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Cordis血管封堵器、Perclose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法在股动脉穿刺止血后患者睡眠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方法比较我院神经科进行全脑血管造影、血管内治疗的患者使用血管封堵器、血管缝合器和徒手压迫法对股动脉穿刺成功进行止血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的发生。结果血管封堵器组与血管缝合器组相比,P>0.05;血管封堵器和血管缝合器两组分别与徒手压迫组相比,均为P<0.05。结论股动脉穿刺成功止血后当天睡眠变差、腰背酸痛发生,血管封堵器组和血管缝合器组无明显差异,血管封堵器组和血管缝合器组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徒手压迫组。在临床工作中,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选择不同的股动脉穿刺止血方法。对于有高血压、心理素质较差的患者,应建议其使用血管封堵器或血管缝合器,以避免出现脑出血、心理疾患等并发症。

  • 标签: 血管封堵器 血管缝合器 徒手压迫 股动脉穿刺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留置导尿患者相关感染发生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6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患者178例,2017年7—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患者189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操作,实验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结果实验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低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降低ICU留置导尿患者感染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ICU 护理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研究PDCA循环法在降低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中的应用,进而有效延长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4月227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行动静脉内瘘穿刺患者护理资料,作为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法,通过收集数据,原因分析造成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的因素,从针对各个层级的护士进行穿刺技术培训,护士长或质控小组成员重点评估新内瘘血管,指导责任护士进行穿刺,透析中密切观察,透析后正确按压穿刺点,正确的对透析患者进行松解绑带方法、正确的松解时间等开展护理管理等。选取2018年5月—2018年8月行常规护理的4146例维持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0.5%,低于实施前的1%。结论本文研究循环法在降低动静脉内瘘血肿发生中的应用,对于进一步降低动静脉血肿发生并发症的发生及提升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法 动静脉内瘘 血肿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生与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1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有70名患者,针对对照组的70名患者实施一般的护理干预举措,而针对研究组的70名患者实施单独的、特殊的护理干预举措。分别采用抑郁自量表和焦虑自量表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病人在采取护理干预前后30天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测量两个指标,分别是心绞痛发生和不良情绪的发生。结果两组病人在就接受护理治疗之后都在两种自量表的得分方面都明显降低,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病人在进行护理干预之后其抑郁自量表和焦虑自量表的得分明显比对照组的低,其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进行了护理干预之后,仍然都有心绞痛的状况发生。对照组出现40例,占总人数的57.14%,研究组出现21例,占总人数的30.00%。结果发现,研究组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心绞痛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取针对性的特殊护理干预的举措,能够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同时改善患者的情绪状况,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营养支持应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248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患者入院48h后利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调查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发生几率,同时,调查患者入院15d或者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经过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风险的发生为112例(45.16%),营养不足的发生为64例(25.81%),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营养风险的几率149例(60.08%)显著高于中青年患者94例(37.90%),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中114例(45.97%)接受营养支持,并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中42例(16.94%)接受了营养支持。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和研究,大部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临床上对于患者的营养支持并不合理,则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改善这一现象。

  • 标签: 恶性肿瘤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发生率 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甲状腺患者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60例参与本次研究,将其中85例设为观察组,在清楚的调查患者全麻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的原因后开展预防性护理干预,将剩余85例设置为对照组,对其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术后6小时内对照组切口疼痛、恶心、腰肌酸痛、呕吐、颈椎疼痛以及头痛发生都高于观察组患者,即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内开展饮食、心理、体位以及呼吸道干预能显著降低术后体位综合征发生,增强患者舒适感。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甲状腺 全麻术 体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多部门合作机制(MDT)对降低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MDRO)发生的价值。方法我院神经外科于2017年1月开始实行MDT综合干预,并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6年12月(干预前)及2017年1月—2017年6月(干预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干预前后神经外科住院患者MDRO检出和MDRO感染发生差异。结果干预后MDRO检出(13/352,3.69%)明显较干预前(22/220,10.00%)低(χ2=9.374,P<0.05)。干预后MDRO感染发生(13/490,2.65%)较干预前(22/425,5.18%)低(χ2=3.939,P<0.05)。结论MDT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内MDRO检出及感染发生,对提高医院医疗质量有利。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神经外科病房 多部门合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低血糖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活动主题,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中。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由活动前的6.47%下降到活动后的2.37%。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促进了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规范管理,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低血糖发生率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Tp-Te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方法从我院选取10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是否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4例患者均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对照组41例患者则未发生过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比较两组患者Tp-Te间期情况,对比研究Tp-Te间期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结果观察组Tp-Te间期均大于对照组,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Te是冠心病患者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有效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Tp-Te间期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对降低顺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干预作用。方法2016年4月—12月本院在产科护理中未应用品管圈时接诊的产妇41例名为对照组,2017年1月—10月本院产科护理中应用品管圈时接诊的产妇41名为实验组。分析两组顺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护理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实验组的产后尿潴留发生为2.33%,比对照组的19.51%低,P<0.05。实验组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7%,比对照组的82.93%高,P<0.05。结论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于预防顺产后尿潴留具有显著作用,并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产妇对产科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尿潴留 品管圈 护理满意度 顺产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及心绞痛发生的影响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6年6月急诊抢救室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8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与生命体征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生15.94%与对照组发生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负性情绪 护理干预 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患儿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0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儿加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评价甲乙两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乙组患儿并发症的总发生(30.0%)高于甲组患儿(5.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P=0.038)。结论在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术后,实施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先天性上睑下垂 并发症 针对性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粘连发生的对比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胆囊炎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以及对照组5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全部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全部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肠粘连发生为3.77%(2/53),对照组患者肠粘连发生为13.21%(7/53),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胆囊炎患者,在治疗期间选择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患者术后发生肠粘连几率明显低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易于患者早日康复,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胆囊炎 肠粘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取封闭式吸痰与传统吸痰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8例采取封闭式吸痰方式,对照组38例采取传统吸痰方式,分析两组患者7天后的VAP发生。结果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7天后VAP发生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采用封闭式吸痰可降低VAP发生

