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索各年龄段听障儿童真耳-耦合腔差值的特点以及耳道容积、声阻抗、耳模的变化等因素对真耳-耦合腔差值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6个月~7岁配戴助听器的听障儿童,采用美国Fonix6500-cx真耳分析仪,用探管测试方法,使用扫频纯音分别测试鼓膜处的声压级和耦合腔中的声压级,两者之间的差即是真耳-耦合腔差值。结果①RECD值随小儿年龄增长而变小,年龄跨度≤3岁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跨度≥4岁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跨度≥5岁有极显著差异(P<0.01)。②外耳道声压级比分析仪中2cc耦合腔声压级高约3~19dB。③RECD值受探管插入深度、位置及耳模声管等因素的影响。结论RECD值是儿童验配助听器中重要的个体化指标,在2cc耦合腔中调试助听器参数时应重视加入个人的RECD值,才能准确获得助听器实际所需要的增益量及限制输出量。
简介:目的:通过对31例7~18岁学龄听障儿童进行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效果分析,了解其术后康复发展趋势,为探讨学龄听障儿童康复评估和康复指导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和语言功能评估标准及方法,以及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分别在患者术后开机、康复第1学期末(术后半年)和第2学期末(术后1年)3个阶段进行跟踪评估,应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个阶段的听觉能力和语言能力差异均极显著(P<0.01),语言功能差异不显著(P>0.05);听觉能力在开机和第1学期、第2学期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但第1学期和第2学期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语言能力各阶段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听觉行为分级各阶段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极显著意义(P<0.01);言语可懂度在开机和第1学期、第2学期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但第1学期和第2学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后开机半年是学龄听障儿童听觉能力的飞速发展阶段,语言能力和言语可懂度至少需经历1年康复训练才会逐步提高,语言功能需更长时间的康复训练。
简介:目的通过对566例2-6岁听力障碍儿童植入人工耳蜗后韵母识别能力的康复效果跟踪评估.分析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年龄、性别、康复时间对韵母识别能力康复效果的影响.探讨听障儿童韵母识别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本研究采用全国聋儿康复系统通用的《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中的韵母识别词表进行听觉能力评估。采用人工耳蜗植入年龄、性别、康复时间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因变量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韵母识别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人工耳蜗植入儿童的韵母识别能力随康复时间延长,韵母识别率显著提高(P〈0.001);康复时间和儿童年龄对韵母识别能力的交互效应显著(P〈0.001),年龄越小的儿童进步越大;儿童性别对韵母识别能力的主效应不显著(P〉0.05)。结论人工耳蜗术后韵母识别能力随康复训练时间的延长快速发展,年龄越小发展越快;听觉强化训练时间至少要经过12个月,韵母识别能力才能相对稳定,对于2岁年龄组听觉强化训练时间要超过1年。
简介: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儿进行全面的听力学检查,了解早期糖尿病儿童的听力情况。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确诊糖尿病患儿40例,进行临床基本资料记录(病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无低血糖发作、尿微量白蛋白)及全面的听力学检查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稳态多频诱发电位Auditorysteady-stateresponse(ASS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纯音测听、声导抗。对有家族遗传史患儿行基因检测。结果入选患儿共40名,其中男16名,女24名,年龄最大17.8岁,年龄最小0.4岁,中位年龄10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1642天,中位病程为30天,听力测试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由6.2-18.8%。40名受试者中,有听力下降主诉及糖尿病家族史及听力下降家族史的1名患儿表现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基因检测结果血液中线粒体tRNAleu(uur)A3243G突变,突变比例为42.8%,尿液中A3243G有突变,突变比例为83.2%,确诊为线粒体糖尿病。其余患儿ABR、ASSR、DPOAE、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和异常组之间V波潜伏期或I-V波间期有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患儿的听力学存在亚临床改变,这种改变与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控制情况有关,是一种早期的周围器官损害表现;对于有听力下降主诉及家族史的糖尿病患儿应行基因检测,以除外线粒体糖尿病。
简介:目的:分析学龄期智力障碍儿童语音感知的特征,为其后续临床康复提供启示。方法采用语音均衡式听觉识别能力测试词表(声母识别)测试44名低、中、高年级段智力障碍儿童的语音感知能力,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语音感知错误走向分析。结果①59%的智障儿童存在语音感知问题,低、中、高年级段未达标人数分别占各自年级段人数的80%、53.3%、42.9%;②智商对语音感知影响不显著;③低、中年级段差异显著,中、高年级段差异不显著;④不同音位的错误走向及错误率不一致,最易发生语音感知错误的声母音位是/b、q、h/和零声母/y、w/。结论智障儿童普遍存在语音感知问题,需要进行针对性训练。
简介:目的目前缺少标准的儿童汉语声调识别测试材料,通过本文可以更好地了解开发标准声调测试材料需考虑的因素以及现有的声调测试材料。方法本文搜索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归纳了开发标准测试材料所需考虑的因素。同时列举了现有儿童汉语声调识别测试,并指出各材料的优缺点。结果开发标准的儿童声调识别测试材料需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测试项的选择、反应模式、测试信号表现形式、测试环境和心理测量性能等。现有5个儿童声调识别测试材料,其中4个都没有进行心理测量性能评估。结论MTIT具有较好的心理测量性能,可以用来评估听障儿童的声调识别能力。不过MTIT只有一张词表,未来可以多开发几张等价词表。
简介:目的考察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和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EARSAuditoryQuestionnaire,LittlEARS)用于评估小龄听障儿童的相同与不同。方法对36例0-3岁听障儿童助听设备配戴前、配戴后3、6、9、12个月时分别利用IT-MAIS和LittlEARS进行评估,分析两种问卷评估分数的变化特点,并将其与对应常模进行对比。结果IT-MAIS得分随助听设备配戴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但样本得分增长速度不如健听儿童常模增长速度;LittlEARS得分随助听设备配戴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样本得分增长趋势和健听儿童常模增长趋势相似。两种问卷分数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性水平(P〈0.01)。结论IT-MAIS和LittlEARS各有特点,在评估听障儿童听觉能力时可以两者结合应用。
简介:呼吸道异物指喉、气管和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多发生于儿童,尤以1~5岁为常见,3岁以下者更为多见。其严重程度取决于异物的性质和造成气道阻塞的程度,轻者可造成肺部损害,重者为猝死的原因之一。因此,防止和妥善处理其并发症,一直为耳鼻咽喉科医务人员所重视。儿童气管、支
简介:目的通过评估健听儿童的言语识别能力,修订听障儿童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的评估标准。方法采用听觉语言识别能力评估词表分别对300名健听儿童进行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评估,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评估标准进行修订。结果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2岁1个月~2岁12个月健听儿童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率都低于90%,3岁以上健听儿童的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率均≥90%。结论①制定了2岁听障儿童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评估标准。②对于3岁及以上各年龄段听障儿童可以用实际测试得分代表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短句识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