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康复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上半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1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加用运动疗法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助运动疗法,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以及膝关节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95.31%;对照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为82.69%;观察组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物理因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评分较干预前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物理因子辅以运动疗法治疗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膝关节评分明显提高,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执行功能与血清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入组32例未用药的ADHD患儿和34例性别、年龄及智商相匹配的正常儿童。利用数字倒背测验(DSB-T)、连线测试(TMT)、语义流畅性测验(SFT)、和Stroop色词测试(SCW-T)评估受试者的执行功能,采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的外周血清GDNF浓度。比较两组间执行功能测试得分和血清GDNF浓度,Spearman相关和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GDNF浓度与执行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ADHD组DSB-T和SFT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DSB-T:4(2)分,5(1)分;SFT(13.66±2.34)分,(15.21±2.1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16,t=2.82,均P<0.05);TMT-A和TMT-B耗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MT-A:(61.12±19.03)s,(48.76±21.06)s;TMT-B(158.66±63.78)s,(123.62±45.2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0、2.59,均P<0.05);SCW-T字色耗时、字义干扰时和字色错误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字色耗时(56.41±21.65)s,(45.97±13.42)s;字义干扰时27(25)s,20(15)s;字色错误数4(3)分,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7,Z=2.31、2.11,均P<0.05)。(2)ADHD组血清GDNF浓度([(481.59±68.74)pg/ml]低于正常对照组[(552.47±110.1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1,P<0.05))。(3)ADHD组血清GDNF浓度与TMT-A、TMT-B耗时以及SCW-T字义干扰时呈显著负相关(r=-0.512、r=-0.578、r=-0.432,均P<0.05),与DSB-T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381,P<0.05)。结论ADHD患儿执行功能广泛受损,GDNF可能参与了ADHD执行功能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通过上调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来改善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方法老年小鼠共45只,20~22月龄,体重28~34 g,将其分为3组(n=15):假手术对照组(S组)、外科手术组(O组)、外科手术+小鼠重组TGF-β1(O+T组)。S组仅行戊巴比妥麻醉,不行外科手术操作;O组和O+T组小鼠在戊巴比妥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即刻、24、48、72 h分别腹腔注射重组TGF-β1 10 mg/kg。术后第7天行Y迷宫测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GF-β1、TGF-β2、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磷酸化酪氨酸激酶受体B(p-TrkB)、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BDNF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评估组间差异。结果O组术后第7天,进入新异臂次数和新异臂停留时间低于S组[(5.500±2.302)次比(18.900±3.912)次、(30.700±10.402) s比(103.500±28.745) s,P<0.01],海马TGF-β1表达量低于S组(0.376±0.058比0.720±0.187,P<0.01),Iba-1和TNF-α蛋白表达量水平高于S组(0.233±0.065比0.089±0.012、0.741±0.149比0.264±0.203,P<0.01);O+T组术后第7天进入进入新臂的次数和停留新臂时间高于O组[(12.900±2.302)次比(5.500±2.302)次、(74.000±7.021) s比(30.700±10.402) s,P<0.01],海马p-TrkB和BDNF表达量高于O组(0.761±0.183比0.323±0.090、0.843±0.174比0.551±0.076,P<0.01),Iba-1和TNF-α表达量低于O组(0.087±0.014比0.233±0.065、0.176±0.149比0.741±0.149,P<0.01)。结论TGF-β1治疗可减轻小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及海马神经炎性反应,其作用机制和上调BDNF信号通路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变化,为研究老年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以及抗抑郁治疗的生物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将35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设为病例组,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名设为对照组.病例组口服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病例组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对照组于入组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病例组治疗8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13.02,P<0.01),显效率71.4%,总有效率88.6%.(2)病例组治疗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t=6.94,P<0.01),治疗前显著低于对照组(t=8.02,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t=1.62,P>0.05).