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2 个结果
  • 简介:在15℃、20℃、25℃、30℃及35℃条件下分别测定了吡虫啉、丁硫克百威和氰戊菊酯烟蚜毒力温度效应。结果显示,吡虫啉和丁硫克百威烟蚜毒力呈正温度效应,但随着温度上升,烟蚜吡虫啉敏感性变化比丁硫克百威大。吡虫啉毒力在35℃时为15℃时7.12倍;而丁硫克百威为2.88倍。氰戊菊酯烟蚜毒力呈负温度效应,在35℃时毒力约为15℃时1/5。鉴于这些药剂毒力受温度影响规律,建议在气温较低时选用氰戊菊酯等负温度效应农药,在气温较高时则选用吡虫啉等正温度效应农药,以充分发挥农药性能,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防治成本。

  • 标签: 烟蚜 温度效应 吡虫啉 丁硫克百威 氰戊菊酯
  • 简介:【背景】小麦叶疫病菌于20世纪60年代入侵我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并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我国小麦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方法】设计出检测小麦叶疫病菌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该病菌PCR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小麦叶疫病菌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使用DNAMAN软件设计出检测该病菌特异性引物LJY1和LJY2,优化PCR反应体系。【结果】建立了该病菌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25mmol·L^-1MgCl22.5μL,10mmol·L^-1dNTP1.0μL,10μmol·L^-1引物各0.5μL,DNA模板8ng,最佳退火温度57.6℃。【结论与意义】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将小麦叶疫病菌与其他链格孢属真菌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叶疫病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能够有效防止该病菌在小麦进出口贸易中传入我国。

  • 标签: 小麦叶疫病菌 PCR 体系优化 引物LJY1和LJY2
  • 简介:【背景】在溴甲烷面临禁用情形下,探讨新熏蒸剂甲酸乙酯松材线虫处理效果,可以科学地评估甲酸乙酯使用前景。【方法】采用松材线虫分离液和带疫松木段,设置甲酸乙酯5个剂量梯度、5个处理温度和5个处理时间,测定其松材线虫毒力及CT值。【结果】在25℃下处理3、6、12、24、48h,甲酸乙酯松材线虫Lc50分别为2.63、1.60、0.99、0.41、0.20mg·L-1。温度毒力有显著影响,在10~29℃,随温度升高,甲酸乙酯松材线虫毒力降低,19和29℃下,1.85mg·L-1甲酸乙酯处理松材线虫死亡率分别为63%和100%。甲酸乙酯熏蒸12h内,能完全杀灭木段中松材线虫。在23℃下处理6和12h,松材线虫死亡率达到99%时,甲酸乙酯cr值分别为453.94和424.14mg·h-1·L-1。【结论与意义】甲酸乙酯可用于松材线虫检疫处理。

  • 标签: 甲酸乙酯 松材线虫 熏蒸
  • 简介:就寄主植物营养烟粉虱影响,以及烟粉虱在遭受寄主植物营养胁迫和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刺激时生理适应机制进行了综述。寄主植物体内氮营养物质对烟粉虱有显著影响,烟粉虱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适应寄主植物体内氮营养物质变化。当植物体内氮营养不足时,烟粉虱通过利用体内共生菌、改变代谢方式、诱导寄主植物改变同化产物形成方向等方式来确保生长发育所必须氮营养物质。烟粉虱还通过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来适应植物次生代谢物质改变。另外,我们还对烟粉虱具有较强暴发潜能生理机制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烟粉虱 氮素营养 次生代谢物质 适应机制
  • 简介:[背景]苹果蠹蛾是重要果树害虫和检疫对象。研究显示,苹果蠹蛾体内所含Wolbachia属于具有诱导胞质不亲和(CI)现象A组中Dor亚组。本研究目的在于摸清苹果蠹蛾体内Wolbachia宿主生殖调控是否具有诱导胞质不亲和功能。[方法]通过饲喂抗生素消除苹果蠹蛾体内Wolbachia,比较感染与消除Wolbachia苹果蠹蛾生态适合度以及Wolbachia感染苹果蠹蛾生殖影响。[结果]消除Wolbachia后,苹果蠹蛾F_1、F_2代各虫态发育历期、产卵量、孵化率和蛹存活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Wolbachia苹果蠹蛾成虫寿命、产卵前期、平均产卵量和性别比例均无影响。不同处理苹果蠹蛾之间杂交试验结果表明,4杂交苹果蠹蛾都能产卵,且卵可以正常孵化。[结论与意义]在自然状态下苹果蠹蛾体内Wolbachia不能诱导其宿主胞质不亲和现象。

