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的气候干旱和过度利用导致了内蒙古草原盐碱化加剧,给草原牧区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问题,盐碱化草地的植被修复已成为内蒙古草原区生态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对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花淖尔重度盐碱化草地进行了土壤改良与牧草播种相结合的植被修复试验。结果表明:(1)在7种土壤改良措施中,DS改良剂3、脱硫石膏和有机肥处理的牧草出苗率较好;(2)4种牧草中,紫花苜蓿的出苗率最高;(3)从出苗率结果看,紫花苜蓿和脱硫石膏组合为最好的植被修复措施。

  • 标签: 盐碱化草地 土壤改良 牧草 出苗率
  • 简介:以4种常见的叶面肥为材料,研究了其对紫花苜蓿植株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冲滴灌专用肥和螯合态微量元素水溶肥对紫花苜蓿株高、叶片含量、茎粗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增幅作用;4种叶面肥在紫花苜蓿质量上表现不一,但是紫花苜蓿干草均达到国标一级草标准;在产量表现上,大力士肥料促进剂增产率最高为9.43%。综合以上因素,适宜在本地区推广的叶面肥为大力士肥料促进剂,亩用量250ml稀释120倍喷施。

  • 标签: 叶面肥 紫花苜蓿 产量 质量
  • 简介:以“甘农3号”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L.CV.GannongNo.3)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r(0、0.5、1.0、2.5、5.0、10.0mmol·L-1CrCl,)胁迫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r胁迫显著抑制了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幼苗的胚芽长、胚根长和干重均显著降低(P〈0.05),且对发芽势的抑制程度大于发芽率,对胚根生长的抑制程度大于胚芽。在低浓度cr胁迫(0.5和1mmol·L-1)下,苜蓿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水解酶活性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CK差异不显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升高,当Cr胁迫浓度达到2.5mmol·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蛋白质水解酶、SOD、CAT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APX、GPX活性也显著下降。随着Cr胁迫浓度的增加,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H2O2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增加。说明低浓度Cr胁迫下,苜蓿幼苗抗氧化系统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上升,高浓度Cr胁迫下,苜蓿幼苗抗氧化系统活性下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这是苜蓿幼苗生物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见,紫花苜蓿对重金属Cr胁迫产生的适应性是有一定条件的。

  • 标签: 铬胁迫 紫花苜蓿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抗氧化酶 活性氧
  • 简介:大针茅(Stipagrandis)草原是内蒙古典型草原重要组成部分,对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地测定,结合室内分析,对不同草地利用方式下大针茅草原建群植物大针茅的功能性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植株高度(H)、叶片长度(LL)、叶面积(LA)、叶片碳含量(LCC)、叶片氮含量(LNC)等5个功能性状指标在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差异及其相关性,旨在探讨大针茅功能性状对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放牧(G)与刈割(M)显著降低了大针茅的植株高度(H)(P〈0.05)和叶片碳含量(LCC)(P〈0.05);放牧(G)降低了大针茅的叶片面积(LA)(P〈0.05),增加了大针茅的叶片氮含量(LNC)(P〈0.05),导致大针茅叶片小型化及叶片氮素富集。并且,放牧(G)与刈割(M)使得大针茅叶片长度(LL)与叶片面积(LA)间的显著强正相关性(P〈0.05)变得不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P〉0.05)。

  • 标签: 大针茅草原 建群植物 功能性状
  • 简介: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arborescens)为材料,通过近2年移栽建植试验,研究了土壤含水率和气温在移栽建植过程中对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移栽后1周内,土壤平均含水率低于8%时,移栽成活率极低,甚至会导致移栽苗木全部死亡;土壤平均含水率高于12%,移栽成活率较高,有利于移栽建植成功。高气温与土壤缺水均会严重制约华北驼绒藜移栽建植效果;高气温会加剧土壤含水率低而造成的移栽苗木失活现象。