(3)病例组不同性别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4)病例组治疗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病程、年龄、治疗前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参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与治疗机制,并可能成为预测老年抑郁症抗抑郁疗效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简介:摘要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自身免疫病,主要特征为慢性炎症和各种器官损伤。随着糖皮质激素(GC)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使SLE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大幅提高,生存时间也明显延长,但慢性并发症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和致残率也明显升高。骨重塑是成骨细胞(OB)和破骨细胞(OC)相互作用而达到动态平衡的生物学过程,骨细胞凋亡、Wnt信号通路、骨保护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OPG/RANKL/RANK)信号通路等多种机制可以引起骨平衡的紊乱。目前GC治疗SLE的地位无可替代,一方面由于GC的应用,可以使RANKL/OPG上调,骨吸收增加,从而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另一方面,GC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可以减轻炎症本身对骨骼的影响,从而平衡其在疾病活动期对骨骼的负面影响。在SLE病程中RANKL、OPG等生物活性分子可能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可能成为炎症状态下骨代谢的生物活性标记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的测定结果,分析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检验价值,以提高临床对缺钙患者的诊治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进行体检的婴幼儿1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被检者均给予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和血钙的测定。对比观察检查结果,分析两种指标对钙离子缺乏的检测意义。结果150例婴幼儿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异常者37例,血钙异常15例,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均可以反应婴幼儿的钙缺乏,其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异常的检出率更高,更有助于反应患者的钙营养情况,需要医生引起高度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利用骨导耳机振子、激振器输出振动直接刺激颅骨记录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bone conducted 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 BC-oVEMP),为BC-oVEMP的临床应用提供最理想的振动刺激参数;比较骨导振动刺激和气导声刺激引出电位波形的参数差异。方法2017年3—5月,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共20名,其中男10名,女10名,年龄20~25(22.05±2.01)岁。声学分析仪采集骨导耳机振子、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信号频谱和瞬态波形,依据国际标准计算得到输出的振动作用力的峰值等效力值(peak-to-peak equivalent force level,peFL)。分析选择可以获得稳定骨导振动刺激的最优参数。20名志愿者同时接受最大输出强度的气导声刺激、振动力刺激,记录双侧oVEMP波形及N1潜伏期、P1潜伏期、振幅等参数。数据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正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方差齐采用t检验,不齐则采用校正t检验。偏态分布两组间数值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不同频率的原始声刺激信号经声学分析仪记录到输出振动刺激的时域波形图、频谱图,输出振动的峰值频率与原始声信号频率一致。相同的原始信号强度时,500 Hz信号对应的频谱图输出峰值最高。原始声刺激参数频率相同时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峰值等效力值随刺激声强度增加而增加,相同强度时激振器的输出振动刺激的峰值等效力值随频率增加而减小;以500 Hz短纯音输出的峰值等效力值最大,为139.8 dB peFL;同时大于相同原始声刺激信号时通过骨导耳机振子输出的峰值等效力值130 dB peFL。40耳中5耳在气导声刺激下未记录到对侧oVEMP电位波,即气导刺激和骨岛刺激的N1-P1波引出率分别为87.5%(35/40)和100%(35/40)。气导声刺激和骨导振动刺激N1的潜伏期分别为(11.33±1.05) ms和(10.14±0.38) ms,P1潜伏期分别为(16.24±1.56) ms和(15.65±1.19) ms,波间期分别为(4.59±1.26) ms和(5.55±0.81) ms,左右耳对称性系数分别为12.22%[5.5%,21.85%]和8.74%[3.37%,14.08%],振幅分别为3.07[2.05,4.43] μV和11.96[7.42,14.75] μV;N1潜伏期、P1潜伏期、波间期、振幅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500 Hz短纯音原始刺激经激振器获得振动输出能最大,优于B-81骨导耳机振子;与传统气导声刺激相比,BC-oVEMP的引出率更高,波形幅度更大,更稳定可靠,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予以开窗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2年107月[1]就诊于我院的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予以开窗引流术,对照组36例予以刮治术,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予以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开窗引流术治疗的效果突出,可优化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辅助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Pierre Robin序列征(PR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PR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牵张成骨术中截骨断端是否填充CGF凝胶分为CGF组和NO-CGF组。所有患儿下颌截骨后分别在双侧下颌骨各安装1个可延长2 cm的延长器,术中均予以延长5 mm,CGF组在截骨断端放置CGF凝胶,NO-CGF组在截骨断端不放置任何物质。均在术后5 d开始牵张延长,每天1次,每侧每天延长0.8~1.2 mm,延长期10~15 d,在3个月固定期后行二次手术拆除延长器。记录术后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和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100例PRS患儿,其中CGF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出生后3~28 d,体质量2.5~3.2 kg;NO-CGF组55例,男40例,女15例,出生后3~28 d,体质量2.6~3.3 kg。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个月,所有患儿下颌体长度均增加了15~20 mm,无死亡、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CGF组和NO-CGF组分别有30例和38例患儿术后立即拔除气管插管,15例和17例术后4~6 d后拔除气管插管。出院后1~3个月CGF组和NO-CGF组分别有1例和4例发生感染,0例和2例螺钉脱落,0例和8例骨愈合延迟,0例和4例下颌回缩。2组患儿在骨延迟愈合的并发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F辅助双侧下颌骨牵张成骨术治疗PRS,可以明显减少骨延迟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骨愈合良好。