  • 标签: WOLBACHIA 苹果蠹蛾 生殖调控 胞质不亲和
  • 简介:【目的】水稻白叶枯病是严重危害水稻细菌性病害,培育抗性品种是治理该病害重要途径。因此,明确云南水稻材料检疫性病害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可以为该病害防治与监测、水稻栽培合理布局和良好抗性资源获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剪叶接种法测定云南稻区30个品种7个不同致病型白叶枯病菌抗性。【结果】在供试30个云南水稻品种中,2个品种(玉粳16和JS42糯稻)7个不同致病型菌株均表现为抗性;15个品种7个致病型菌株均表现感病;HEN11、SCYC-6、YN7、YN11、FUJ、YN241和PX099等7个致病型菌株表现抗性水稻品种分别占26.67%、16.67%、23.33%、13.33%、6.67%、10.00%和20.00%。此外,区试材料抗性比例高于主栽品种,地方稻未发现抗性品种。【结论】现在生产上大部分水稻品种优势致病型病原菌入侵抵抗能力降低甚至丧失。针对云南地区优势致病小种FUJ筛选得到2个抗性品种:玉粳16和JS42糯稻。

  • 标签: 水稻种质 云南 水稻白叶枯病 抗性评价
  • 简介:【背景】薇甘菊是外来入侵恶性杂草,当地农、林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方法】研究了草甘膦、氨氯吡啶酸、甲嘧磺隆、噻吩磺隆、苯磺隆、百草枯、五氟磺草胺、单嘧磺隆和单嘧磺脂9除草剂薇甘菊化学防治,调查各药剂薇甘菊植株鲜重抑制率、叶片覆盖度和抑花率。【结果】氨氯吡啶酸25~100gai·hm-2、草甘膦1538—2306gai·hm-2、甲嘧磺隆100—400gai·hm-2、百草枯750、1125gai.hm~、五氟磺草胺125gai·hm-2、噻吩磺隆11.25~33.75gai·hm-2和单嘧磺脂15~60gai·hm-2薇甘菊营养生长控制效果较好。其中,百草枯短时间有效,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单嘧磺脂、单嘧磺隆、氨氯吡啶酸和甲嘧磺隆薇甘菊抑花率较高,苯磺隆和单嘧磺隆基本无效,且9药剂橡胶树均未表现出药害。【结论与意义】适当降低氨氯吡啶酸、甲嘧磺隆、草甘膦、五氟磺草胺、噻吩磺隆和单嘧磺脂浓度可以保持薇甘菊营养生长而扼制种子蔓延。本研究首次发现五氟磺草胺、噻吩磺隆和单嘧磺脂薇甘菊有良好抑制效果。

  • 标签: 薇甘菊 除草剂 鲜重抑制率 抑花率
  • 简介:【目的】小瓜虫病是澳洲龙纹斑苗种阶段危害巨大寄生虫病。探究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器官上分布及其影响可以丰富小瓜虫致病性及病理学方面的研究内容,也可以为渔业生产中小瓜虫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光镜及扫描电镜技术确定病原,并观察小瓜虫在澳洲龙纹斑鳃丝、鳃小片及鳃盖上分布情况及这些器官变化情况。【结果】小瓜虫侵染澳洲龙纹斑鳃器官后,分布在鳃丝、鳃小片及鳃盖表面,上皮细胞之下及鳃小片之间,或是包裹在黏液细胞里,但侵染后期在鳃丝及鳃小片上数量明显少于鳃盖。侵染后期,鳃丝、鳃小片及鳃盖出现定程度膨胀变形,黏液细胞分泌增多,鳃小片末端膨大变形甚至黏连融合,顶端充血呈球状或棒状。【结论】对于鳃部而言,侵染后期小瓜虫主要分布在澳洲龙纹斑鳃盖上。小瓜虫主要通过侵染引发澳洲龙纹斑鳃部器官变形膨大,使其丧失正常功能,造成血液循环受阻、渗透压调节失衡,最终导致鱼体缺氧死亡。

