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对酒精引起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1年1月间收治的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因酒精原因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危险行为进行研究,在对其危险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来预测并干预其危险行为的出现。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酒精原因所导致的精神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借助外显攻击行为量表(修订版)来对患者的危险行为进行评估,按照患者是否有攻击行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攻击行为,且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4;对照组的精神障碍患者无攻击行为,且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4。利用我院资质的调查问卷来对研究对象的饮酒情况、病史、生物学特征、社会环境等基础信息进行收集。借助Logistic回归法来对引发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是否独居、妄想、睡眠障碍、思维障碍等精神认知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价值,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在小学文化以下、单亲家庭、城镇人口、儿时不良经历、危险行为史、合并其他行为、易激怒等数据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利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后得到的记过显示,酒精原因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危险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小学文化以下、单亲家庭、城镇人口、儿时不良经历、危险行为史、合并其他行为、易激怒等,p<0.05。结论:在分析评估危险行为危险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诊治、干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提供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护理安全的效果。方法:取患急性酒精中毒患者80例为例,病例年限选取范围2020年1月-2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酒精视觉线索反应的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特征及其与主观渴求关系,并寻找渴求相关脑电源活动脑区。方法招募20例男性酒依赖住院患者(酒依赖组)和18名健康男性(对照组)进行含酒精线索的Oddball范式ERPs检测,以标准化低分辨率脑电磁断层扫描方法(standardized low-resolution brain electromagnetic tomography,sLORETA)进行ERPs-P300溯源定位。采用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宾夕法尼亚酒精渴求量表(Penn Alcohol Craving Scale,PACS)评估主观渴求程度。2组ERPs数据差异分析采用混合设计方差分析,脑电溯源差异分析采用置换检验,脑电数据与饮酒特征及量表评分之间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酒依赖组相比对照组在观看酒精线索图片的P300峰潜伏期延长(F=9.32,P=0.004)、Fz、Cz处波幅增高(F=20.59、14.74,均P<0.01),P300溯源分析显示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顶上小叶皮质激活增强(P<0.01)。酒依赖组酒精线索图片相比水果图片诱发的P300峰潜伏期延长(F=33.82,P<0.01),Fz、Cz处波幅增高(F=12.56,P=0.001;F=10.92,P=0.002),P300溯源分析显示左侧岛叶、右侧海马旁回皮质激活增强(P<0.01)。酒精线索图片P300波幅与VAS、PACS评分呈正相关(rs=0.590,P=0.048; rs=0.780,P<0.01)。结论视觉酒精线索诱发的ERPs可能有助于客观评估酒依赖患者渴求相关心理,双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顶上小叶、左侧岛叶、右侧海马旁回脑区可能与酒精渴求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他多辛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共86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美他多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乙醇浓度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后1h、2h、4h,观察组乙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清醒时间、离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1例皮肤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2.33%;对照组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X2=1.012,P=0.314)。结论:美他多辛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在短时间内降低患者体内乙醇浓度,缩短患者出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小鼠长期酒精注射中毒模型,探讨长期酒精摄入对小鼠小脑皮层苔藓纤维-颗粒细胞感觉信息突触传递的影响机制。方法20只6~8周龄的健康雄性ICR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和酒精摄入组(酒精组),每组10只。酒精摄入组每日腹腔注射浓度为20%的酒精,对照组则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周期均为28 d。