简介:目的探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月~2016年9月,对20例(25足)经半年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应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术前和终末随访的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跟骨外侧柱延长植骨愈合。术后20例(25足)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足弓高度、跟骨倾斜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前后位距骨-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vans截骨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钙对成骨样MG-63细胞增殖情况及骨保护素/核激活因子受体配体/核激活因子受体(OPG/RANKL/RANK)系统的影响。方法制作硫酸钙浸提液,将含有硫酸钙浸提液的细胞培养基设为硫酸钙组,不含硫酸钙的普通细胞培养基设为空白对照组,分别培养成骨样MG-63细胞24 h。观察两组细胞的生长情况,通过细胞增殖实验(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并检测OPG/RANKL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硫酸钙组和空白对照组成骨样MG-63细胞的生长情况均较好。在CCK-8增殖试验中,硫酸钙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吸光度值分别为0.997±0.008、0.64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硫酸钙与空白对照组OPG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34±0.176、1.005±0.102;RANKL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5±0.035、1.002±0.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蛋白质免疫印记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硫酸钙组中的硫酸钙能促进成骨样MG-63细胞OPG的蛋白表达,并抑制RANKL的蛋白表达。结论硫酸钙能促进成骨细胞样MG-63细胞的增殖与活性,并可调控OPG/RANKL/RANK系统,具有一定的促骨形成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内镜治疗对老年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 ABP)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老年ABP 206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观察组采用内镜下括约肌切开(EST)取石、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物质A(SAA)、IL-6、IL-8和TNF-a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SAA、IL-6、IL-8和TNF-a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体温降至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分别为(3.92±1.54)、(3.63±1.41)、(14.35±2.46)d,较对照组的(5.81±1.72)、(5.45±2.13)、(19.37±3.12)d明显缩短(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为(10.02±2.67)分,较对照组的(12.35±3.62)分下降更显著(t=4.42, P<0.05)。观察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78%,低于对照组的24.03%(χ2=6.27,P<0.05)。观察组的病死率(1.96%)低于对照组(4.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P>0.05)。结论早期内镜治疗老年人ABP患者安全有效,具有住院时间短、炎症消退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PND)发生率高,危害大,但机制不清,阐明其病理机制,研发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及其前体在维持神经元存活、分化迁移、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信号通路引起突触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对学习、记忆及认知有着深远影响。目前神经科学领域已对其进行广泛研究,文章简要介绍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及BDNF,并就BDNF调节突触可塑性、介导神经发生、参与神经炎症调控这三方面对PND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希望对PND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研究能有一定启示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可以预测患者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展为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间156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并发感染并发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可能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与只发生SIRS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156例患者中的135例仅发展为SIRS,其余21例患者均发展为尿源性脓毒血症。尿源性脓毒血症组术前尿亚硝酸盐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石直径大(P=0.015),手术时间长(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尿亚硝酸盐(OR=10.570,P=0.025),结石大小(OR=11.512,P=0.009)和术后血白细胞减少(OR=0.009,P<0.001)。在尿激酶休克前3 h内白细胞计数阈值为2.98×109 / L。白细胞计数预测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和92.6%。结论术前尿亚硝酸盐、结石大小和术后白细胞计数与PCNL术后的尿路感染性休克相关。可将PCNL后3 h内白细胞减少低于2.98×109/L,可作为尿路感染性休克的预测指标。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性休克,应在PCNL后3 h内测量白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