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北宋易学史上,司马光、王安石皆以扬雄之学为切入点,因《太玄经》而准《周易》,反映了儒学复兴进程中,中国学术转向“内在”的总需求。但是,二人尊扬之造次深浅、易学旨趣之远近,各有差异:温公治学,行贵于知,经由“《周易》-《太玄经》-《太玄注》”的思路,“心学”未见规模而“笔学”已成,“天人之论”未通而《资治通鉴》已大行于世,结果让易学做成了“涑水史学”的注脚。相反,“王学”建构,先知后行,力主回归原儒“乐天知命”、“天人合一”的易学精神,并经由“《周易》-《太玄经》-《孟子》”这一逻辑,贯通“五经”、“四书”。为脱离佛道、重建心性道德之学,寻出了“内在性”的支撑。
简介:玄奘唯识新译与真谛唯识旧译,两者在前八识学说上没有多大的本质不同,最大的差异在于旧译立第九识,其目的在于混合唯识与如来藏,这与印度唯识本义是不同的。考其原因,实为解决净依问题,一则是因为对唯识在认识与方法论上尚未完备之故。因此与玄奘新译之主要区别反映在心识结构与心性理论、心性解脱理论、种姓、判教思想以及对依他起性质判定等问题上。总之可以认为真谛是用如来藏思想来解释唯识;玄奘新译唯识学是完备的唯识体系,它反映了印度唯识思想体系成熟时的思想意蕴,同时也体现了玄奘于唯识认识与方法论之贡献。所以他们之间的不同是两种思想体系间的差异。以往研究者认为新旧唯识是唯识观上无相与有相之差别的认识,其实是没有发现问题的实质。
简介:我国当前的贫富分化现象是一种"社会恶",其不仅在现实层面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在社会发展目标上阻碍和谐社会建设,而且在心理层面影响人的幸福感知,从精神层面动摇国家和民族的伦理基础,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从伦理学视角看,其形成原因一是制度设计内蕴的伦理缺陷所致,如城乡二元户籍制度衍生出贫富差距,政策倾斜造成地区之间、居民之间贫富差距拉大,行政性行业垄断导致分配不公,社会保障制度的伦理缺失使得反贫困乏力等;二是非制度性因素的道德失范,如权力腐败和非法致富,贫困亚文化的道德惰性等。消除我国贫富分化现象应注重制度伦理建设,匡扶社会正义;秉持"善治"理念,维护社会公平;培养贫困群体积极的自我体验,引导其主动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