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地方高校是周边公共外交中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特别是位于中国边境省区的地方高校,依托于所在省市与周边国家在历史渊源、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人员往来等方面的密切联系,往往成为开展周边公共外交的重要平台,具备成为周边公共外交智库和人才培养基地的潜力.地方高校参与周边公共外交也存在资源有限、参与意识不足等问题,但地方高校服务于周边公共外交的潜力能否得到更好的挖掘,归根到底取决于中央对总体外交统筹能力的提升.

  • 标签: 公共外交 地方高校 实践 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渊源 周边国家
  • 简介:在西方公共行政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理性官僚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紧张与冲突,一直是备受关切的重大课题。官僚体系一直被看作是“披着狼皮的羊”,是民主治理的敌人而非朋友。因而,如何协调理性官僚与民主政治的紧张关系,就成为公共行政学的一个核心难题。文章认为,现代社会对民主与科学的双重价值诉求,影响了西方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民主宪政传统使得公共行政沦为宪政价值与民主价值的侍女,而理性官僚制常常导致现代世界日益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生活方式,从而导致了“形式的合理性”与“实质的非理性”之间的多重紧张与冲突。对今天的中国来说,要满足现代行政国家乃至世界文明对公共行政的要求,就必须打破传统的片面强调效率与经济的管理主义思维模式,彰显公共行政所赖以立足的规范价值与思想观念。

  • 标签: 民主行政 理性官僚 效率 规范价值
  • 简介:经济收入差距扩大、政治权益保障失衡和社会保障不公等利益关系的失衡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运用公共政策协调利益关系必须坚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重新界定公共政策的主体,改革政策议程设置方式。

  • 标签: 利益协调 公共政策 利益关系
  • 简介:信息传播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技术力量深刻地塑造着后传统社会的生态与情境,并将人类带入了媒介化时代。公共安全高度媒介化正是传播超速发展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产生深刻影响的高度概括。区别于转型社会与风险社会,媒介化社会语境下的公共安全治理倡导公共安全治理的媒介化,核心要义是基于"扩展了的媒介生态系统",剖析媒介变革影响公共安全的机理,建立适应现代公共安全治理的话语系统和解释系统,思索公共安全治理媒介化的目标导向与方法路径,以助于提升媒介化时代的公众安全度、群众满意度、社会和谐度。

  • 标签: 媒介化社会 公共安全治理 转型社会 风险社会
  • 简介:公共物品是每个人随处都能见到的,对于其使用上存在的种种情形值得大家深思。从私人物品到公共物品,使用率越来越高,损坏率也呈正向变化。本文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冲水装置从使用到被破坏的分析,认为在公共物品的使用上既要加强制度的约束,处理好管理者的职责定位,又需要更多地从模式的设置着手,以减少违背初衷的事情。

  • 标签: 公共物品 理性 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 简介:随着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日益受到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外交中有三种身份:作为工具、对象或主体.三种身份的非政府组织正从外交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央,影响主权国家的外交议程,构建主权国家的国际形象,使主权国家的外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挑战.

  • 标签: 非政府组织 公共外交 主权国家 国际形象
  • 简介:探讨公共伦理文化建设需要具有公共生活空前扩展的时代、日常生活、国民素质问题这时空与主客的“三维”视野。当下中国社会中,公共网络时代来临、日常公共生活极度扩张,而中国社会的公共伦理文化发育却明显滞后、国民公共意识与公共伦理素质明显缺失。在这样的双重困境中,一次次突发的公共事件呼唤公共伦理文化的建设,期待着公共伦理教育的系统推展。伦理文化的建设与相应教育的展开要从“实然”出发,把握国情、针对问题、抓住重心,如此,文化建设与社会教育才能收到明显实效。

  • 标签: 伦理文化建设 三个维度 社会伦理教育 实然
  • 简介:在介绍欧盟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基本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对相关市场划分、支配地位认定规则、滥用行为的认定和典型形态、反竞争效果等构成因素在港口领域的适用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应当强调效果主义分析思路的运用;结合中国港口的特色,完善相关要素的认定;注重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一般制度在港口领域适用的一致性,同时又要充分体现港口领域竞争的特点.

