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对儿科重症感染患儿实施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儿科82例重症感染患儿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比较,实施抗感染治疗和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依次设定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患儿。结果观察组气急缓解时间(1.06±0.06)d、退热时间(1.48±0.31)d,对照组气急缓解时间(2.59±0.04)d,退热时间(2.73±0.28)d,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6%较对照组75.61%高,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重症感染患儿实施抗感染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可尽快稳定患儿的病情,提升治疗效果,并缩短治疗疗程。
简介:目的评价探究强化感染护理对降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研究。方法从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抽选40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调查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两组对比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接受强化感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各项卫生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医院废弃物的处理、个人物品以及手卫生合格情况对比,很明显观察的合格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的患者极容易感染多重耐药菌,对其实施强化感染护理可加大程度上降低医院感染,保证患者安全接受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应用于留置胃管患者效果,分析意外拔管发生率以及对其负性心理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行留置胃管的12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观察意外拔管发生率以及患者负性情绪情况(SAS评分、SDS评分)。 结果:观察组意外拔管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0.0%(p值<0.05);对照组SAS、SDS评分护理前与观察组无明显差别(p值>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留置胃管患者,意外拔管发生率有所下降,患者不良情绪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显著,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实施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4月到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诊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50例,共计10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对护理内容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较对照组更少,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之间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模式模式的运用可以显著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12月间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感染296例;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0.54%,念珠菌属中感染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54.73%)、热带念珠菌(13.18%)、光滑念珠菌(7.09%);真菌感染涉及的科室共有26个,其中,呼吸科感染例数居首,占33.78%;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患肺部疾病的真菌感染率居首,占32.43%,肿瘤伴发的真菌感染死亡率最高,感染8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5.66%;在治疗上,应用的药物有氟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其中氟康唑应用最频繁,达77.03%;真菌感染伴细菌感染的患者193例,占65.20%;大部分患者接受了侵入性操作。结论:对高龄、患严重基础疾病、需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合理选择药物,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尤其对合并感染更要加强警惕,积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简介:近20年来.随着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癌症放疗化疗的增多.广谱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艾滋病的流行.免疫功能低下者不断增多。深部真菌感染作为一种并发病.感染率大幅上升.其中肺部真菌感染占深部真菌感染的首位.约50%~60%侵犯支气管、肺.以念珠菌和曲霉菌最常见.其次为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病情常被原发病掩盖.易被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重症患者病死率高.据报道未经治疗的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达30%~80%。因此.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及实验手段的不断提高.由以往只靠痰液涂片、培养和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等检查手段来诊断肺部真菌感染的时期跨人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检查的新时代.从而大大提高了肺部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率.也有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简介:在控制结核病的疫苗、传染源控制和预防性治疗三大干预措施中,目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保护作用十分有限,难以起到流行病学的作用;以发现传染源和直接观察下短程化疗为重点内容的全程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是目前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措施,但不能阻止未被发现的肺结核病人在人群中传播结核菌和感染结核菌者的发病,因此DOTS策略能明显影响结核病的患病率,但对发病的影响较小;结核感染者的预防性治疗是对已感染结核菌而没有发生结核病的人进行化学治疗,以阻止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通过影响结核病的发病来减少结核菌在人群中的传播,是目前疫情较低、传染源控制良好地区防治结核病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