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中的效果,并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治疗成功率。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5月~2010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临床护理,治疗组进行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健康指导等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患者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功能性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能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增加对手术性质的了解,做到自动配合术后的注意点,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术后疾病的恢复,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窦黏液囊肿(Mucouscystofnasalsinus)的CT检查进行分析研究,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有CT扫描资料及临床资料并经手术(或内窥镜)及穿刺病理检查证实17例,均采用常规轴位连续扫描,5例加扫冠状位,6例进行增强扫描。结果临床主要症状有头痛、眼球移位、面部隆起、视力障碍及面部麻木等;发病部位主要在筛窦及额窦,额-筛窦及蝶-筛窦复合囊肿次之,上颌窦及蝶窦黏液囊肿更少;CT表现窦腔气球样扩大,窦壁骨质变薄,部分增生硬化,病灶穿破骨性窦壁边缘光整;病灶多为等、低密度,少部分为高密度;增强扫描病灶本身不强化,囊壁大部分环形强化。结论螺旋CT检查及CT增强扫描对鼻窦黏液囊肿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如何更加彻底切除鼻腔鼻窦乳头状瘤,降低术后病变的复发率。方法选自2004年—2010年在我院术前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内翻乳头状瘤的患者42例次,按分级后均采用鼻内镜下手术,部分联合上颌窦前壁开窗(柯陆氏)手术或上颌窦内壁大部分切除术,额窦鼻外开放术等开放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彻底的切除肿瘤防止复发。术后换药,随访1~3年。结果42例中5例复发经再手术治疗。4例在换药随访中对可疑部位组织予清除烧灼后未见复发,总治愈率88%。结论对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治疗需根据CT及内镜检查明确病变范围部位,根据病变范围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联合手术方式,有利于更彻底切除肿瘤。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随诊1年,6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的患者,患者术后均用口服罗红霉素150mg每天1次,地氯雷他定5mg每天1次,桉柠蒎肠溶胶囊0.3g每天2次,用药1个月,观察组合并使用糖皮质激素喷鼻剂喷鼻,1次/d,至术后第4~6个月。观察两组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情况和复发率。结果鼻腔鼻窦上皮化时间对照组336例患者平均上皮化时间为93.8d,观察组304例患者平均上皮化时间为67.6d,观察组上皮化所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2.1%,对照组复发率为39.9%,2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9,P<0.01)。结论鼻内镜术后正确有效地应用糖皮质激素,将有助于减轻术腔炎症水肿,促进黏膜良性转归和上皮化,缩短疗程,减少复发,提高了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副鼻窦炎、鼻息肉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98例慢性副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术后随访12月—24月。结果治愈228例(76.5%),好转48例(16.1%),无效22例(7.3%),总有效率92.7%。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其疗效与临床分型、术前合理治疗、术中正确处理、术后合理用药及定期随访等综合因素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13例单侧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的回顾性分析,研究该类病变的临床诊断及其误诊情况,为临床医生对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通过对213例单侧鼻腔鼻窦占位性病变患者的诊断及误诊资料作临床分析,对被误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作回顾性研究。结果213例患者中,鼻息肉65例,鼻窦囊肿66例,真菌性鼻窦炎20例,良性肿瘤31例,恶性肿瘤28例,鼻腔异物3例;左侧鼻腔鼻窦116例,右侧鼻腔鼻窦97例。误诊情况213例中,将恶性肿瘤误诊为鼻息肉12例,误诊率5.63%;鼻腔异物误诊为鼻窦炎2例,误诊率0.94%;内翻性乳头状瘤误诊为鼻息肉6例,误诊率8.45%;真菌性鼻窦炎误诊为化脓性鼻窦炎5例,误诊率2.35%;鼻窦囊肿误诊为鼻窦炎8例,误诊率3.75%。结论详询病史,仔细专科检查,包括鼻内镜、鼻窦三维CT、鼻窦三维MRI及活组织病理检查等对判断该类病变的部位和性质至关重要,有助于早期诊治,并减少误诊误治。
简介:目的探讨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对2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鼻腔及鼻窦内翻乳头状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CT均表现为鼻腔或鼻窦软组织密度灶,2例CT增强扫描显示软组织肿块中度强化,2例在MRIT1、T2序列上信号与脑灰质接近,中度强化。其中25例为单侧发病(左侧13例,右侧12例),2例累及双侧。1例仅表现为左侧鼻前庭小息肉样结节;累及中鼻甲区域26例,其中8例累及上颌窦,累及筛窦、鼻咽部各4例。该组中9例见筛骨骨质硬化;5例癌变者均发现筛孔状溶骨性破坏,其中2例累及颅底。结论内翻乳头状瘤好发于单侧中鼻甲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当发现溶骨性破坏时提示内翻乳头状瘤恶变。MRI对内翻状乳头状瘤软组织边界的显示较CT清晰。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从我医院选取2009年12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患者的病例为分析的依据,共计68例。通过对患者进行CT检测、原位杂交HPV检查等常规性检查,对患者的的病症进行确诊,按照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将68例患者分为三个组别,分别进行诊治。结果A组22例患者,12例治愈,另有3例有所好转,治愈率达54.55%;B组患者23例,19例治愈,好转2例,治愈率达82.60%;C组患者23例,21例治愈,好转2例,治愈率达91.30%。结论通过三组治疗,我们发现在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疾病中,采用鼻内镜手术疗法配合药物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望能够在今后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晚期鼻腔鼻窦肿瘤放射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放疗科收治的经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鼻腔鼻窦肿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中,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5%、67.5%、32.5%、15%。鳞癌1、2、3、5生存率分别为83.3%、56.7%、30%、13.3%;其他类型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0%、30%、10%。单纯放疗和综合治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5%和56.5%。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放化疗、放疗剂量与生存率无明显相关性,而T分期、病理类型、手术后联合放疗与生存率相关。结论放射治疗是局部晚期鼻腔鼻窦肿瘤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加放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病理学特点与其复发和癌变的关系。方法对42例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进行1-3年随访,对随访结果与其相应的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多参数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发生部位与肿瘤的复发、癌变无关(p>0.05);②鼻内窥镜手术(或内窥镜辅助手术)没有显著降低癌变率(p>0.05),但复发率明显降低(p<0.01);③对临近骨质的侵犯、瘤细胞不典型增生程度及核分裂像多少与癌变、复发有关(p<0.01)。结论手术方式的改进,降低了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复发率,但没有改变其癌变率;瘤细胞不典型增生、核分裂像可能与癌变、复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