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4 个结果
  • 简介:長期以來,人們對宋代戲《趙貞女》故事由何而來衆説紛紜。本文嘗試採用民間故事創作的視角,考察《趙貞女》的故事原點、情節模式、情節單元。以趙貞女爲代表的早期戲婚變故事,體現了鮮明的民間故事創作风格。它們依託於科舉時代的家庭文化背景,對應了素樸普遍的民衆情感。在具體故事形成過程中,創作者又向廣袤的民間故事傳説取源,選擇有用的情節單元,加以移植與聚合,生成新的故事内容。

  • 标签: 趙貞女 故事形成 故事原點 情節單元 民間創作
  • 简介:钧字辛耕,1916年12月18日出生于广西桂林地区恭城县,书香门第。祖父、父亲均是邑内名书法家,其父亦是园林艺术家。1922年,6岁。祖父始教钧学书笔法,习柳体。叔父教念千家诗。1923年,7岁。入恭城镇小就读,校举办美展,钧以《金鱼》一画,获一等奖,县教育局授以奖品。1924年,8岁。临《古今名人绘画》中《落花飞舞鸣禽》一画,酷似。孔彰叔惊其才。1925年,9岁。父亲喜养兰,钧写兰,其父谓:“此子兰因素果,天生资质。”

  • 标签: 美术活动 孔彰 刘开渠 千家诗 潘天寿 恭城县
  • 简介:  郑志刚:我想,我们之间的这次对话,或许应该并能够跳出那种看上去很是程式化的访谈模式.我们力求把话说得轻松点儿、口语化些,努力开掘心灵的真实与深度.事实上,在我看来,眼下某些媒介对访问对象的纸面表达,已经陷入了一种双方不对等的沟通状态.这种状态的通常临床表现是,把访问对象捧到一种不真实的高度,同时把访问对象之外的个人或群体主观挤压八一种不真实的凹地.很多读者已经对此颇有微词.……

  • 标签: 叶培 培贵 贵访谈
  • 简介:PaulGladston(保罗·格拉德斯顿,以下简称保罗):让我们以你最近在北京展出的作品《阵风》开始今天的采访。引用一下你自己说过的关于这部作品的评论,

  • 标签: 采访 PAUL 保罗 作品
  • 简介:1998年末,有关编委向我约稿,希望写些评论促进学术争鸣,论题和篇数由我自定.我考虑到杨荫浏先生(以下简称)的崇高威望和巨大影响,同时又考虑到"左"倾思潮对他的负面影响需要反思和消除,因此将论题定在评论.

  • 标签: 评论 音乐研究 杨荫浏 音乐史 99年 崇高
  • 简介:音属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传统知识的法律特征。但完全照搬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来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会遇到很多难题,根本无法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法之间的深层矛盾。由于商标制度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具有的特殊优势,自然就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选择的法律保护方案之一。由于音传统文化的商标保护不力,仍停留在普通商标的保护水平上,存在普通商标申请和使用音商标的情形,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音作为传统文化名称的代表力和显著性。集体商标制度兼顾了集体性和私有性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音市场化开发过程中比较可行的法律保护手段之一。

  • 标签: 南音 集体商标 商标主体 申请要素 排他性
  • 简介:校讀《詞叙録》,發現尚有三點可以再作申述。第一,徐渭所言的'九宫'與蔣孝《九宫十三調詞譜》的體例有相應之處,但徐渭所見'九宫'未署作者,故周維推估其是書坊圖利爲删去蔣序而刊行的另一種'九宫曲譜',可聊備一説。第二,徐渭將《香囊記》比作終非本色的雷大使之舞,源自陳師道的《後山詩話》,韓詩、蘇詞勇於'文體跨界',但不符合唐詩宋詞的本色之美,其道理如同宋代教坊中人雷大使的舞技再高,終究'色'不如女;明正德年間,《香囊記》運用麗藻繁典的時文筆法,在徐渭看來,自然不是宋元戲的本色出演,因此以雷大使之舞譬况《香囊記》。第三,有兩條音韻信息,可作討論:其一反映明代方言的部分語音已歸併不分,然腔調劇種使用的戲曲語言,應當先行'正音',纔能確保傳播更加廣遠;其二,徐渭解釋了'薄暮'的音義,應讀作'磨'上聲,意指妓女的假母——'鴇母',在曲中或寫作'博磨''薄母'。

