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于2012年7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合格的健康人74例,均进行早晨空腹采血,将血液标本均分为两份,其中1支试管中的标本采用人工方法使其溶血,分别对两管标本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并进行比较。结果74例血液标本溶血前后血清中TBIL、DBIL、AST、ALT、LDH、CK、CK-MB、K、Na结果有明显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前后ALP、UA、UREA、Cr、GLU结果无明显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一些生化检验结果有明显的影响,在标本采集、运送及分离过程中应给予注意。
简介:摘要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中并不常见,但其危害性较大,如若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治疗将造成严重的后果1。近年来国内外医学专家对于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专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等特点,其主要表现在大多数患者冬季发病较多、较重,并且在临床的统计学分析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老年患者以消化性溃疡造成的出血为主,在所研究的对象中胃溃疡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占有较大比例2。目前,对于急性老年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主要是以局部止血和全身性的治疗为主,同时在患者治疗药物的选择上,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予以保护胃黏膜以及促进胃黏膜增生的药物进行辅助的治疗3。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分析发病原因,为治疗老年人急性消化道出血提供有利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32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老年人消化道出血以呕血、黑便(75.30%),上中腹痛(40.55%)为首发症状较为多见,病因依次为应激性溃疡并出血(39.94%),消化性溃疡并出血(25.91%),胃癌(17.68%),急性胃黏膜病变并出血(11.28%),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83%),胃血管畸形破裂出血(1.22%),贲门黏膜撕裂并出血(1.22%),Dieulafoy氏病3例(0.91%)。结论老年人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应激性溃疡及消化性溃疡。
简介:摘要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加强医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医德医风综合监督机制,从严执行廉政建设规定,重视在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缺一不可,只有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政策,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阶段不良医德医风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手术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0月诊治的直肠癌患者74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37例患者行开腹直肠癌手术为对照组,37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状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均是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可明显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麻醉方案分成全身麻醉组以及硬膜外麻醉组。结果两组患者在常规监测指标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2小时和24小时,患者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分值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全身麻醉患者麻醉后24小时,MMSE分值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患者,P<0.05。结论采用全身麻醉以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麻醉诱导,会导致患者1天之内认知功能受到影响,且全麻方式的影响性更加大。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组)和观察组(硬膜外麻醉组),在术前30分钟、术后6、24、72小时,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测,统计两组的术前、术后得分情况,对术中药物用量、术后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随时间延长,认知能力提高,各时间段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药物用量、术后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恢复时间、患者满意度数据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均有一定影响,全身麻醉的影响更大,比较而言,硬膜外麻醉更适合应用。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7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A组)和治疗后(B组)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健康体检者(C组)作比较,并分析动脉血气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患者FBG及D-D显著高于C组(P〈0.01),而PT、APTT、TT差异无显著性(P&gt;0.05);FBG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D-D与PaO2呈显著负相关,与PaCO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COPD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监测FBG及D-D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适时采取有效的抗凝措施改善预后提供依据.
简介: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小鼠模型研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造血细胞增殖、定位和迁移的特点。方法:采用小鼠白血病移植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监测其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和脾脏中白血病细胞和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免疫细胞组分的动态变化。结果:在APL模型小鼠的白血病发病过程中,骨髓中正常粒单系造血祖细胞在发病晚期呈现下降趋势,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共同淋巴祖细胞在发病晚期也明显下降。与之相反,在白血病发病过程中,脾脏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未见明显下降,并呈现定位迁移或代偿增生的趋势,发病晚期,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共同淋巴祖细胞数量均显著上升。结论:白血病发病过程中正常长期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及免疫细胞在细胞数量和造血器官的定位发生显著变化,提示造血微环境可能参与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