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 HIV感染风险的差异。方法2019年7—10月,利用某社会公益小组微信公众号平台招募满足以下标准的研究对象:年龄15~24岁;生理男性;调查开始前自报发生过男男同性性行为(口交/肛交);自报HIV感染状态阴性或不知;自愿参加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HIV检测、社交软件使用情况等,同时利用《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调查研究对象近6个月的HIV感染风险。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人群的HIV感染风险的差异。结果最终获得有效问卷1 707份。45%(771名)的调查对象首次同性性行为的年龄<19岁,做过HIV自检的比例为49%(833名),接受HIV检测点检测的比例为34%(587名)。与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相比,非学生MSM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更高[OR(95%CI): 1.53(1.10~2.12)],与大学及以上在读学生MSM相比,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MSM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更高[OR(95%CI): 1.80(1.06~3.07)],但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在读学生MSM与非学生MSM之间相比处于中高度HIV感染风险的可能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OR (95%CI): 0.95(0.57~1.58)]。结论中等职业或高中在读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是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健康管理者在关注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设计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降低艾滋病在中等职业院校/高中学生MSM及同龄非学生MSM人群中的威胁。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高校学生发生夜间急诊的情况,并提出相应改善对策。 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抽选我高校夜间急诊学生 103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一般夜间急诊发生时间及男女生占比,分析常见夜间急诊疾病原因及月份分布。 结果 调查发现,熄灯前学生夜间急诊发生率明显高于熄灯后,且女生夜间急诊占比略高于男生( p < 0.05 )。高校学生夜间急诊常见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腹症、意外伤害等,其中 9 月份为高校学生夜间急诊高发月份。 结论 高校学生夜间急诊时有发生,应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力度,予以规范化管理,合理配置资源,以便更好满足学生急诊需求。
简介:摘要:大学生是我国人才储备军,受到了来自社会各大方面的压力,这些都会对其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本文正是基于此,首先对我国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进行了阐述,之后总结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以期指导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肠胃健康调查报告。方法:随机抽取我市某高校大学生300名大学生进行胃肠健康调查,调查胃肠健康知识来源及疾病类型、致病因素。结果:大学生的胃肠健康知识来源55.67%来源于网络,39.33%来源于媒体,其次是家属、朋友、学校、医生;调查的300名大学生中,其中87名患有慢性胃炎(占比42.44%),45名患有急性胃炎(占比21.95%),27名十二指肠溃疡(占比13.17%),46名消化不良,主要致病原因是饮食不合理、精神压力大、不良生活习惯、用药不合理。结论:大学生胃肠疾病发生率较高,与饮食不合理、精神压力大关系密切,学校应加强健康知识宣导,提高大学生预防和自护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
简介:摘要医工结合是指将医学与理工科学进行交叉融合、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外科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更多的是指医疗器械的改进、创新和研发,而医疗器械行业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相结合,是一个国家制造业和高科技水平的一个体现。我国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主要是指,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将医科类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合并,促进不同学科相互交叉,设立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依托大型综合性医院和研究所,成立众多的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从而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笔者及其团队在医工结合的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包括实用新型专利"可重复使用的简易扩肛器"及"经肛多通道腔镜手术操作平台的切口保护套"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超细腹腔镜、胃内气囊等项目已通过相关研发团队论证并拟行转化生产;同时,于2020年1月10日,在广东省药学会的批准下,联合有志于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成立了广东省药学会医药创新与转化专家委员会,为医疗同道、科研机构和企业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我们体会到,临床实践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源泉;临床医生是医工结合、协同创新的原动力。目前,我国医工结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基础研究阶段医工结合学科融合不充分、应用研究阶段临床应用需求互动少、科研成果转化难和"产学研用"全链条不贯通。如果能加大科研投入和政策激励力度、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互动、关注成果推广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及打通医工结合全流程、完善医工结合创新能力评价机制,我国的医工结合、协同创新必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科护士护理实践环境与临床创新能力的现状,探讨护理实践环境对临床儿科护士临床创新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以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5—6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478名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实践环境量表(PES-NWI)、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量表进行调查,分析护理实践环境对临床儿科护士临床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478名儿科护士PES-NWI总分为(90.73±13.02)分,临床护理人员创新能力量表总分为(120.79±10.84)分;儿科护士护理实践环境和创新能力得分呈正相关(P<0.05)。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科护士护理实践环境中的护士参与医院事务和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对儿科护士创新能力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儿科护士创新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实践环境对创新能力具有预测作用,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实践环境的改善,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创新能力。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的重要部门之一, 接触患者最为频繁, 因此, 对医院门诊的护理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合理改善措施非常必要。本文分析了门诊护理的设置情况, 阐述了门诊的护理特点, 最后给出了新形势下医院门诊护理管理的优化策略, 旨在给门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提供些许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