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刘媛媛:三位老师好!韵作为新时期文学成名的女作家,在山西文坛有着标志性位置,她的创作有十分鲜明的个人风格,也是当代文坛一个独特的存在。对此三位批评家怎么看?郭剑卿:我想把韵放在新时期文学和山西文学两个维度里观察。一方面她是贯穿新时期文学创作近40年笔耕不辍的女作家,拥有了自己稳定的创作特色与风格。另一方面她又是山西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

  • 标签: 蒋韵 新时期文学 诗意 人生 个人风格 当代文坛
  • 简介:本刊在今年第三期头条位置,发表了一谈的两篇短篇小说《说服》和《刀宴》,后收录于作者最新短篇小说集《赫本啊赫本》。值得关注的是,一谈一贯是以短篇小说集的整体方式,从事每个短篇的构思与创作,目下已经出版三部短篇小说集,分别为《伊斯特伍德的雕像》(2009年7月)、《鲁迅的胡子》(2010年5月)、《赫本啊赫本》(2011年5月)。关于短篇,我们注意到一谈一句有意味的回答:"这个时代,写出几篇、十几篇被人称道、赞扬的短篇小说已经不算什么,没什么了不起。"为更多了解一谈有关短篇创作的想法,我刊特约了以下访谈,以飨读者。

  • 标签: 一谈访谈 中国需要 作家蒋
  • 简介:捧读刘民兄的《秋韵集》,有一种特别异样的感觉,不只是彬彬文气之盛,而更是郁郁人气之浓。那坦诚挚虔之情,磊落旷达之怀,文雅清丽之致,亲切柔曼之音,凝成一股浓得驱不散、化不开的氤氲之气,向你扑面而来,使你觉得不是在读文章,而是在促膝品茗中,倾听一位老朋友的娓娓叙说。民兄的文章,是山泉小溪般极其自然地流淌出来的。散文随笔的浩博星空,七彩斑澜,万千气象,才思纷呈,特色各具。一类是以文笔优美、情采华丽、构意新奇、技巧精绝见长:一类则以白描的手法,娓娓叙说对人生、际遇、世理、社会的真情实感、真切体悟。刘民的作品显然属于这后一类,所不同的是,由于他的经历丰富,感悟良深,他的散文不同于一般文人的记事感怀。刘云山同志2001年3月为《秋韵集》写了一篇

  • 标签: 刘济民 散文随笔 韵集 情采 文笔优美 构意
  • 简介:<正>近几年阮囊羞涩,买不起越来越昂贵的书籍,因而错过了不少好书,自然也就错过了许多优秀的作者。刘昆就是差点被我错过的一位。所幸陈辽先生让我读了《香港九七日记》,我才知道香港有如此出色的一位作家、学者。虽然只读了这么一本,却也足以让我初步然绝非浅层次地认识了刘昆。我知道他出生在印尼的苏门答腊,60年代初回国升学,1963年以堪称贵州省高考状元的骄人成绩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业优异,竟招人嫉恨,成了文革中被批斗

  • 标签: 刘济昆 日记 香港 毛泽东 臧克家 “一国两制”
  • 简介:摘要:蜀汉立业于荆州,兴盛于益州。刘备虽然是中山靖王之后、大汉皇叔,却长期处于缺兵少粮、四处投人的境地,虽短暂坐拥徐州,但很快就失去。直到赤壁之战后得到荆州,才真正有了立锥之地,开始大展宏图。后又攻取西川,势力进一步扩张,事业逐步走向巅峰。可以说,蜀汉立业于荆州,兴盛于益州。“不忍夺同宗基业”的刘备能顺利从刘表、刘璋手中夺取二州而不失“仁德之君”的美名,其原因在于采用了一种刚柔相的侵略方式,给同宗兄弟之间的战争披上一层忠孝节义的外衣,使攻城略地变得不再那么血淋淋、赤裸裸。

  • 标签: 刘备 荆州 益州
  • 简介:许多人知道殊此前在太钢工作,却未必了解她的文学历程。她的起步算是比较晚,即便是在太钢文学圈儿,比她早或与她同时期写作的人,也很多。但是,像她这样坚持一步一个台阶走到今天,却鲜有其人。

  • 标签: 作品印象 情感深处 情结走向
  • 简介:<正>1983年春,子龙的《拜年》和《赤橙黄绿青蓝紫》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和中篇小说奖。他从北京领奖归来,颇有感触地说:“看来我的创作要画一个句号了。”他的自我感觉常常不那么良好。即使事实已经证明作品取得了成功,他的欣慰也压不过对前程艰辛的忧虑。对他来说,每发表一个作