  • 标签: 欧盟 港口 市场支配地位 滥用
  • 简介:要探析人大制度中的社会领域协商民主这个课题,就必须提出其发展和完善之对策建议。一方面,人大立法听证制度尚需在各方意见真实表达方面得到更好发展,人大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的实践尚需在更广泛的领域推广发展,竞争性民主尚需进一步助力人大制度中社会领域协商民主之发展;另一方面,人大制度中的社会领域协商民主尚需在选举民主、立法民主、监督民主、人大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人大履职行权的民意反馈制度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

  • 标签: 人大制度 社会领域 协商民主 发展与完善 对策建议
  • 简介:梳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历史渊源和主要流派,分析女性主义叙事学学科定位,阐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核心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使命,从学理和实践两方面界定并讨论女性主义叙事学学科地位的独立性、结缘性、渗透性和开放性,对于厘清国内学者在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学科属性等方面存在的误区和偏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女性主义叙事学 学科特性 学科建设 叙事模式 叙事特征
  • 简介:如何做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这篇文章,对妇联组织来说,是一项具有改革性、方向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课题,它既关系到妇联工作理念的创新、方向的调整和模式的转变,也是妇联组织参与深化改革、进一步服务妇女儿童需求的切入点、创新点和作为点。我们体会,

  • 标签: 改革性 家庭教育 核心词 妇女儿童发展 公共服务项目 顶层设计
  • 简介:二战后,美国以建立双边同盟体系的方式向东亚地区供给安全公共产品,以此构筑了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中国的快速崛起,东亚力量结构加快调整,一方面使东亚国家对安全公共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提供的安全公共产品因日益“私物化”而难以满足地区的安全需求,由此导致该地区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安全产品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在满足地区安全需求和避免中关两种安全产品恶性竞争的基础上,应扮演东亚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供应者,既要向东亚提供新的安全观念.也要主导建立集体安全合作机制,以缓解地区安全困境,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

  • 标签: 安全公共产品 供求矛盾 安全困境 中国战略
  • 简介:作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公共理性的理念日益引起中国政治学家的注意,已经有学者在运用这一理念来研究执政党的能力建设。在我看来,这一理念对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在公共理性的视域中讨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问题,讨论中国各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问题。对于中国各政党来说,只有按照公共理性行动并遵从公共理性,我们才能期待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在理性的轨道上运行,期待中国的政党政治具有更高的合理性。

  • 标签: 公共理性 自身建设 西方政治哲学 合作制度 政治国家 正义观念
  • 简介:案例研究是公共行政领域使用最多的研究方法之一,案例研究应致力于理论建构。通过案例研究来构建理论使用的是小样本分析策略,其并不要求案例的代表性,而是更为注重对案例的深度发掘。案例研究采用的是复制性逻辑和理论抽样、分析性归纳等方法,并遵循启动研究、选择案例、进入现场、形成假设、建构理论等步骤。案例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公共行政世界,推动公共行政理论的本土化,参与公共行政学界的国际学术对话。因此,案例研究在中国公共行政研究中仍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 标签: 案例研究 理论建构 公共行政研究
  • 简介:公共治理和谐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政府是实施公共治理的重要主体。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是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构建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政府的信息及服务,而不是传统的经过层层关卡书面审核的作业方式:而政府机关之间及政府与社会各界之间也是经由各种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需求、可以使用的形式、要求的时间及地点.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

  • 标签: 公共治理和谐 信息化社会 电子政务 政府与社会 行政机关 社会和谐
  • 简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使中国的社会结构从过去等级单向制约的行政化结构逐渐转向平权相互制约的社会化结构。它一方面导致公共冲突由行政化的冲突形态为主转向社会化的冲突形态为主,另一方面也使原先行政主导的冲突管理体制的管理效能趋于弱化甚至产生负面效应。为了提高公共冲突管理效能,以行政主导的公共冲突管理体制必须逐渐向社会主导的公共冲突管理体制扩展。

  • 标签: 公共冲突 冲突管理体制 行政化的冲突形态 社会化的冲突形态
  • 简介:政府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提供者,处于主导地位,但在为农村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障碍和瓶颈。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提高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视程度;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增强农民的需求表达;加大服务供给财政投入力度;提高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使用效益等方面探讨完善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政府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对策
  • 简介:法治精神和公共精神是促进美国社会自我治理和变革发展的民情要素。诚然,美国社会的法治精神和公共精神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国情背景,并且其法治、公共精神处在资本主义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主导之下,这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追求的法治、公共精神有着本质区别。然而,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法治、公共精神的作用与意义已得到验证,法治、公共精神的培育有其自身规律,其中的先进经验是可资借鉴的。

  • 标签: 美国社会治理 民情 法治精神 公共精神
  • 简介:文化创新的社会实践性、继承稳定性、超越突破性与动态发展性的四大特性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要求是内在一致的。推动文化创新对于新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重大意义,要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政策法律法规的创新来构建新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标签: 新疆 文化创新 现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