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调查分析护士职业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急诊护士和非急诊护士一共40名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对照组护士为20名都是非急诊科护士,观察组之中20名护士都是急诊科护士。针对两组的护士展开SCL-90和WHOQOF-100评分的相应调查,进一步分析出护士自身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士的SCL-9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护士的WHOQOF-10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要比非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大。

  • 标签: 护士职业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评分标准
  • 简介:【摘 要】医院身为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很可能在进行医护治疗时出现感染等危险。而妇产科护士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职业,无论是工作兴致还是工作环境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属于职业暴露高危险人群。例如在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接触到羊水、血液、分泌物以及工程中的锐器所伤,因此为了保证妇科护士这种特殊人群的工作安全性就必须要增强妇产忽护士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尽量将护士面临的危害降到最低。下面文章将会妇产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要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妇产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中发生的职业危害类型,总结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自我防护措施,为做好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部分西安三甲医院的手术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手术室护士基本信息,包括一般资料和对于职业危害以及自我防护的了解程度。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与工作年限有关(P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职业素质及其在临床护理中的体现。方法:于我院临床护士中随机抽取120例,按照数字分配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实施常规管理,观察组60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职业素质培训,对比2组护士职业素质表现率与临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士职业素质表现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职业素质包括提前上岗、爱护患者、工作认真、文书书写、操作规范、仪表端庄、礼仪良好、沟通合理、三查七对、依法执业,职业素质培训可提高患者职业素质表现率,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应在临床实践中注重临床护士职业素质培训。

  • 标签: 职业素质 临床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非职业暴露后预防(nPEP)是阻断HIV传播的一种生物学手段,欧美等国家及WHO均推荐在HIV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nPEP,但至今其使用率依然很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MB模型)可以准确的解释健康行为的发生和改变,本文以该模型为理论框架对nPEP药物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进行综述,为更深入研究如何促进nPEP的使用提供基础。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非职业暴露后预防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行为调查表、发生职业暴露后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相关情况。结果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1.82%,其中针刺伤占总发生例数的60%,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上报人数8例,上报率为22.85%;急诊护理人员对四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0.91%、68.18%、60%、69.09%,对职业暴露发生后的上报时间回答正确率为72.73%;对上报系统如何操作回答正确率为62.73%;统计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外溅时有24人每次会采用防护面罩;从不回套针帽的47人;从不徒手掰安瓿的25例;对自身抗体检测有21人每次会进行监测;发生职业暴露后,有77.14%的护理人员存在中度焦虑。结论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上报率低,防护知识较欠缺、防护意识淡薄,应该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和教育,加强对职业暴露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安全型防护用品的普及率,不断完善和优化职业暴露上报流程,同时加强对职业暴露后护理人员的心理调适和管理。

  • 标签: 急诊 护理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现状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供应室护士职业暴露情况,研究防护策略。方法:目的从我院供应室挑选20名护士。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未实施靶向性防护干预为对照组,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实施针对性防护干预为观察组。本研究采用组间比较的方法进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护干预后,观察组护士职业暴露风险事件数量显著减少,对供应室护理管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

  • 标签: 供应室护理 职业暴露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介入导管室中可能存在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和防护措施。方法:总结、分析介入导管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完善、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在2019年9月后实施防护措施优化改革,比较实施防护措施优化改革前后的介入导管室护理人员的暴露危险事件情况。结果:实施防护措施优化改革后介入导管室的暴露危险事件发生率(1.15%) 显著低于实施防护措施优化改革前(5.9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介入导管室 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某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为医院制定职业暴露防护对策以减少职业暴露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11-2020年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基本情况、职业类别、暴露原因、暴露源及暴露后处置等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全院共报告血源性职业暴露655例,其中锐器伤598例,占91.3%;血液/体液暴露57例,占8.7%。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占45.2%),其次是实习护士(占24.6%);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检测以乙肝最高(阳性率79.5%),职业暴露类型主要是锐器伤造成,锐器类型主要是输液器针头、注射器针头;锐器伤操作环节以注射、穿刺和拔针发生率最高。统计年度每100张床位的职业暴露发生率,2011年最高,为15例/(百床·年);2020年最低,为6例/(百床·年)。防控平均每例费用最高是2012年397.14元,最低是2020年120.34元。结论 开展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目标性监测,建立职业暴露报告体系是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主要策略;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加强规范化操作和医疗废物管理,职业暴露后的正确处置, 积极推进有保护装置锐器的使用及其他一系列保护性措施的实施,是减少职业暴露风险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病原体 职业暴露 防护对策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疫情下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和防护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方法:选择疫情下医护人员100例,在实行针对职业暴露应对措施前为对照组,实施针对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的应对措施后为实验组。结果:两组的职业暴露认知评分以及处理问题评分,消毒隔离措施的依从性相比(P