  • 标签: 封闭式吸痰 气道管理 VA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全期护理降低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压疮发生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78例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9例对照组和39例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行全期护理,对两组的压疮发生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为20.51%,其中Ⅰ期压疮4例,Ⅱ期压疮2例,Ⅲ期压疮1例,Ⅳ期压疮1例;观察组压疮发生为5.13%,其中Ⅰ期压疮1例,Ⅱ期压疮1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行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实行全期护理,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压疮发生,提高疗效。

  • 标签: 全期护理 四肢骨折 压疮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对急诊留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五运六气理论对不同运气年份急诊病人的救护处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统计分析根据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年度运气的变化调整的急诊护理管理策略对本院急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的改变。结果(1)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总体发病下降,从354例下降到了262例。而总不良事件发生则由2014年的6.5%下降到2015年的3.1%(P<0.05),不良事件的下降远远大于发病的下降。(2)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初之气发病均为当年最高,而不良事件发生也是最高的,但乙未年同期的不良事件发生远远低于2014甲午年。(3)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发热病和风邪病发病显著下降(P<0.05),而与之相应的不良事件发生的下降更为明显;而脾胃病和其他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不良事件并未上升。结论基于五运六气理论的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急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五运六气 急诊 护理策略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胆囊手术与腹腔镜胆囊手术术后肠黏连出现的概率。方法选取在我医院治疗地64位胆囊结石病患,将病患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位,观察组病患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对照组病患采用开腹切除手术。结果切除手术前,两组病患的病情没有较大区别。全部病患手术成功后,观察组病患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辰、下床活动的时间以及在医院的入住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位观察组病患中,5位病患出现了,肠粘连出现的概率为15.62%;32位对照组的病患中,18位病患出现了,肠粘连出现的概率为56.25%,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比开腹胆囊手术对病患切除胆囊治愈的效果比较明显,能有效的减少手术及病患在医院入住的时间,提高了病患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大家进行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 胆囊手术 术后肠粘连 出现的概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胆囊疾病患者分别进行传统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胆囊手术,对这两种手术后患者肠粘连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比较,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及腹腔镜胆囊手术的优势。方法将2016年4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胆囊疾病患者通过抽签分为两组,归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手术,对对照组组患者实行开腹胆囊手术,最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其肠粘连发生进行对比。结果经术后观察,实行开腹胆囊手术的对照组患者肠粘连发生(48.3%)明显高于实行腹腔镜胆囊手术的观察组患者的肠粘连发生(13.2%),其比较后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对于胆囊患者术后恢复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无论在住院时间还是在发生肠粘连的概率方面,其都比开腹胆囊手术更具优势,因此,对胆囊患者的治疗,腹腔镜胆囊手术是一种较开腹胆囊手术更加先进的治疗方式,值得肯定和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开腹胆囊手术 腹腔镜胆囊手术 肠粘连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内瘘并发症几率的具体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均分作常规组与早期组,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早期组患者则接受早期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的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早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患者数据在组间对比后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接受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极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内瘘 并发症 早期护理干预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静脉炎预警卡在避免和降低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的应用。方法根据病人发生静脉炎时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针眼直径大小为依据,设计简易的预警卡,作为临床预警外周输液置管静脉炎发生的测量工具。结果通过推广预警卡的使用,静脉炎发生由18.72%降低至6.23%。结论自制静脉炎预警卡有利于外周输液置管的管理,在发生静脉炎之前起到预警作用,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炎 留置针输液 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