳性CHB患者更易进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癌(HCC)等终末期肝病。现在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即对HBeAg阴性CHB进行长期抗HBV治疗。目前,抗HBV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NUCs)。干扰素疗程固定,但治疗中的低HBVDNA阴转率、停药后的低远期反应率和高复发率提示治疗效果不理想1-2;NUCs包括拉米夫定(LMV)、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LMV和LdT是治疗的有效药物,遗憾的是病毒耐药发生率较高。ADV、ETV和TDF的耐药发生率较低,但ADV抑制病毒能力相对较弱,ETV抑制病毒能力强,但价格较高,而TDF在我国尚未上市。HBeAg阴性CHB因其本身的难治性和用药的长期性,患者很难承受疾病、药物所带来的精神及经济负担。根据当前药物所能达到的有限治疗水平和我国国情,在对HBeAg阴性CHB初始抗病毒治疗时,为实现长期、有效抗病毒治疗,如何在保证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上,兼顾经济性,仍然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双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中分期、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3年6月—2018年8月在我院做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双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10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甲组,甲组53例,乙组52例。本次甲组是同期手术,乙组是分期手术,总结治疗指标、疗效指标、并发症。结果甲组的手术耗时、住院天数、VAS评分、HSS评分、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术中出血量、膝关节活动度都低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双膝骨性关节炎老年患者中,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短,有效改善疼痛和膝关节功能,并发症的风险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的外科手术中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和生物型假体的效果。方法对98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知情同意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应用骨水泥型的假体进行置换,而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物型假体进行手术,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伤口引流量,并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再入院率以及死亡率上的数据差异不大(P>0.05)。结论生物型的人工假体固定性稍差,更利于关节功能的重建,而骨水泥型假体的连接较为牢固,临床上需根据患者情况,慎重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测血清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对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各40例,另以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各组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以急性心肌梗死组升高最明显(P<0.01)。P-选择素和白细胞介素-6升高者与两项指标正常者相比,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检测冠心病患者P-选择素、白细胞介素-6水平可帮助对冠心病进行诊断、分型,其血清水平的高低可作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