  • 标签: 疫情 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 影响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和防护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牙周科护理人员6名,分析实施防护策略前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认知水平和管理满意度。结果 实施防护策略后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认知水平有明显提升(P<0.05);实施防护措施后护理人员对管理满意度评分(91.04±3.74)分明显高于实施前(82.12±5.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56,P=0.007)。结论 强化职业培训,规范护理操作流程和环境管理等措施可以降低口腔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提高管理效果。

  • 标签: []口腔科护理人员 职业暴露风险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护理人员施行相关专业培训在增强其职业暴露防护方面的实际效果。方法: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间于我院工作的工作人员随机选择110例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对照组施行常规培训及临床操作训练,而实验组则前者的基础上融入施行更加具体、更加强化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培,将两组的知识面及暴露比率施行对比。结果:施行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培训的实验组护理人员有关知识测验的合格率高达98.50%,而施行常规性培训及相关操作的对照组护理人员有关知识测验的合格率仅有60.55%,且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艾滋病 培训 暴露比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n=12)、N1级注册护士(n=9)、N2级责任护士(n=10)、N3级专科护士(n=5)、N4级专家层(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3.216~11.435,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4.735~8.371,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χ2值为4.146,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质量、护理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急诊科在岗的40名护士进行研究。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对急诊科护士行常规管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按照护士实践经验、学历,将其分成5个层级,分别为N0级助理护士(n=12)、N1级注册护士(n=9)、N2级责任护士(n=10)、N3级专科护士(n=5)、N4级专家层(n=4)。分别在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前、后利用护士职业生命质量(QNWL)量表评价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经护理服务质量问卷评估护理质量。分析护理过程中差错发生率,用于评估护理风险。结果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工作环境、工作家庭平衡、社会环境、工作量评分及QNWL总分分别为(46.33 ± 8.52)、(30.01 ± 6.07)、(21.45 ± 4.60)、(94.52 ± 8.06)、(192.31 ± 12.46)分,实施后分别为(51.29 ± 4.75)、(34.62 ± 4.68)、(25.89 ± 3.58)、(109.43 ± 6.15)、(221.23 ± 10.03)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3.216~11.435,P<0.05)。护士分层级管理实施前的人力资源配置、病房管理、操作规程、基础护理、护士培训、护理效率、护理记录书写、急救物品管理评分分别为(84.29 ± 9.75)、(80.39 ± 12.46)、(83.02 ± 5.63)、(80.93 ± 9.84)、(87.14 ± 6.12)、(85.91 ± 8.46)、(88.20 ± 6.76)、(83.51 ± 7.18)分,实施后分别为(92.38 ± 4.66)、(94.67 ± 3.89)、(91.25 ± 6.37)、(94.78 ± 3.56)、(95.01 ± 3.78)、(93.81 ± 4.11)、(95.13 ± 3.07)、(93.57 ± 4.62)分,实施后各评分均高于实施前(t值为4.735~8.371,P<0.001)。护士分层级管理后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44%(8/180),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0.00%(18/180)(χ2值为4.146,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能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改善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值得急诊科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分层级管理 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男护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9—10月深圳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33名男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从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选择、规划制订以及问题解决等维度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学历、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家庭月收入、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毕业时长、最长工作时长、工作状态、工作转换次数、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已婚是影响男护士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t值为-1.989~12.523,F值为7.476~325.316,P<0.05或0.01)。结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男护士职业选择、发展和规划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医疗单位应针对步入临床的男性新护士制定合理培养方式或相关培训,提高男护士职业的认同,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标签: 护士,男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男护士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20年9—10月深圳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133名男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从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选择、规划制订以及问题解决等维度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对待护理专业的态度、学历、报考护理专业的原因、家庭月收入、是否独生子女、家庭居住地、毕业时长、最长工作时长、工作状态、工作转换次数、母亲文化程度、是否已婚是影响男护士职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t值为-1.989~12.523,F值为7.476~325.316,P<0.05或0.01)。结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男护士职业选择、发展和规划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医疗单位应针对步入临床的男性新护士制定合理培养方式或相关培训,提高男护士职业的认同,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 标签: 护士,男 职业决策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体系的不断改革,职业危害话题逐渐被各大医院关注,不断分析新阶段医护人员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探寻具体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通过详细论述当前医院手术室护士这些特殊群体面临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对手术室护士身体和心理造成的消极危害,然后针对性的探讨防护对策,从生理和心理层面、物理危害层面、化学药物危害层面和医院整体层面提出了专业有效的防护对策。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险因素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参考有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经验等方法,总结和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结果:通过研究后分析发现,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包括生物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化学因素和护士自身因素等。结论:消毒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较多,通过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士个人综合素质、生物学因素防护、物理学因素防护、化学因素防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避免受到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降低护士职业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防护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士职业心理健康状况对其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2020年1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