  • 标签: 蒋子龙 开拓者 创作视野 文学作品 题材分类 作家
  • 简介:2012年2月5日,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女高音歌唱家英,在儿女们含泪的目光中永远闭上了双眼,走完了92年不平凡的人生。她驾鹤西去奔向了夫君钱学森的身旁,继续科学与艺术的天籁之音。许多人都知道,英身出名门、身嫁名人、事业有成、才貌双全,似乎造物主特别宠爱这个美丽聪慧的知识女性。却少有人知道,这个年轻时就享誉世界的女高音歌唱家风光背后的艰苦努力、拼搏奋斗和无私奉献。

  • 标签: 钱学森 蒋百里 女高音 音乐会 科学与艺术 弹奏
  • 简介:方舟与妈妈在一起与一个只有11岁的小孩对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得和蔼可亲,但又不能让他觉得你假惺惺、道貌岸然;你还得和他打成一片,给他以足够的尊重,但又不能表现得跟傻大姐一样,人家说什么就附和什么;特别当这个孩子是位作家时,就更需要用锐利的思想把自己武装一番,避免人家在心里把你归入年老迟钝的一列。

  • 标签: 作家 蒋方舟 当代文学 文学事业 文学思想
  • 简介:捷是宋元之际著名词人,身处国破家亡的悲剧时代,面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他却毅然选择隐居不仕。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对其词作解读分析,探究了词人隐居时期的复杂心态,有对民族气节的坚守,有淡化家国之痛的随缘自适,也有隐居之余内心深处郁结的悲苦情怀。

  • 标签: 隐居 坚守 自适 悲苦
  • 简介:吟秋先生的一生是以谨慎厚道、待人以诚而名世。他这么做了,也教育着学生、亲人们这么做,执着地延续了书香世家的传统。品行如一,恪守规矩是他的为人宗旨,至今还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外公王个移先生早在抗战时期就与吟秋先生同在东吴大学任教并结为至交。解放后,亦经常书信往来。记得在七十年代初的一个盛夏季节里,我到上海看望外公、外婆。外公叫我坐到他身边,亲切地对我说:"建军,你已学书多年,应该帮你在苏州找一位老师了!苏州有一位我非常敬重的书法家吟秋先生,与我同年,他可是一位对国家有功之人哦!我写封拜师帖你带去,他一定会很乐意地接受你的。"回苏后,我利用厂休日怀揣"外公的拜师

  • 标签: 书法教育 苏州市 书法家 书写 知识分子 研究组
  • 简介:1930年10月20日,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第3版刊登了一条重磅消息:"没落的小资产阶级光赤被共产党开除党籍"。消息开列出的第二条理由是:去年全国斗争发展,白色恐怖加紧的时候,他私脱离组织,逃到日本俟(嗣)后骗党说到青岛去养病,党给他最后一个警告,而他未能彻底认清自己错误。所谓"逃到日本",指的是光慈1929年8月至11月的东京之行。这个说法,看似言之有据,而且有杀伤力,但实际在刻意回避光慈旅居东京抱病开展革命文学活动的史实,特别是他与日本文论家藏原惟人交往中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有益探索,从而使得文学史上的氏东京之行,至少还遗留三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一,光慈为何在1929年春夏之交东渡日本;其二,

  • 标签: 蒋光慈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中共中央机关报 东渡日本 考论 交游
  • 简介:2010年4月15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和《中国作家》杂志社共同主办、北京大学“我们”文学社承办的“中国作家北大行”系列活动在北大英杰国际交流中心阳光大厅举行了第二场演讲会。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子龙为北大同学们做了精彩演讲。《中国作家》副主编萧立军等参加了演讲会。演讲会由北大中文系教授、博导陈晓明主持。

  • 标签: 《中国作家》 演讲会 蒋子龙 北大 中国作家协会 国际交流中心
  • 简介:<正>育亮的小说,无一例外,写的全是小人物,且基本都是乡土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分布于村头街尾,十里八乡,这村那屯。有句话说,是金子总要发光的。这句话没啥深意,但在育亮的小说里,你却会发现一颗一颗闪亮夺目的金子,看着这些闪亮的金子,你会不由自主泪奔泪涌。当然,也有反讽、讽刺的反面人物,这让你瞄见人情世态,让你阅读时笑中带嘲。小小说都很短小,容不得长篇大论,所以不能允许作者磨磨唧唧。育亮的小说一般都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或者直

  • 标签: 人情世态 人物形象 农村生态建设 风风光光 入题 文化保护
  • 简介:民、仁念:大作《郭沫若传》已拜读,写书评很有些难处,就说点感想吧。大作始终保持叙述的笔调,寓议论于叙述之中,糅以生动的描写,努力展现传主的思想、感情、性格。一开头,以叙述的笔调介绍郭老的诞生,就点明了他的叛逆性格,以后又有一些地方描写郭老的心理;在资料

  • 标签: 郭沫若研究 一封信 叛逆性格 五四前后 少年时代 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