  • 标签: 华北驼绒藜 移栽建植 土壤含水率 气温
  • 简介:以进口紫花苜蓿阿迪娜为材料,研究了美国林赛ZN00562指针式喷灌机的三个不同灌溉量对紫花苜蓿性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灌灌溉量的增加,紫花苜蓿的株高增加、茎粗减小;以年灌溉量5925m~3/hm~2时,紫花苜蓿叶片含量最高,产量最高;三个灌溉量下,紫花苜蓿品质之间差异较小,但都达到紫花苜蓿干草一级标准。综合上面几项指标分析,可知紫花苜蓿在喷灌模式下全年的最佳灌溉量为5925m~3/hm~2。

  • 标签: 喷灌 紫花苜蓿 产量 质量
  • 简介:本文研究了短期围栏封育(3a)对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数量特征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期围栏封育能有效提高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平均高度,使豆科和毒杂草类植物的平均高度显著降低(P〈0.05);(2)短期围栏封育能使禾本科、莎草科和毒杂草类植物的盖度有所增加,使豆科植物盖度略有降低,但是增减不明显(P〉0.05);(3)短期围栏封育使禾本科和毒杂草地上生物量有所提高。使莎草科植物地上生物量略降低,使豆科植物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P〈0.05);(4)短期围栏封育能使土壤全钾含量有所提高,使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略降低,使速效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

  • 标签: 围栏封育 退化高寒草地 植被数量特征 土壤养分
  • 简介:气候变化分析表明:青海东南部地区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在经历了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相对偏多期后,进入90年代后明显趋于偏少。受气候变化影响,该地区干旱、鼠虫等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频发,致使牧草产量下降,覆盖度降低,优势种牧草因发育进程受限而减少,毒、杂草类孳生,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

  • 标签: 气候变化 草地 影响 牧草
  • 简介:微量元素锌、锰是维系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栽培草地高产优质的必需营养元素,本研究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研究了锌、锰微量元素配施对紫花苜蓿草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锰配施组合Mn1Zn2(低锰高锌)条件下,紫花苜蓿的产量、植株性状以及质量都达到各个处理的最优,且与对照(Mn1Zn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配施组合Mn1Zn2的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97%,此处理下株高达到最大,为65.19cm;粗蛋白最高的处理是Mn。Zn2和Mn2Zn2,含量同为18.3%,且Mn,Zn。处理下茎叶比最低为0.97。

  • 标签: 紫花苜蓿 产量 质量
  • 简介:通过对乌拉特后旗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区及放牧区植被特征的研究表明,工程区A(2008)、B(2009)、C(2012)平均盖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8.2、12.5、4.0个百分点;草群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1.6cm,1.0cm,0。8cm,灌丛平均高度分别比放牧区高8.7cm,10.0cm,4.0cm;地上生物量分别比放牧区的高出67.7%,47.0%,12.0%。本文实验结果还说明退牧还草工程区的建设时间对草地植被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荒漠草原经1-5年围封后,围封时间长的草地植被恢复效果要大于较围封时间短的草地。

  • 标签: 退牧还草 草原植被 生态恢复
  • 简介:本项研究采用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将温棚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设为A、B、C、D、E5个温度梯度,主要从矮嵩草(Kobresiahumilis)、黑褐苔草(Curexalrofuscu)(莎草科)无性繁殖方面探讨了它们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从对照至A温室随着温室的减小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逐渐升高,三年的平均温度在A温室中最大(11.9℃,11.7℃),在对照中最小(9.4℃,9.9℃);A温室平均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与对照相比平均升高了2004年(2.6~C,2.2℃)、2005年(2.2℃,2.1℃)、2006年(2.1℃,2.0℃)。莎草科植物(矮嵩草和黑褐苔草)对增温反应的总体变化趋势有所区别,矮嵩草的分蘖数和叶片数在E温室达到最大值,而生物量在C温室达到最大值;黑褐苔草的分蘖数在D温室达到最大值,生物量在A温室达到最大值。