  • 标签: 小瓜虫 澳洲龙纹斑 鳃盖 扫描电镜
  • 简介:[目的]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毁灭性病害。探明广东省橘园黄龙病发生与危害影响因素,可为该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在广东省惠州、肇庆、云浮、江门、阳江、清远、韶关等柑橘产区,调查了不同柑橘品种、不同气候和地理条件、不同种植模式和不同管理水平果园黄龙病发病率,并以常规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样品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不同柑橘栽培品种发病率:红江橙为78.05%,马水橘为76.04%,砂糖橘为73.20%,贡柑为69.30%,年橘为63.00%,沙田柚为58.68%,柠檬为56.96%;砧木品种发病率:酸橘为15.30%,枳壳为6.57%,柠檬为4.43%;低纬、高温、多台风地区果园黄龙病发病率较高;山地果园黄龙病发病率低于平地果园;连片种植果园黄龙病发病率高于零散种植果园;管理不善果园中黄龙病发病率高于管理较好果园。[结论]除了自然因素(低纬、高温、多台风、平原地形)外,聚集种植和管理不善等因素也有利于黄龙病发生与流行。因此,有针对性地安排果园布局和加强果园管理可以减轻黄龙病危害。

  • 标签: 黄龙病 发病率 流行规律 柑橘品种
  • 简介:菜虫净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出环境友好复合型防治瓜类、辣椒、豇豆害虫、害螨与线虫中试药剂。为了进步科学、合理使用菜虫净防治瓜类、辣椒、豇豆害虫、害螨与线虫发生与危害,探讨其作物生长发育安全性,以辣椒品种台湾特大黄皮角辣椒为研究对象,就菜虫净棉铃虫防治效果及其处理前后辣椒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势、移栽后辣椒株高、主茎粗、叶宽、分枝茎长、花蕾数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菜虫净1000倍液、1500倍稀释液不仅对棉铃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而且对植株生长具有良好促进作用;菜虫净500倍液虽然棉铃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植株生长畸形。因此,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简便等因素,菜虫净1000—1500倍稀释液可广泛用于防治棉铃虫发生与危害。

  • 标签: 菜虫净 辣椒 棉铃虫 防治效果
  • 简介:【背景】橘小实蝇是水果国际贸易中被关注有害生物。枇杷为福建名优水果,同时福建为橘小实蝇疫区,枇杷橘小实蝇检疫处理技术是保证枇杷出口关键环节。【方法】人工接入枇杷果实中橘小实蝇卵和幼虫低温感受性、小规模处理和大规模处理及低温枇杷果实品质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橘小实蝇2—3龄幼虫混合虫态最耐受低温;1.5℃下处理12d,可完全杀死枇杷果实中橘小实蝇,并且低温处理枇杷果实无损伤。【结论与意义】低温可用于枇杷内橘小实蝇检疫处理。

  • 标签: 冷处理 橘小实蝇 枇杷
  • 简介:【背景】寄生帚梗柱孢霉是花生黑腐病病原菌,被我国列为重要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该病菌2009年已入侵我国广东,造成花生植株基部腐烂而死亡,严重威胁花生生产安全.筛选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害重要措施.【方法】收集广东推广种植15个主要花生品种,通过人工接种方法,鉴定这些品种花生黑腐病菌抗性水平.【结果】15个供试花生品种中,湛红2号、湛油62等2个品种表现为抗病;湛油75、湛油82、粵油390、粵油410、仲恺花44、仲恺花99、汕油诱1号等7个品种表现为中抗;花育33号、汕油523、汕油辐1号、粵油18、湛油53等5个品种表现为感病;仲恺花332表现为高感.【结论与意义】目前广东生产上推广种植花生品种多数黑腐病菌表现为抗病或中抗水平,部分品种表现为感病或高感.该结果可为我省花生品种推广与布局提供依据.

