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药浴治疗婴儿湿疹的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婴儿湿疹患者共1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实施中药药浴联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湿疹治疗情况与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痊愈率与家属满意度评分(85.90%,(8.64±0.58)分高于对照组69.23%,(8.13±0.64)分,两组相比(t=6.225,5.215;p<0.05);结论中药药浴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优化婴儿湿疹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痊愈率并优化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足药浴对老年性失眠患者的疗效,探索对老年失眠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和途径。方法对30例老年性失眠患者每晚睡眠前取温热的自治中药助眠药液加入温水中浸泡双足15~30min,疗程6个月。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sleepqualityindex,PSQI)进行睡眠质量的评定,并随访观察抗失眠药物的使用变化情况。结果PSQI评分比较显示,中药足药浴治疗后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0)。随访显示中药足药浴治疗后患者使用抗失眠药物剂量下降,13.3%的患者停用抗失眠药物。结论中药足药浴能够改善老年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减少抗失眠药物的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有湿疹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进行中药浴治疗并加以适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患有湿疹的患者,从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参照组行以常规的西药治疗,对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进行中药浴治疗的方法,并且给予同样的护理干预,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实验组患者总体有效概率96%,参照组的患者总体有效概率74%,两组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患有湿疹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进行中药浴治疗并加以适当护理干预,具有非常理想的临床效果,因此可以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以及实际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败酱草洗浴新生儿毒性红斑患儿与温水洗浴患儿疗效分析,探讨败酱草药浴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产科及新生儿科新生儿。在生后1-5天内出现新生儿红斑者登记入册编号,共509例,采取单号为对照组(255例),双号为治疗组(254例)方法随机分组。排除新生儿感染者,病情危重者,家属拒绝配合者135例。对照组(176例)采取温水洗浴方法,治疗组(198例)采取败酱草药浴方法。洗浴2天后观察疗效,记录治愈天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198例),有效者180例,无效者18例,对照组(176例)有效者134例,无效者42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治愈疗程中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败酱草药浴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患儿皮疹消退快、病程明显缩短。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浴足对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7月~2012年12月,收集60例在本院接受关节置换或关节镜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浴足,行双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观察术后引流袋引流量。结果治疗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发生率16.67%),对照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7例(发生率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引流血量335.3±47.4ml,对照组引流血量347.4±40.8ml,两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浴足对下肢静脉血栓有一定的预防效果,且安全无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