  • 标签: 南詞叙録 南九宫 香囊記 雷大使 薄暮
  • 简介:<正>莆仙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遗产,已引起许多戏曲史研究者的关注,并多有从剧本、表演等方面探讨与宋元戏关系的论述。现在我们单从唱腔曲牌与伴奏形式等方面来探讨莆仙戏与宋元戏的关系。一、唱腔曲牌:莆仙戏是“联曲体”的剧种,它和宋元戏一样,是通过许多曲牌联缀来演唱戏文的。因

  • 标签: 莆仙戏 宋元南戏 张协状元 唱腔 南北合套 永乐大典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19-09-10
  • 简介:三、歌曲创作特点    1.歌曲的抒情性  纵观施光创作的歌曲,施光在歌曲创作中,施光歌曲创作特点    著名作曲家施光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歌曲

  • 标签: 创作特点 施光南歌曲 歌曲创作
  • 简介:明初南北两大戏曲声腔在并行发展了百余年后,南曲戏文忽然出现了新的转机。大约从成化年(公元1465年)以后开始,南曲戏文在东南几省间,陆陆续续变化出新的腔种来。在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新腔异调更是曾出屡见。这些新腔调一经产生,立即便以异常迅速的态势,向南北各地流布,其发展之快,足迹之远,致使原有的古老戏根本不可望其项背。

  • 标签: 腔调 南戏 考述 明代 戏曲声腔 嘉靖年间
  • 简介:传说,明朝初年在广东佛山出现了一只独角怪兽。那怪兽四处践踏庄稼,弄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人想到一个办法,用竹篾、纸、布等材料做。

  • 标签: 南派 明朝初年 怪兽
  • 简介:本文试图对福建各高校艺术学院设立音乐舞学科的意义和可行性进行探讨分析,并对设立音乐舞这门学科的课程结构原则和学科建设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寄希望音乐舞这门学科成为实现高等艺术院校文化价值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探讨福建高校艺术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

  • 标签: 福建高校 艺术学院 南音乐舞 学科建设 课程设置 课程结构
  • 简介:日前,为期12天的2015滨重庆啤酒节圆满落幕,本次啤酒节打造了音乐至上的HIFI效果,为市民带来了美妙的听觉体验。啤酒节的扩声系统由德国TWAUDIO高端扬声系统打造,系统采用了18只非常紧凑的Vera36搭配12只VeraS33心型指向超低音组合的垂直线阵列系统、12台K3DSP功放、MIDASM32数字调音台等。

  • 标签: 啤酒节 重庆 扩声系统 听觉体验 调音台
  • 简介:“说关”、“关子”普遍应用于戏的创作与演出之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杂剧中也同样有此现象。南北地域相隔,但在说关(或关子)的运用上却不谋而合。说关之“关”,被释作情节之“关目”,在内涵上还有些距离。剧作家之所以将有关表演内容舍去,用一“说关”替代,恰说明此类内容在不同剧作中皆有所表现,以至形成为伶人耳熟能详,举手即来的“通同俗套”、表演范式,每当演至此类情节,只要略作提示,即可心领神会。“吊场”在早期戏中即已出现,“吊场”的运用,近似于“说关”,亦是仅以戏剧术语作表演提示。至于“场”如何“吊”,填补何等内容,用什么样的表演连接上下情节,则全靠演员凭借舞台经验临时发挥。“吊场”与“说关”,均为当时歌场的共同套路。演员看到提示,即知如何表演,用不着剧作家刻意安排。这是戏曲表演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主要标志。

  • 标签: 南戏 说关 吊场
  • 简介:中国民族乐器种类繁多,“音琵琶”与“北琶”同为民族弹拨乐器,它们是历史上同类乐器发展的分支产物,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与异同。本文拟从两者主要演奏技法的异同点进行阐述,相对保守传统的琶能否借鉴北琶的经验,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

  • 标签: 南音琵琶 北琶 演奏技法 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