  • 标签: 花生品种 花生黑腐病菌 抗病性
  • 简介:【背景】薇甘菊和螺旋粉虱均为我国入侵物种,且二者之间无寄生关系。本研究旨在挖掘薇甘菊利用价值,为其在螺旋粉虱生态防控中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药膜法和田间喷雾法,研究了4提取方法(冷浸法、索氏提取法、冷浸—索氏提取法、温浸法)获得薇甘菊提取物螺旋粉虱成虫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所选择4提取方法中,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提取率最高,分别为9.90%和9.35%;冷浸—索氏提取法和冷浸法提取率相对较低,分别为7.73%和4.50%。室内生物测定表明,采用冷浸法、冷浸—索氏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所获得薇甘菊提取物螺旋粉虱成虫LC50值分别为8.94、9.03、6.32和7.51mg·mL-1,但由于95%置信区间存在重合,不同提取物活性之间差异不显著。田间试验结果则表明,不同提取方法获得薇甘菊提取物螺旋粉虱成虫都具有良好防治效果,100倍液处理7d后,螺旋粉虱校正防效均在75%以上。但是,索氏提取法和温浸法提取物防治效果显著优于冷浸—索氏提取法和冷浸法。【结论与意义】薇甘菊提取物螺旋粉虱具有生物活性。

  • 标签: 薇甘菊 螺旋粉虱 生物防治 提取方法 植物生物碱
  • 简介:【背景】薇甘菊为危险性入侵植物;同时椰子坚蚜为椰子上重要害虫,其防治方面的研究较少。研究薇甘菊次生物质对椰子坚蚜生物活性可为薇甘菊综合利用及椰子坚蚜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薇甘菊4溶剂提取物椰子坚蚜胃毒和触杀活性。【结果】供试4提取物中,正丁醇提取物和丙酮提取物椰子坚蚜胃毒水平较高,LC50分别为12.93和12.48mg·mL-1,显著高于环己烷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而4提取物椰子坚蚜触杀毒力差异不显著,环己烷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和石油醚提取物椰子坚蚜LC50分别为15.28、12.28、11.40和16.62mg·mL-1。【结论与意义】薇甘菊提取物在椰子坚蚜防控中具有应用潜力。

  • 标签: 薇甘菊 椰子坚蚜 提取物 毒力
  • 简介:植物凋落物是土壤动物和土壤微生物主要生命物质和能量来源,其类型、组成以及物理化学等性质直接决定了土壤有机质品质。对植物凋落物类型、品质、物理性质、层效应和激发效应以及根际碳淀积与土壤有机质分解关系进行了总结,可为研究植物凋落物土壤有机质影响提供理论参考,指出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进步加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变化研究。

  • 标签: 植物凋落物 土壤有机质分解 层效应 激发效应 根际碳淀积
  • 简介:[目的]矿物油乳剂因其安全性好、杀虫谱广、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果蔬、农作物、园林害虫防治,但有关其害虫天敌烟蚜茧蜂安全性尚不明确。因此,本文研究矿物油乳剂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安全性,为更好地协调蚜虫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药膜法和浸渍法测定了不同浓度(150、250、350、450倍液)矿物油乳剂烟蚜茧蜂各发育阶段影响。[结果]矿物油乳剂烟蚜茧蜂成虫影响较小,无明显胃毒作用,但有触杀作用,以最高浓度150倍液(4986.960mg·L^-1)处理24h后存活率依然高达92%;矿物油乳剂烟蚜茧蜂寄生蚜有较高致死率,LC50为859.541mg·L^-1,该浓度远远低于此次供试最低浓度450倍液(1662.320mg·L^-1),说明矿物油乳剂烟蚜茧蜂卵和幼虫安全性较差;矿物油乳剂烟蚜茧蜂蛹期羽化率影响较显著,处理组僵蚜与对照组僵蚜相比,羽化高峰期均滞后1d,且羽化率随着处理浓度增大而下降(450倍液时羽化率为81.25%,150倍液时仅为47.75%)。[结论]当蚜虫发生严重时,可考虑在烟蚜茧蜂成虫期协调使用矿物油乳剂进行联合控制,但矿物油乳剂使用浓度和施用时间还有待进步确定。

