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西政现象”只有予以“西政精神”的把握,才有实际意义。但无论是“西政现象”的昔日兴旺,还是“西政”今后的再度“雄起”,都奠基于“西政学术”。因此,沉湎于“西政现象”背后的“西政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赋予“西政现象”以学术温度,且应将此学术温度化为“西政人”的集体努力,从而使得“西政”在以社会转型为深刻背景的法治中国建设和“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的构建之中,能有突出作为,进而重振“雄风”。“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是由“西政人”的学术担当性、学术批判性、学术融合性、学术严谨性以及作为集中体现的学术创新性所“供热”的。“西政”的发展谋划和作为工作核心的人才队伍建设,都应切中“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就中国法学的发展创新而言,"西政现象”的学术温度应该且能够具有漫射效应。
简介:<正>2013年6月21日下午两点多,正在办公室里忙一些杂事,电话突然响了,是雪莲打来的,她问我是否知道西田典之先生已经于6月14日去世了,我在震惊之余连说了好几遍:"这不可能,这不可能,这不可能。"因为就在不久前,西田先生还通过王昭武教授询问过我翻译他的《共犯理论的展开》的情况。但雪莲说这一消息是一位在日本学习院大学法学部(西田先生生前任教的大学)留学的朋友传递过来的,应该是可靠的。我不愿意相信她的这一消息,于是马上用微信联系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李世阳师弟,请他确定该消息是否属实。世阳师弟马上打电话给他的导师高桥则夫教授,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