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邢台县太行奇峡旅游区(又名邢台大峡谷景区),隶属邢台县旅游局,于2001年8月份开发建设。景区位于河北省邢台县路罗镇贺家坪村,地处太行山东麓,横跨山西台隆和华北断拗两大构造单元。强烈的构造隆升和多种地质作用造就了邢台大峡谷规模宏大、纵横交错的峡谷奇观。丰沛灵动的瀑布景观以及气势恢宏的锅穴系统,彰显出地质公园独特而稀有的流水侵蚀地貌。

  • 标签: 邢台县 科普基地 大峡谷 构造单元 地质作用 构造隆升
  • 简介:利用2006年江苏908调查水文泥沙测验数据和同期MODIS影像建立遥感定量反演模式,获取了半个潮周期的悬沙场以及全潮平均悬沙场,进行了辐射沙脊海域悬沙场遥感反演方法的研究,并结合悬沙数学模型对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在辐射沙脊海域,敏感参数(B1-B4)/(BHB4)的对数模式反演悬沙场精度较高;遥感反演结果在总体上与数学模型计算结果相似,悬沙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琼港、废黄河口和长江口附近;在细节上比数学模型表现得更精细,能清晰地反映河口、沙洲、水道等地貌对悬沙分布的影响。

  • 标签: 辐射沙脊群 遥感反演 悬沙场 MODIS影像
  • 简介:对于从非常规资源区带开采油气的机构来说,已证实地面地震资料是非常宝贵的资产。地面地震资料最初的基本贡献,是能够确定对成功完井有不利影响的含有断层、裂缝和岩溶作用的层段,从而能够避免将井钻入这些层段。叠前地震数据分析近年来的进展,得出了似乎能与地层岩性、岩石强度和应力场进行对比的属性。可以发现,对这些属性的认识和恰当使用在钻井和完井活动的优化中是很有价值的。

  • 标签: 地震资料 应力分析 储层描述 区带 资源 识别
  • 简介:火山岩气藏作为一种特殊的气藏类型,已逐渐成为重要的勘探目标和油气储量的增长点。针对克拉美丽气田滴西17井区火山岩气藏内幕结构复杂、经历多期多类型改造的特点和边界不清晰的解剖难点,应用复杂火山岩内幕解剖技术,综合露头、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突出井点约束和地质模式控制,通过单井模糊界面识别、剖面精细标定与追踪、平面多属性圈定、空间多角度精细刻画,精细解剖了滴西17井区火山机构内幕,揭示出各结构单元的形态、叠置关系、规模和分布规律。

  • 标签: 火山岩气藏 滴西17井区 结构解剖技术 火山机构
  • 简介:基于在测区内先后开展的八幅矿调项目,通过对集宁岩孔兹岩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孔兹岩系变质原岩的恢复表明:集宁岩孔兹岩系原岩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泥(或页)岩、白云质泥灰岩、砂岩,是一套粒度极细的碎屑沉积岩。沉积物运距离长、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稳定。说明集宁地区在前寒午纪时一度处于较稳定的还原条件下的克拉通盆地环境。物源区岩性应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质),且地层厚度较大,说明在元古代早期,集宁附近曾经出露过大量中酸性花岗岩。部分麻粒岩的原岩为玄武岩,表明在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西部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基性岩浆岩侵入事件,间接揭示出华北地台克拉通化痕迹。

  • 标签: 集宁岩群 孔兹岩系 变质岩石学特征 沉积环境
  • 简介:在墨西哥湾,分布广泛的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Wilcox)深水扇沉积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勘探目的层,但有关其与对应的陆上同时代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浅海相储层的关系,人们还没有清楚的认识。采用一个大规模的三维地震数据集(8500km2,我们研究了未经勘探的得克萨斯州海岸带第三系下段的构造和地层,这个海岸带区域从古大陆架边缘下倾方向大约96km处延伸至深水油气发现上倾方向322km处。在马塔戈达湾(MatagordaBay)附近推断的整个古新统至上始新统层段都识别出了海底峡谷,但本次研究的重点是最年轻的海底峡谷。这些海底峡谷一般是3~4km宽、200~500m深。主下切谷的轴向大都是沿陆坡向下,但也有一些存在分叉现象。早期的盐构造运动似乎产生了不规则的古大陆坡地貌,陆坡的坡度被改变,从而影响了沉积物流动路径。从古地理的角度来看,这个海底峡谷沉积复合体处于大陆坡的中段到下段,位于威尔科克斯陆架边缘峡谷体系的正下倾方向。虽然这些海底峡谷并不是都一定与上倾方向上的陆架边缘峡谷连在一起,但它们属于墨西哥湾西部边缘一带大规模峡谷沉积复合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这个复合体担当了已成功地进行过钻探的深水下第三系威尔科克斯浊积岩油气储层的沉积物输送通道。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得克萨斯州陆架区的勘探前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认识墨西哥湾古新世到早始新世的古地理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海底峡谷 墨西哥湾 油气储层 早始新世 深水区 大陆坡
  • 简介:在深度大于4500m的深到超深油气藏中,储层性能是一种很重要的风险因素。对美国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海岸北部古近系威尔科克斯砂岩的分析,提供了有关浅到超深埋藏成岩作用期间储层性能演化的深入认识。使用深度为200到6700m、温度为25N2300C的样品,评价了威尔科克斯砂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埋藏作用的下降。根据岩石学数据和岩心分析解释了成岩作用和岩石物理性质。威尔科克斯砂岩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平均成分是Q59F221K19。在本区的成尔科克斯砂岩沉积期间,物源区没有明显变化,而在下、中和上威尔科克斯之间平均的砂岩成分也没有改变。但砂岩成分却随层序地层位置有变化,例如低水位陆坡扇沉积砂岩所含岩屑要多于高水位或海进体系域的沉积砂岩。从这一陆上数据集的观测结果来看,沉积于墨西哥湾深水环境的威尔科克斯砂岩的岩屑含量可能要高于与其相关的高水位沉积同期层位。威尔科克斯砂岩的孔隙类型在较浅深度是原生和次生孔隙以及微孔隙的混合存在,而到较大深度变为次生孔隙和微孔隙占优势。威尔科克斯砂岩显示了稳定的孔隙度缩减,即从38℃时的33%减至132~(2时的12%,而在更高温度下几乎没有新的缩减。到1320C时,大多数原生孔隙已因机械压实作用而丧失或被石英胶结作用堵塞。尽管在深埋藏期间有平均3.5%的钾长石溶蚀,但次生孔隙的体积基本保持稳定。钾长石的这一晚期溶蚀体积被次生孔隙中沉淀的铁白云石、钠长石、伊利石和少量石英所抵消。存在于自生黏土、蚀变颗粒和基质中的微孔隙度的比例在最深的砂岩中有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的孔隙类型比例的变化以及总孔隙度的缩减改变了孔隙度一渗透率转换关系。由于大多数深到超深的威尔科克斯�

  • 标签: 埋藏成岩作用 长石砂岩 墨西哥湾 渗透率 古近系 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