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对小儿头颈CT检查技术的优化。方法选择在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头颈血管疾病的患者70例作为分析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采取同步减影扫面技术对两组患者进行CT扫描,观察组采取的是逆位扫描法,而对照组采取顺位扫描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图像重建效果,并确认最好的扫描方式。

  • 标签: 小儿 头颈部 CT 检测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380-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颈肿瘤晚期患者的有效综合护理。方法挑选38例接受治疗的头颈肿瘤晚期患者,将3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9例患者。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方面的放疗护理。结果护理一个月后,虽两组的护理效果都有有效的作用,但实验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患者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结论头颈肿瘤晚期患者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放疗。控制患者病情、调节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主要的一项。放疗对头颈肿瘤晚期患者有非常大的帮助。

  • 标签: 头颈部 肿瘤 晚期患者 综合护理
  • 简介:有6例深II度颈部烧伤患儿创面自愈后瘢痕增生亦较明显,面颈部均有深度烧伤者16例(其中颈部III度者9例),颈部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

  • 标签: 临床治疗 儿童头颈部 头颈部深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头颈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09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过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中的53例,并按照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进行编号记录和观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在手术后进行严格、规范的护理工作,分析和探讨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经过严格、全面的护理,全部患者的生命活动正常,伤口愈合良好。讨论加强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干预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病症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患者的术后恢复起到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 标签: 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 术后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侧椎动脉狭窄诊断中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及头颈CTA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及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医院收治的115例疑似单侧椎动脉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MRA与DSA、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对比3种检测方法的单侧椎动脉狭窄位置、程度和诊断效能,为后续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结果DSA诊断的灵敏度为86.44%,特异度92.86%,符合率89.57%;MRA诊断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DSA诊断和MRA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0.7281)。结论DSA在单侧椎动脉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相较于MRA和CTA而言诊断准确率较高,DSA在血流动力学监测及观察血管壁情况方面效果更为显著,在单侧椎动脉检查中的敏感性较高,可有效保障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MRA DSA CTA 单侧椎动脉评估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颈外伤所致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患者的CTA诊断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随机选取8例颈部外伤后颈部肿胀的患者作为实现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所接收,对患者行CTA又行DSA的结果展开探讨。结果从诊断检出率方面对比,行CTA诊断的检出率为,62.5%,行DSA诊断的检出率为62.5%,组间无差异,没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DSA是血管病变诊断的金标准,但临床上应用CTA诊断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时,以诊断明确、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等优越性,大大提高了颈内静脉血栓并肺动脉栓塞疾病的检出率,可部分替代DSA诊断检查。

  • 标签: 颈部 静脉血栓 肺动脉栓塞 CTA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CT血管造影(CTA)在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实际运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2024年9月经本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共60例,均分别开展头颈CT血管造影即CTA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视为金标准,分析患者患者疾病检出情况和血管狭窄性病变检出情况。结果:头颈CTA对本组患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狭窄以及正常的检出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出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颈CTA对本组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血管狭窄以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相比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头颈CT血管造影用于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实际运用效能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头颈部CT血管造影 脑血管性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来我院治疗的 62例头颈放疗患者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患者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细节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 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细节组基于多项干预指导和护理流程优化,采取更加全面的细节护理。收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临床资料,比较患者体征和相关指标,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节组生活质量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细节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细节护理对头颈肿瘤放疗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根据患者个人情况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存活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头颈部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已在头颈疾病筛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分级、疗效评估与预测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为个性化精准诊疗提供了关键信息和依据,提升了诊疗效果。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头颈疾病应用方面也面临巨大挑战,只有以患者为中心和解决临床问题为原则设计好人工智能研究方案,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做好产学研成果转化,人工智能才能在临床上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真正实现源于临床、走进临床和高于临床的目标,才能真正推进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患者。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颈滑膜肉瘤的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4例头颈滑膜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17~75岁。总结其病理学特点、治疗及随访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累积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镜下多由梭形细胞组成,表现出恶性肿瘤细胞的特性,部分还可见上皮样细胞形态,形成双相分化的典型病理特征。24例患者中除1例因无法耐受手术仅行活检确诊外,余23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手术治疗3例,术后辅助放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7例,术后辅助放化疗8例。随访时间为3.0~114.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2个月,失访2例;复发10例,肺转移5例,骨转移1例;死亡12例。患者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4.4%、58.9%和39.2%。结论头颈滑膜肉瘤复发率高,常远处转移,预后差。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是重要诊断依据,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尽可能行根治或扩大切除。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滑膜肉瘤 病理学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头颈肿瘤放射治疗的有效摆位方法。方法70例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来到我院接受放射治疗的头颈恶性肿瘤患者,按照随机奇数偶数法的手段进行随机2组分组处理,其中35例患者采用源皮距摆位,作为本次实验当中的对照组;另外35例患者采用等中心摆位,作为本次实验当中的观察组。比较两种不同摆位的误差发生情况。结果由于在治疗过程当中患者体位移动造成的位置不确定度,观察组误差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误差(P<0.05),差异对比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颈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时采用等中心摆位,有利于缩小摆位误差,保证放射治疗的成功。

