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44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交叉克氏针联合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患儿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4例患儿中,优24例,占54.55%,良10例,占22.73%,可8例,占18.18%,差2例,占4.55%;优良率为77.27%(34/44)。结论交叉克氏针加可吸收线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患儿的稳定性强,免除了再次手术对患儿造成的创伤,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具有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下肢骨科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针对他们在松止血带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进行探究和分析。结果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松止血带操作之后,有90例患者的BP基本上没有出现任何的变化,患者中大多数都是青壮年患者,其中有60例患者进行了择期手术,有30例患者选择了急症手术,另外其他的30例患者,在不同程度上都有着比较明显的BP下降,其中有20例患者选择了择期手术,有10例患者进行了急症手术。结论在具体的临床试验中,采用相应的止血带来阻断患肢的血运,这样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在具体的松解止血带过程中,常常导致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相应的变化,针对于此要有针对性的对于相关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并掌握变化的根源,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以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两种带教模式在急诊科新护士临床综合能力培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急诊科新护士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传统组与实验组,两组的急诊科新护士数均为15例,给予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多带一,给予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带教模式为一带一,比较两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66.7%,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为93.3%,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护理满意率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带一带教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急诊科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带负压三管引流预防及治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行腹腔镜低位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使用带复压三管引流,对照组患者给予经腹部盆腔引流管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以及再手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6%,再手术率为0%,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28%,再手术率为50%,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得出P<0.05,具有意义。结论带负压三管引流预防治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吻合口瘘和再手术的机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胎盘常规处理,观察组实施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产后24总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7.5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2.50%(P<0.05);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00%与对照组的30.00%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血带捆绑下子宫下段环形蝶式缝扎术治疗凶险性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子宫切除率,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输液港化疗带管期间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置入静脉输液港的13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带管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组建微信群,给患者提供在线指导及输液港维护提醒等。3个疗程后评价其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港按时维护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输液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能够提高乳腺癌患者对输液港的认知,提高患者对输液港的依存性,减少输液管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