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cm和4.3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CT及MRI在儿童单发性肾母细胞瘤(Wilms’tumor,WT)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单发性WT患者,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征象。其中5例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本组8均为单侧单个肾脏占位性病变,呈类圆形或分叶状,CT平扫为等、低或混杂密度,病灶占位效应显著,周围脏器受压明显。MRI表现为等低T1WI、等高T2WI信号为主,其内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后瘤体实性成分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无强化,肿瘤压迫残余肾脏。结论:CT及MRI可明确显示瘤体的位置、大小、周围组织受侵犯情况及有无远处转移灶,可为临床检出本病及术前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脂肪母细胞瘤的临床和超声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6例脂肪母细胞瘤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该病的临床与超声表现特征。结果:46例患者中,年龄≤3岁者35例(76%)。包块均为单发、无触痛;包块质软或质中39例(85%),活动良好或较好41例(89%)。包块位于皮下26例(57%)、肌层14例(30%)、皮下及肌层均受累2例(4%)、腹膜后或系膜上4例(9%)。包块最大径≥3.0cm41例(89%)。包块表现为稍高回声33例(72%)、低回声11例(24%)、杂乱回声2例(4%)。包块边界清楚35例(76%),形态规则35例(76%),内部可见线状、条索状强回声分隔36例(78%),包块内出现钙化1例,裂隙状弱回声者1例。肿块内部血流信号Adler分级:0级20例(43%)、Ⅰ级23例(50%)、Ⅱ级3例(7%)。比较脂肪母细胞瘤弥漫型(10例)与局限型(36例),发现质地、活动度、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强回声分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母细胞瘤临床和超声表现有一定特点,好发于3岁以下婴幼儿,均单发,包块多质软或质中,活动良好或较好。声像图特征为包块多位于皮下,最长径>3cm,多为内部伴有强回声分隔的稍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半数以上可见Ⅰ级或Ⅱ级血流信号。弥漫型脂肪母细胞瘤较局限型质硬,多位于肌层,最长径>6cm,形态不规则,内部无强回声分隔。
简介:目的:探讨SWI技术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intracranialcavernousangioma,I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C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及SWI扫描。结果:SWI序列发现15例患者共67个病灶;T2WI发现8例共30个病灶;T1WI发现5例共14个病灶。SWI显示病灶数目明显多于常规序列(P〈0.05)。SWI与常规序列同时显示32个病灶,SWI序列显示病灶范围平均为(2.3723±4.6361)cm2,大于常规序列的(1.8827±3.0813)cm2(P=0.000)。ICA在SWI序列上及常规序列上主要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爆米花样”或“桑葚状”高低混杂信号、周围包绕低信号的“铁环征”。结论:SWI序列对ICA十分敏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9月—2016年8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36例卵巢卵泡膜细胞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超声及病理学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结果及准确率。结果:超声检出肿块34例,检出率为94.44%;漏诊2例,漏诊率为5.56%;正确诊断28例,准确率为77.78%;误诊6例,误诊率为16.67%。其中超声鉴别诊断为实性肿瘤29例,占85.29%;鉴别诊断为囊实性肿瘤者5例,占14.71%。手术及病理检查形态与超声表现基本一致。结论:实性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超声表现具有特异性,为回声包块,边界清晰,内部未见或仅有少许血流信号,容易诊断。囊实性超声诊断较难,需与其他肿瘤如卵巢囊肿、畸胎瘤、卵巢癌进行鉴别诊断。因此,超声在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的多层螺旋CT(MDCT)表现,以提高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36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6年1月—2014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PGIL患者资料,总结其CT特征表现及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结果36例PGIL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28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8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病变位于胃20例,空、回肠10例,十二指肠3例,回盲部2例,直肠1例。CT检查示32例胃肠道管壁呈弥漫增厚伴均匀强化,周围常有肿大淋巴结影;4例胃壁局限性增厚呈结节、肿块影。动脉瘤样扩张是肠道淋巴瘤的特征性表现。病灶周围增粗血管或增粗血管穿行于病灶是胃肠道淋巴瘤的重要表现。结论PGIL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望提高诊断正确率。
简介:目的:探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EHE)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少见病的CT、MRI征象认识,帮助治疗前诊断。方法病理证实肝上皮样血管瘤5例,发病年龄27~55岁;女性3例、男性2例。3例行平扫加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MRI平扫加动态扫描,1例仅行MRI动态扫描。2例间隙性右上腹痛;3例无症状,为体检发现。3例同时伴发肝外病变(多发肺结节2例、腹膜结节1例)。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肝周围及包膜下弥漫性病变5例(5/5),其中多发结节3例、多发结节伴大块融合灶2例;伴肝包膜回缩征5例(5/5),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5例(5/5),病灶包绕血管2例(2/5)。CT平扫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结节,内见更低密度区,边界清楚(5/5);动态增强典型病灶中层环形强化伴周围低密度晕环,中心不强化(多层靶征)(5/5),延迟期无廓清(5/5),延迟10min病灶缩小(1/1)。MRI平扫T1WI低信号灶,内见更低信号灶;T2WI高信号灶,内见更高信号;造影后可见多层靶征(2/2)。结论本组肝EHE具有相似的影像学特征,易误诊为肝转移瘤或血管瘤。对首次就诊无肝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CT或MRI发现肝周围或包膜下多发肿块或大块融合病灶伴肝包膜回缩者,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到血管内皮瘤;造影后持续靶样强化伴延迟强化,合并肝内静脉进入并止于病灶者可提示该病。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主动脉窦瘤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或介入治疗证实为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声像图表现。