  • 标签: 头颈部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源皮距摆位 等中心摆位
  • 简介:摘要头颈恶性肿瘤为全球七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隐匿且多伴发远处转移,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相对较低。目前已有大量运用影像组学对头颈肿瘤进行研究的报道,均提示影像组学在头颈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估以及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简要介绍头颈肿瘤影像组学研究流程中的特点,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探讨影像组学在头颈肿瘤诊治中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发展将要应对的挑战。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影像组学 预后 治疗反应
  • 简介:头颈鳞癌主要通过手术和放疗进行治疗。局部复发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术后或放疗后复发再次手术和外放疗的难度很大,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是不错的选择。因其具有疗效确切、微创、能更好地保留重要器官的功能的优点而迅速发展成为头颈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近距离放疗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作为术后或是外放疗后的补充治疗。合理地选择患者、精确地制定治疗计划是近距离放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头颈部鳞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粒子
  • 简介:滑膜肉瘤占所有软组织肉瘤的6%~9%,多发生于下肢及躯干部位,且多见于关节旁软组织内,病变恶性程度较高,有其特定的病理诊断标准及分子发病机制。由于存在不同亚型及病变发展较为迅速,对手术医生、放化疗医生而言,滑膜肉瘤的治疗仍是较大的挑战。位于头颈原发的滑膜肉瘤较为少见,仅占所有滑膜肉瘤病例的3%~5%,因此对于其临床病理资料的研究也较少。通过查阅最新文献资料及回顾我院的头颈滑膜肉瘤病例资料,我们认为手术+术后放疗的方法仍可做为滑膜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对于化疗治疗效果,仍需进一步评价。

  • 标签: 滑膜肉瘤 染色体融合 手术 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评估质子治疗头颈复发的腺样囊性癌(AC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5—2010年间我院质子中心共收治了6例病理证实的局部复发的头颈ACC患者,均给予质子适形照射,剂量54.0~77.5Gy(中位数64Gy)分27~37次,2.0~2.5Gy/次。结果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质子治疗。总缓解4/6。1、3、5年总生存分别为6/6、5/6、2/6。急性不良反应为6/6,口腔黏膜反应为2/6。晚期不良反应中脑坏死为1/6,失明为2/6。结论质子治疗头颈腺样囊性癌初步显示安全有效。

  • 标签: 腺样囊性癌/质子疗法 初步结果
  • 简介:手术和放疗技术的进步对局部晚期或晚期头颈肿瘤患者并未带来长期生存率的明显提高,靶向治疗日渐成为包括头颈肿瘤在内的重要治疗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头颈肿瘤中有较高水平表达,其表达情况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并成为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针对该受体的抑制剂在头颈肿瘤中应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目前临床资料显示该类药物单药及与其它治疗手段的联合在头颈肿瘤中应用均取得较好疗效,但是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敏感性的预测分子尚不明确。针对复发转移的头颈肿瘤的二线治疗的Ⅲ期临床正在进行,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的方法正在探索和验证,新的预测分子也在涌现。本文将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靶向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测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