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学临床检验中的标本细菌控制措施以及影响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期间笔者就职医院各科送检的所有细菌检验标本。结果9762例样本中,总合格率达92.37%,其中9017例样本质量达标为优秀或者合格。送检样本中痰液的合格率最低为84.99%,外伤组织以及脓肿的标本合格率最高,可达98.02%,其他样本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血液标本、生殖分泌物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其中痰液标本的合格率与其他标本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临床标本的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标本采集的时间部位、标本的保存运输、标本的分离培养以及检验科的鉴定水平。其中任意环节的失误都会导致检验结果的错过,因此进行有效的质控措施,能有效提高细菌检验标本的合格率,提高细菌检验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尿液常规检验中加强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 60例尿液样本,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液检验法,分析不合格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质量控制工作。对比两组标本的不合格率和出现不合格标本的原因。结果:对照组不合格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总共出现 16例不合格的情况,导致出现不合格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标本污染、标本量不足、标本标记不清、容器不合格、超时送检。结论:临床尿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可减少不合格样本的发生,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药学服务已从以药品为导向的工作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早期临床药学服务仅限于住院患者,但随着患病人数的增加,用药数量的增多,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性的增大,导致了很多药物相关问题(DRPs),门诊患者药学服务的重要性不断提升。根据欧洲医药保健网络(PCNE),DRPs被定义为涉及药物治疗的事件或情况,实际或潜在地干扰预期的健康结果[1],包括用药差错和药物不良事件。药学门诊是指医疗机构具有药学专业技术优势的药师对患者提供用药评估、用药调整、用药计划、用药教育、随访指导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是医院药学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内陆续开展药物治疗管理(MTM)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对整个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持续性管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临床检验的重要性在临床医学中越来越突出。研究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 方法: 分析了现阶段我院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能够为临床的试验人员提供参考,并且还可以识别、判断、监测、改正临床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结果: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是保证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真实性、代表性和科学性的前提条件。 结论: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标准化有利于医院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是疾病治疗高效性和患者生命安全的有利保障,对患者疾病的诊治和预后意义重大,应该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系统发明于1972年,为提高了临床诊断和肿瘤预后评价,由起初的X-CT发展至现今64排螺旋CT、双元螺旋CT、320排螺旋CT,从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之相伴的质量问题(如额外医疗辐射,图像质量欠佳,提高疾病阳性诊断率,避免如CT产生伪影导致疾病的误诊、漏诊)也逐渐受到业内的重视。CT设备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就是保证设备在临床应用中的高效率和安全型。CT设备应用质量参数主要包括剂量指数、图像性能参数和机械性能参数。CT剂量指数(CTDoseIndex,CTDI)直接影响图像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质量控制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30例临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样检验,并采用随机的数字检验血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法进行检验,观察组采用质量控制法进行检测。然后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CEA、Ca199、Ca125、C-肽以及AEP变异指数总体平均高于观察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样本检测过程中,无论检验前、检验中还是检验后,使用质量监控法都能够最大程度的消除一些可避免因素对于血液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从而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有效提高,使得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更为可靠。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的流程质量控制问题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的100例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检验流程来进行输血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常规输血检验流程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各流程实施的质量问题进行输血治疗,将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状况以及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将两组患者输血性传染病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将两组患者医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血患者的输血检验流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降低了医患纠纷以及输血传染病的发生率,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者关系,保障了患者的输血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流程的环节质量控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0月本院临床上申请输血患者的血液标本资料500份,其中男305例,女195例,有输血史患者42例,妊娠史患者107例,对其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用MGT法交叉配血时检验出15例不合;DAT阳性7例,假阳性5例;青霉素试验阳性2例。对输血不合受试者进行分析发现,青霉素试验阳性者2例,抗筛阳性者1例,既往输血史6例,妊娠史4例,研究中500例患者无一例输血安全事故。结论临床上,输血的质量安全关系着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须将检验工作作为研究的重点,从血源到使用,加强对血液的消毒和检验工作,以确保血液使用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夜分析前禁烟禁酒干预对检验质控工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的160名有烟酒嗜好的男性志愿者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自愿原则将其均分为两组各80名,对照组不作任何要求,干预组则要求禁烟禁酒不少于72d,对比两组受试者精液参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与a+b精子占比更高,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与0.5h时相比,观察组2h、3h时的精子活率明显降低,1h、2h、3h时的a+b精子占比明显降低,各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精液分析前质控环节与因素较为繁杂,标本采集运送以及受试者烟酒嗜好均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检验人员应审慎对待各个环节,确保精液分析参数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