  • 标签: 模拟增温 矮嵩草 黑褐苔草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的蓄积性,以盆栽垂穗披碱草中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为试验,并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能有效增加盆栽垂穗披碱草中所施的各种矿物元素营养(P〈0.05),而使盆栽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降低较小(P〈0.05),即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的盆栽垂穗披碱草,由于饥饿效应而使相应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也就是说饥饿效应是驱使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的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液体混合肥
  • 简介:以青藏高原“黑土滩”为研究对象,采用围栏封育、围栏封育+人工补播进行“黑土滩”草地的改良,测定了2010~2014年度“黑土滩”草地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鲜重。结果表明,多年围栏封育、人工补播,“黑土滩”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可食牧草和牧草鲜重显著增加(P〈0.05),而不可食牧草并未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围栏封育相比,人工补播样地的垂穗披碱草比例、可食牧草比例显著增加(P〈0.05)。其中,2014年度的人工补播样地内的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分别为67%和73%,较2010年度分别显著增加了2.52倍和2.17倍,而围栏封育垂穗披碱草和可食牧草比例并未显著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与围栏封育相比,短期内人工补播是退化天然草地改良更为有效的措施。

  • 标签: “黑土滩” 生物量 围栏封育 人工补播
  • 简介: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对不同密度、刈割高度对老芒麦生物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返青初期老芒麦种群在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上的总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老芒麦种群不同密度处理下,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不显著;不同刈割高度,单位面积各生物量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

  • 标签: 密度处理 刈割处理 生物量
  • 简介:为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推进现代农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对农牧民的培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地区的选点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影响牧民培训需求的相关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提高农牧民培训质量的对策及建议,促进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农牧民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 二元Logistic
  • 简介:采用分区放牧的方法,对不同载畜率处理短花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确定最适宜的载畜率。研究结果表明,过高的载畜率和过低的载畜率都不利于草地群落的正常演替,载畜率为1.8只/ha处理有助于维持草地生产力。

  • 标签: 内蒙古高原 荒漠草原 绵羊放牧 盖度 密度 高度
  • 简介: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的机理,通过盆栽垂穗披碱草在干旱和水胁迫影响试验处理,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和水胁迫影响下盆栽垂穗披碱草中矿物元素均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且Cu、Cr、Cd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其对干旱或水胁迫等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的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 标签: 盆栽垂穗披碱草 矿物元素 蓄积性 干旱 水胁迫
  • 简介:本文以鄂尔多斯温性典型草原植物群落与土壤为研究对象,选取当地较为常见的3种草地管理方式,即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及全年放牧的草地设置实验样地,探讨不同管理方式对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和植被-土壤碳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管理方式下,鄂尔多斯典型草原植被盖度、高度、生物量、物种数均表现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根冠比为:冷季放牧〉全年禁牧〉全年放牧(p〈0.05);(2)植物碳储量为:全年禁牧〉冷季放牧〉全年放牧(p〈0.05);(3)土壤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4)植被一土壤总碳储量为:冷季放牧〉全年放牧〉全年禁牧(p〉0.05),植被一土壤总碳量中土壤碳储量的比重在3中管理方式下均占96%以上,远大于植被碳储量比重。

  • 标签: 典型草原 管理方式 碳储量
  • 简介:利用查干哈达苏木1960-2016年气温、降水量以及天然草地产草量的资料来分析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对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查干哈达苏木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气温增高了1.5℃,每10年递增0.25℃左右。1964-2016年降水量下降了159.6mm,每10年下降30.7mm。气温、降水量与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关系为:随着气温的增加,产草量逐渐减少,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降水量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但其相关性不显著(P〉0.05)。气温的R~2=0.9357较降水量的R~2=0.4334更接近于1,即天然草地产草量的变化与气温变化关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气温 降水量 草地 产草量
  • 简介:本文以内蒙古克氏针茅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各个层次中的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加植物地下生物量及其垂直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地下生物量大小依次为L〉CK〉M〉H。对植物地下生物量进行逐层分析发现,轻度放牧可以增加地下生物量,但是中度和重度放牧均使其减少。各放牧强度下植物地下生物量都随着深度增加而减少,而减少的幅度逐渐降低。但是放牧会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的不均匀性增加,同时中度和重度放牧使地下生物量垂直分布趋向于表层化的现象更明显。

  • 标签: 克氏针茅群落 放牧强度 地下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