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的分析化学和中药化学学科的发展和不断的研究,中药的鉴定中逐渐引入新的分析技术,本文就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的应用做了研究。总结了现代重要鉴定常用的分析技术包括光谱法和色谱法等先进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对中药的鉴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中药鉴定 现代分析技术 色谱法 光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医临床鉴定中迷路震荡的相关问题。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断为迷路震荡10例伤者的法医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例迷路震荡患者中,头部均遭受过各种创伤,并且在愈后初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通过听力学检查手段,确认患者均有听力损失,通过ABR和/或40HZAERP检测,以高频听力损失为常见。通过头部CT扫描未见明显异常,鉴定时间为伤后2-9个月,其中重伤患者3例,轻伤患者7例。结论头部外伤后短时间内出血耳鸣、听力下降,可伴前庭症状,常规耳科检查和头颅及颅骨CT扫描无异常,以及各种听力学检查提示感应神经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可诊断迷路震荡,损伤程度鉴定至少伤后2-3个月进行。

  • 标签: 迷路震荡 颅脑损伤 法医鉴定
  • 简介:分析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与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进展与历程,阐述中药鉴定学的内涵;结合新时期新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发展特点、发展规律,论述中药鉴定学的外延,梳理中药鉴定学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展望学科发展的方向。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内涵 外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促进输血安全。方法分析血型实验室现执行的制度和措施,总结其要点。结果在血型实验室现执行的制度与措施过程中,没有出现输血安全相关的问题。结论对血型实验室进行相关的质量控制制度与措施,能有效减少输血安全事件发生,保证医疗的输血安全。

  • 标签: 血型实验室 输血检验 质量控制 输血安全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从血液质量管理角度分析冷链状态下罕见p血型引起血液外观异常现象。方法本血液中心在全血冷链运输过程中发现外观异常血液样本1例,经血型鉴定为罕见p血型。将该血液样本分别置于室温(25℃)、10℃和4℃条件下,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测,比较不同温度下红细胞计数的差异。结果未经吸收-放散处理的血液样本在4℃贮存温度时,RBC计数、HCT明显低于25℃和10℃,而MCV、MCH、MCHC显著高于25℃和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4℃下红细胞计数略有降低,与贮存温度为25℃和10℃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血型人体内抗-P1抗体也是导致血液在低温状态下血细胞凝集、红细胞计数降低的因素。在寻找导致血液质量异常原因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献血者自身因素。

  • 标签: P血型 血细胞计数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在乙肝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结果中几种常见模式为样本,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PreS1抗原及抗体。结果9例样本检测PreS1抗原呈阳性,大三阳5例,小三阳2例,45例样本检测PreS1抗体呈阴性,大三阳1例,小三阳12例。乙肝病毒PreS1抗原阳性组和阴性组与HBV-M进行分析,乙肝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数和阴性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乙型肝炎E抗体的阳性数和阴性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PreS1抗原及抗体检查可辅助乙肝两对半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乙肝感染患者。

  • 标签: 乙肝 PreS1抗原及抗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肝抗体联合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人群23771例,所有体检者都进行了丙肝抗体检测,而21928例体检者进行了丙肝核心抗原检测,检测方法都为ELISA法。结果ELISA法对于丙肝抗体与丙肝核心抗原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70%和0.10%。结论丙肝抗体联合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能有效判定丙型肝炎的传染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丙肝抗体 丙肝核心抗原 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肝功以及血脂特点。方法将本站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门诊健康体检中收集的3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阳性组。同时收集300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象,设置为阴性组。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以及阴性组肝功、血脂相关指标的检出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AFP、GGT、ALF指标检出水平与阴性组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ALT指标检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组CHOL、TG指标检出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肝功、血脂可见改变,丙谷转氨酶、总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有明显异常表现,值得临床引起重视。

  • 标签: 乙肝 抗原 肝功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0-2014年怀宁县免费婚检对象乙肝病毒携带及感染情况,以采取有效的HBV预防和干预措施。方法婚检对象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用于艾梅乙、肝功、血常规等必检项目的检测。用胶体金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果婚检对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7.72%,其中男性阳性率9.69%,女性5.75%。结论通过免费婚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做好婚前保健传染病检查与指导,预防乙肝病毒在配偶间性接触传播和母婴传播,提供必要的检查和有效的防止方法。