结果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中,右冠窦瘤破入右室流出道9例、右冠窦瘤破入右室3例、右冠窦瘤破入右房1例、无冠窦瘤破入右房7例。其中合并室间隔缺损11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三尖瓣关闭不全4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超声心动图均清楚显示2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破口的部位、形态、大小、数目及破入部位。结论超声心动图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特异性强,且简便、准确,可作为诊断主动脉窦瘤破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简介:原发性乳腺淋巴瘤极少见,其治疗方法与乳腺癌不同,预后比乳腺癌差。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与乳腺癌有很大重叠,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和分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的准确率高于冷冻检查,但两者均难以完全正确诊断。临床上患者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为单个或多结节,少数患者呈弥漫浸润使乳房变硬,局部皮肤受累。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大致可分为结节或肿块型及致密浸润型,钙化、毛刺、乳头内陷等罕见。其超声表现复杂多样,可表现为低回声或高回声,部分呈类囊肿样极低回声,伴后方回声增强或无改变,内部血流较丰富。关于乳腺淋巴瘤MRI表现的文献主要见于个案报道,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明显强化,曲线以流出型多见。MRI检查在乳腺淋巴瘤诊断中的作用还不确定。
简介:目的探讨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例成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例患者中,3例单发、2例多发;发生于胃壁1例,十二指肠1例,回肠1例,回肠伴肠系膜多发病灶1例,回肠、结肠伴腹膜后多发病灶1例;病灶大小为2.4~23.7cm;其中4例病灶呈匍行生长趋势,伸入组织间隙;5例病灶均呈水样低密度囊性病灶,边界清晰,增强后均未见强化。结论胃肠道囊性淋巴管瘤多为单房囊腔,呈匍行生长,内含均匀液性低密度影,囊壁边界清楚,囊壁及其内容物一般无强化,与其囊性病理学特征相符。
简介:目的:评价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um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max)在肿瘤患者肋骨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6年11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核医学科行SPECT/CT融合显像并经随访明确诊断为肿瘤肋骨转移的21例患者共42个病灶,以及明确诊断为肋骨损伤性病变的12例患者22个病灶,病灶对侧的正常肋骨作为对照,测定SUVmax,采用t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转移组SUVmax平均值为24.05(SD=11.84),对照组为5.25(SD=1.63),损伤组为13.71(SD=5.61),三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肋骨病变(转移、损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0,最佳诊断阈值为7.96,灵敏度为95%;肋骨病变中,肋骨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阈值为20.45时其灵敏度为57%,特异度为91%。结论:SPECT/CT融合显像中SUVmax值可作为肿瘤肋骨转移的辅助诊断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angiomyolipoma,E-AML)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肝脏E-AML患者的资料。20例患者中,4例同时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14例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例行CT血管成像(CTangiography,CTA)检查。对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最大径)、形态,病灶平扫密度或信号特点,病灶内有无脂肪成分,病灶内有无血管影及周边血管情况,有无假包膜及其强化表现,病灶动态增强特征,以及周围肝实质背景等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肝E-AML单发17例、多发3例;共24枚病灶,其中,尾状叶4枚、右叶9枚、左叶11枚;病灶大小1.0~25.0cm;24枚病灶均为椭圆形或圆形;7枚病灶均为低密度,22枚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呈高信号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均降低;动态增强10枚表现为“快进快出”型,14枚表现为“快进慢出”型;7枚含有脂肪成分;23枚病灶内及周边可见点条状血管影;14枚见“强化逐渐减退”的假包膜;1例CTA显示肝动脉供血、肝静脉引流入下腔静脉。结论:单发富血供肿块、瘤体内和周围见点条状血管影及早显引流静脉、动脉期出现强化假包膜是肝E-AML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
简介: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颅内胶质瘤术后的随访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胶质瘤87例,均在术前、术后定期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其MRI表现。结果:术后反应性强化26例,多表现为均匀环状或伴片状强化,厚度〈3mm,边界清晰,随访变化不明显或变薄;肿瘤残存19例,多为不规则强化,肿瘤边缘结节状或肿块样强化,边界模糊,厚度〉3mm,厚薄不均,随访渐增厚;肿瘤复发42例,MRI表现为术区或其周围出现新病灶,呈不规则环状或结节状强化;2例术后反应性强化,1例误诊为术后残存,1例误诊为复发。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准确显示颅内胶质瘤术后残余或复发,对预后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的CT特点,为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腺淋巴瘤23例,对患者年龄、肿瘤最大径、平扫及增强扫描CT值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腮腺基底细胞腺瘤12例均为单侧,女性好发,腺淋巴瘤一侧或双侧多发,男性好发;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发病年龄较腺淋巴瘤小(P〈0.05);基底细胞腺瘤与腺淋巴瘤的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平扫期CT值较低,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明显强化、CT值较高;腺淋巴瘤的平扫期CT值较高,增强扫描动脉期和静脉期呈轻中度强化、CT值较低;两者平扫、增强扫描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腮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淋巴瘤的发病除具有性别、年龄差异外,CT平扫和增强扫描有明显的特征,可对两者的定性诊断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