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本文选取祁连山地区10个气象站1973~2016年最新气象资料,应用线性倾向估计、Morlet小波及M-K检验等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祁连山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并比较了东、中、西段气候变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1973~2016年,祁连山区平均气温有明显的升高趋势,升温率为0.38℃/10a,其中在春季表现的尤为明显;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表现出升温的不对称性;近44a祁连山区降水明显增加,增加速率为9.7mm/10a,其中春季增加最多;降水量在空间分布上呈西少东多分布;年平均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8~10a的振荡周期,平均气温无明显转折点,降水量在2003年后明显增加;近44a东、中、西段气候变化有明显的差异,其中祁连山中段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暖湿化的趋势最为显著。
简介:近年来,翁牛特旗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草原“三化”得到了有效的治理,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并向良性循环发展,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阐述了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草原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及建议。
简介:采用常规染色体制片方法对雏蝗属的褐色雏蝗(Chorthippusbrunneus(Thunb.)),异色雏蝗(C.biguttulus(D.)),小翅雏蝗(C.fallax(Zub.))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染色体数目均为2n(♂)=17=16+XO;常染色体类型为两类,近中着丝点染色体(m,6条)和近端着丝点染色体(T,10条),性染色体类型为近端着丝点。褐色雏蝗和异色雏蝗的核型公式和染色体的相对长度组成:K(2n,♂)=17=6m+11T=6L+6M+4S+XO,K(2n,♀)=18=6m+12T=6L+6M+4S+XX;小翅雏蝗的为:K(2n,♂)=17=6m+11T=6L+4M+6S+XO,K(2n,♀)=18=6m+12T=6L+4M+6S+XX。褐色雏蝗性染色体中部有次缢痕,染色体臂数NF=23(♂)、24(♀)。
简介:1项目区概况项目区位于天峻县西北部,地处托勒南山和疏勒南山之间的小盆地。海拔3890m,各类土地总面积8.01×10^4hm^2,其中牧业用地20.27×10^4hm^2,占34.94%,其他用地(即未利用地石山、冰川等)37.32×10^4hm^2,占64.35%。牧业用地中:可利用草场3.6×10^4hm^2,占17.76%,退化、沙化严重的“黑土滩”草地16.67×10^4hm^2,占82、23%。气候高寒、干旱。距天峻县城196km。草地多为退化、沙化草地。“黑土滩”草场上植被盖度在10%左右,仅在沟壑、水渠边等水源良好地带植被盖度超过25%,零星分布着苔草、紫花针茅、早熟禾、垂穗披硷草、星星草和小白蒿、金露梅、红景天等植物。
简介:根据西宁地区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水汽压观测资料,运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和R/S方法对近地面水汽变化特征进行年际气温、突变和未来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西宁地区近地面水汽压月变化表现为"单峰"型,1月是一年之中水汽含量最少的月份,在7月达峰值。近43a来西宁地区冬季水汽含量增加趋势显著,年及其他季节水汽压变化趋势不明显;近地层水汽含量在1982年发生了突变,西宁地区年和四季水汽压存在明显的Hurst现象,除夏季的水汽压(较弱)外其他季节的气温均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势头;水汽含量对气候变暖响应明显。秋、冬季水汽含量变化与平均气温有显著性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