  • 标签: 免费婚检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病毒核心抗原与联合检测应用情况。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3250例患者进行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联合检测,检查显示为阳性的患者至少有一项首次检查为阳性,对患者进行HCV-RNA检测。结果3250例患者均分别进行病毒核心抗原与联合检测,其中单项阳性或者两项阳性的患者共52例,以HCV-RNA检测为确诊标准显示阳性病例43例,阴性病例9例,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阳性预测率为95.7%,阳性检出率为51.2%,检测阳性率为89.1%,阳性检出率为95.3%,因此,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提高其临床检出率。结论在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丙肝病毒核心抗原与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检出率,降低漏诊病例,有助于丙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肝病毒 肝炎 丙肝病毒核心抗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大于250IU/L的门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就诊科室,初步推断遵义市乙肝传染性人群的分布、性质,补充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BsAg,选择检测结果大于250IU/L的门诊患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男性(占比60.14%)明显高于于女性(39.86%),以青壮年感染为主;临床就诊科室主要集中在感染科、血液科、肝胆科、消化内科;有乙肝、肝硬化、肝癌等多个临床诊断。结论年龄和性别是乙肝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对遵义市16~45岁青壮年人群的疫苗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以核糖体转录间隔区(rDNAITS)序列为分子标记,对1种产自贵州安顺的华钩藤植物进行遗传分析与分子鉴定。方法通过改良CTAB法提取样品总DNA,利用通用引物对r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经克隆、测序后,运用ClustalX、BioEdit和PAUP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测序得到样品的rDNAITS区序列长度为719bp,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中已有的华钩藤Uncariasinensi(Oliv.)Havil.rDNAITS区序列之间相似性达99.8%,并且在系统发育树中并排聚类成1支。结论基于rDNAITS区序列的测序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能够对华钩藤植物进行准确的分子鉴定,为钩藤属中药材的种类鉴定和种间分类提供分子生物学理论依据。

  • 标签: 华钩藤 ITS序列 分子鉴定
  • 简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黄璐琦团队发明了用生物技术鉴定“百草之王”人参年限的新方法。该团队提取人参细胞中的DNA,利用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对人参生长年限进行鉴别。他们通过TRFs(时间分辨萤光光谱)分析人参平均端粒长度发现,自第2年起,人参端粒长度随年限延长而增长,

  • 标签: 人参细胞 技术鉴定 生物 中国中医科学院 端粒长度 端粒酶活性
  • 简介:摘要近年来,法医鉴定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相对较快,伴随我国法制化程度的加深,大众的法制意识也在加强。新诉讼法实施以后,暴露出我国现行鉴定制度的不足之处,尤其是法医鉴定人员,出现了水平良莠不齐、缺乏统一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等问题,进而致使法医鉴定纠纷时有发生,且数量正在持续上涨。由于法医鉴定在各类案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加大力度对其进行防范,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如何防范法医鉴定纠纷的产生,对于相关管理部门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法医鉴定 纠纷 产生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锡地区不同年龄段健康男性前列腺特性抗原血清浓度的分布水平。方法收集2003年-2014年9226名男性健康体检者资料,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年度健康男性血清PSA浓度的分布。结果9226位健康男性PSA平均血清浓度为(1.239±0.022)ng/ml;7组健康男性PSA血清浓度分别为4.329±0.932、2.848±0.261、1.699±0.067、1.248±0.027、0.981±0.016、0.949±0.020、0.845±0.035ng/ml。7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2003-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无锡地区健康男性PSA平均血清浓度分别为(1.460±0.137)ng/ml,(1.396±0.050)ng/ml,(1.206±0.025)ng/ml,其中2007-2010年与2011-2014年无锡地区健康男性PSA平均血清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无锡地区健康男性年龄在50岁后PSA血清浓度逐步上升,近四年PSA平均血清浓度呈下降趋势,PSA血清浓度正常参考值的制定应考虑年龄、时间等因素。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血清浓度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HLA-B27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本院及外院送检的1050例患者及100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淋巴细胞HLA-B27抗原,分析其抗原表达情况与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系。结果1150例检测人群中疑诊AS者582例,症状不典型患者468例,健康体检者100例。在疑诊AS者中HLA-B27阳性率313/582(53.7%),临床最后确诊为AS者288例(占阳性的92.0%),症状不典型者中HLA-B27阳性率89/468(19.0%),临床最后确诊为AS者70例(占阳性的78.7%),健康体检者中HLA-B27阳性率4/100(4.0%),且4例均为同一家庭成员,临床无1例确诊为AS。所有HLA-B27阴性患者中有12例最终为AS者(占阴性的1.6%)。结论HLA-B27与AS高度相关,对AS的辅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93.5%,阳性预测值89.0%,阴性预测值98.1%,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HLA-B27的检测具有简便、快速、易于标准化及质量控制、结果准确可靠等优点,有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HLA-B27 流式细胞术
  • 简介:摘要起因乙型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地区,一般人群肝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高达到7.18%,现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9300万人,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同时乙型肝炎病毒可引发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因此对于乙型肝炎病毒低浓度人群的发现和确诊具有极其重要的流行性病学和临床意义。目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测是最常规的体检项目之一,其结果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大多数临床检验实验室进行乙肝表面抗(HbsAg)血清学检测最为常用的方法是酶联免疫法,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说明当检测信号吸光度值(A)超出试剂盒设定的阳性判断值时,即判为阳性,反之则判为阴性。由于影响酶联免疫测定的因素有很多,这些报告对于强反应性和明显阴性的标本,造成错误结果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处于阳性判断值周围的弱阳性反应性标本则可能影响较大,就可能会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这些结果可能会影响体检人群身心健康,还可能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因此,临床实验室要重视对感染性疾病血清学标志物检验中弱阳性反应性标本的确认及报告解释。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