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中国佛教自公元六世纪中叶经由朝鲜半岛移植到日本以后,逐渐在日本社会流传开来。隋唐时期,中日两国通过海路开始直接往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成实宗和俱舍宗也相继传到了日
简介:
简介:本文从藏医艾灸疗法的艾柱制作、适应证及功效、穴位、操作规程、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藏医外治火灸疗法。观点是该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治疗范围广、显效迅速、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日常养生保健和诊治疾病等方面推广使用。
简介: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公布之后,学界同仁已经发表了十分可喜的成果.但对经文的释读,仍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本文以楚竹书本为参照,对经文的八条卦爻辞作了释读,讨论了易学史上有代表性的意见,提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见解.这对我们一步一步逐渐接近卦爻辞的本义,或许不无裨益.
简介:罗钦顺认为《周易》的宗旨就在于“穷理尽性”。《太极述》是罗钦顺在易学上的一个创造,其中讲述了太极之义、太极之全体、太极之妙用,及人物之性、圣学体用之全等问题,建构了一个宇宙万物及人生性命的演化的总过程。
简介:<正>西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乞求神命,妄图愚弄人民,借以维护专制制度,这是谶纬盛行的主要原因。儒家尊崇的古代典籍称为“经”,儒生对于这些典籍所作的神秘主义解释称为“纬”。经、纬二字,法阴阳之义,一纵一横,名称上就已具备了神秘说教的色彩。凡六经皆有纬,其中《易纬》有七种。据《后汉书·樊英传》李贤注,《易纬》的篇名为:
简介:宋代君臣讲、臣民进呈之风盛行,持续时间很长,因此得到封赏的人比比皆是.宋代君臣注重理,并借此评论、讽谏时政,具有学以致用的意义.这种情况对宋代易学的繁荣与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简介:刘大钧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6周出版,全书共54万字,415页。本书辑录论文25篇,为2013年8日16至18日在山东大学举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选集。
简介:撰于宋仁宗嘉祐二、三年间.其特点表现为不论互体,扫除象数,属于北宋学中的义理派.它注重文字与名物的训释考证,文义坦明;并且引史入,以史事佐证理.其中对于出处哲学、变革、理财等思想的论述,在王安石的整个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简介:长期以来,学界流行以“简易”解释《易传》中的“易简”,埋没了其深蕴奥义。易、简其实分别是乾、坤最根本的特性,易主要体现于时间维度,指乾的健而动和变化不居的势用,简主要表现于空间维度,指坤的顺而静和贞固赋形的势用。由于乾、坤构成易道的核心,因此把握了易、简便可从根本上得天下之理。在熊十力、金岳霖和叔本华、尼采等中西方现代哲学家的思想内核中,均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宇宙与人生中包含的乾易、坤简的二元对立。
简介:鸠摩罗什(Kumarajiva,350—409年),又作鸠摩罗什婆或鸠摩罗耆婆等,略称罗什,意译为童寿。据《高僧传》卷二、《出三藏记集》卷十四等记载:罗什原籍天竺,生于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父名鸠摩罗炎(Kumarayana),母名耆婆(Jivaka),兼取父母之名为罗什。七岁随母出家,
简介:本文纠正了《宋高僧传》及《佛祖统纪》的错误,论述了天台宗玉泉一派的传承及其影响,指出玉泉派在唐代具有更加重要的地位,并且为维护天台宗的的生存及向海外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简介:敬爱的饶宗颐先生于2018年2月6日与世长辞,得知噩耗,我深感悲痛,哀思不已,饶公与敦煌结缘、我与饶公交往的往事一幕幕地映现在我的眼前。先生对祖国的历史文化怀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学术秉持着深厚的敬意与真切的热爱。
简介:慧思被尊为天台宗祖师,素以解、行并重著称。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融合大乘义理的止观修行思想之中。慧思的大乘止观思想,与大乘佛教核心范畴二谛紧密相关。慧思基于二谛阐述大乘止观法门,同时,通过大乘止观思想的论述来开显二谛。基于第一义谛“心体平等义”以及世谛“心体缘起用义”,通过真心与染性、理体与事相、止行与观行三个方面的阐述,慧思安立了“真心本具染性”、“心外无法”、修止行离世谛、修观行知世谛等命题,由此开显真、俗二谛与止、观二门之互摄圆融。
简介:三论宗是最早形成的中国佛教宗派之一.该宗以印度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龙树、提婆的代表作《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为主要立宗依据,故名。三论宗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从三论学到三论宗的转变.到隋吉藏时三论宗正式成为宗派.所以,吉藏是该宗的实际创始人。然而。在印度却没有三论并称的先例.及至鸠摩罗什法师(公元404年译出《百论》、409年译出《中论》、《十二门论》)将此三论传译中土,并盛加弘传,三论学风由是蔚为时尚。
简介:<正>当晚明衰世,刘宗周一生在政治上并无大的作为,但在学术上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的全部学说,以“诚意”为根基而以“慎独”为宗旨。本文论述其心学体系的理论构成及各理论间之内在的逻辑关系。一、意念内涵的界说在总体上,宗周之学是当阳明末学流于种种弊端之后而在学理上对其提出的某种匡救。他评论当时学界说:“今天下争言良知矣,及其弊也,猖狂者参之以情识,而一是皆良;超洁者荡之以玄虚,而夷良于贼,亦用智者之过也。夫阳明之良知,本以救晚近之支离,姑借
简介:通过'体''相''用'三大,华严宗对其核心范畴——'法界'('一心')作了独到地理论探讨。'体'即缘起性空基础上的物我万法的实际本质与究竟体性,依'体'之'用'即众生转净还灭和诸佛功德教化及其宇宙万法与究竟体性的二而不二,'相'是'自体相'即宇宙物我万法所构成与展示出的无尽缘起样态的旨趣追求。'法界'('一心')之'体''相''用'的'三维一体'构成了华严宗思想的基本体系。
简介:在禅宗五家七宗中,法眼宗对佛教经典最为看重,并以熔铸经典义理而形成自己的宗风特色。法眼宗通过汲取楞严三昧、金刚般若、圆觉了义、维摩不二、楞伽妙谛、华严法界等教乘菁英,铸成其“法眼”,形成了法眼宗独特的诗禅感悟。
道元和日本曹洞宗
天台宗与《法华经》之我见
简述藏医火灸疗法——以艾灸为例
《周易》释读八则——以楚竹书为参照
罗钦顺的易学思想——以《太极述》为中心
考古发现与《易纬》
宋代君臣讲《易》考
《大易集旨》简介
王安石《易解》发微
李觏的《易论》
《易传》中的“易简”新释——兼谈“易简而天下之理得”
罗什译经与天台宗之成立
天台宗玉泉一派的传承
追忆饶宗颐先生的敦煌缘
论天台宗慧思的二谛观
中国佛教宗派——三论宗
《佛说阿弥陀经》之宗趣
论刘宗周心学的理论构成
华严宗“体、相、用”思想初探
论法眼宗对佛教经典的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