注射结束后,在小脑的Crus Ⅱ区清除头皮及肌肉组织,去除颅骨,剥离硬脑膜,利用气体喷射装置在同侧触须垫30 mm处给予吹风刺激,寻找最大反应部位后,在小鼠脑表面灌流NMDA受体阻断剂[D-(-)-2-amino-5-phosphono-valerate,D-APV]、代谢性谷氨酸受体1阻断剂(JNJ16259685)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每种药物灌流20 min,两种药物之间用人工脑脊液充分灌流直到波形恢复,期间通过膜片钳技术,记录小鼠小脑颗粒层电位波形的变化特点。采用Clampfit 10.3软件和SPSS 22.0软件对所有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给予吹风刺激后酒精组小鼠颗粒层场电位反应的潜伏期(11.8±0.7)ms较对照组(10.1±0.2)ms显著延长(t=-8.041,P<0.05),N1的振幅(1.2±0.1)mV明显小于对照组(0.6±0.1)mV(t=-12.728,P<0.05)。与对照组比较,酒精组小鼠颗粒层场电位反应抑制性成分P1波形上升时间[(4.4±0.2)ms,(3.2±0.2)ms]、持续时间[(12.1±0.5)ms,(10.3±0.2)ms]、消退时间[(7.8±0.2)ms, (6.9±0.2)ms]、波形下面积[(7.3±0.2)ms,(4.3±0.2)ms]均显著升高(t=16.100,-11.840,-11.673,-35.576,均P<0.05)。而两组小鼠刺激结束反应波形Roff波的振幅、波形半宽值、波形上升时间和衰减时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9,-0.910,-0.789,1.462;均P>0.05)。当酒精组小鼠脑表面灌流JNJ16259685时,给予的5个吹风刺激诱发场电位的振幅较给药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组小鼠脑表面灌流D-APV后,吹风刺激诱发的场电位P1的振幅[(42.3±1.5)mV]较给药前[(101.1±0.9)mV]及洗脱后[(100.1±2.2)mV]均显著降低(t=106.762,-69.605;均P<0.05),P1的波形下面积[(42.6±1.3)%]较给药前[(100.6±1.6)%]与洗脱后[(97.6±2.2)%]也显著减小(t=88.862,-67.791;均P<0.05),且N2/N1比值(0.3±0.1)较给药前(0.4±0.1)与洗脱后(0.3±0.1)也明显降低(t=2.242,2.121;均P<0.05)。对照组小鼠脑表面灌流NMDA后,P1的振幅[(110.7±3.2)mV]较给药前[(100.1±0.9)mV]与洗脱后[(102.0±1.7)mV]显著增加(t=-10.173,7.669,均P<0.05),P1的波形下面积[(127.9±3.5)%]较给药前[(100.0±3.1)%]与洗脱后[(115.0±5.3)%]显著升高(t=-18.698,6.447,均P<0.05),而且N2/N1比值(0.5±0.1)较给药前(0.3±0.1)与洗脱后(0.3±0.1)也明显增高(t=-5.669,5.669,均P<0.05)。对照组小鼠脑表面灌流NMDA受体阻断剂D-APV后,面部吹风刺激诱发的场电位与给药前及洗脱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酒精摄入显著压制MF-GC兴奋性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增强小脑皮层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反应,抑制性成分的增强依赖于NMDA受体,但不依赖于1型代谢性谷氨酸受体。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超声表现的差异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均经肝功能检查、以及活组织检查确诊,根据其肝硬化类型分组为酒精性肝硬化组(n=25)、肝炎肝硬化组(n=25);两组患者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肝右叶斜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值情况、两组诊断效能情况。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组肝右叶斜径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脾脏厚度、门静脉内径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均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用于肝硬化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精准定位区分酒精性肝硬化与肝炎肝硬化,具有无创、简易等检验优势,其检查结果与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纳络酮急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接收的急性酒精中毒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常规急救治疗外应用纳络酮急救治疗(观察组,55例);一组仅应用常规急救治疗(对照组,55例);评价患者的救治效果,观察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检测患者干预前后的NIHSS和GCS 评分,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救治有效率比较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示观察组均显著早于对照组(P<0.05)。急救前NIHSS和GCS 评分比较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急救后再在该方面比较示观察组均降低更明显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纳络酮急救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可取得显著临床效果,且起效快、预后好,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茯苓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辅助功能作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建立酒精肝损伤模型,设3个剂量组12.5mg/(kg·BW)、25mg/(kg·BW)、75mg/(kg·BW),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日灌胃无菌水。每日一次经口给予,连续灌胃32d后测各项指标。结果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组织中MDA显著升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