  • 标签: 矿物油乳剂 烟蚜茧蜂 触杀 胃毒
  • 简介:【背景】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greenmottlemosaicuirai,CGMMV)是严重威胁葫芦科作物生产毁灭性病原之,该病毒已入侵我国十多个省份,危害西瓜、黄瓜等作物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早在2009年广东即发现CGMMV为害西瓜和黄瓜,但黄瓜等葫芦科作物其抗性情况尚不清楚.【方法】采用人工机械摩擦接种方法,测定了14份黄瓜种质资源CGMMV广东分离物抗性水平.【结果】从广东葫芦病样中分离获得CGMMV,该病毒分离物MP基因序列与国内报道各分离物同源率均在99%以上;14份黄瓜种质资源该病毒分离物均表现为感病.【结论与意义】广东主要黄瓜资源CGMMV均表现为感病,这为我省防控该病毒病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黄瓜抗病育种提供了指导.

  • 标签: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 黄瓜种质资源 抗性水平
  • 简介:[背景]烟蚜茧蜂是控制烟蚜田间种群重要寄生蜂.施用化学杀虫剂防治烟蚜及其他害虫时,也会对烟蚜茧蜂产生毒性,影响烟蚜种群自然控制效果.了解杀虫剂烟蚜茧蜂不同发育阶段毒性,可为田间选择合理施药时间提供参考.[方法]在室内用试管药膜法和饲喂法测定了5%阿维菌素、5%啶虫脒、10%顺式氯氰菊酯和10%吡虫啉烟蚜茧蜂成蜂毒性,并在烟蚜茧蜂各虫期使用亚致死浓度药剂处理,研究这些杀虫剂其羽化影响.[结果]阿维菌素触杀和胃毒作用最强,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87.78%和94.44%;吡虫啉触杀和胃毒作用最弱,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41.11%和61.11%;啶虫脒(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81.11%和86.66%)、顺式氯氰菊酯(烟蚜茧蜂24h死亡率分别为64.44%和67.78%)触杀和胃毒作用居中.在寄生蜂卵期用药,阿维菌素和啶虫脒可显著降低当代成蜂羽化率;在幼虫期用药,4杀虫剂均显著降低了成蜂羽化率;在蛹期用药,4杀虫剂对成蜂羽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寄生蜂幼虫期使用阿维菌素会使雌蜂比例显著高于对照,其余3杀虫剂雌蜂比例均无显著影响.[结论与意义]在烟蚜茧蜂成虫期使用这些杀虫剂,死亡率均较高,因此在成蜂较多时应禁止使用杀虫剂.

  • 标签: 杀虫剂 烟蚜茧蜂 虫期 毒性
  • 简介:【背景】鱼藤酮和茶皂素均为典型植物源药剂,而两者混配对棕榈害虫防治效果还未见报道。【方法】采用室内毒力测定方法研究了鱼藤酮和茶皂素以不同比例混配对槟榔红脉穗螟联合毒力。【结果】鱼藤酮和茶皂素对红脉穗螟3龄幼虫LC50分别为19.06和35.07mg·L-1。鱼藤酮和茶皂素以有效成分1∶1、5∶1、1∶2和1∶5混配后,对红脉穗螟均表现出增效作用。其中以1∶5混配处理组共毒系数最高,达327.26;1∶2混配处理组次之,共毒系数为298.16。【结论与意义】鱼藤酮和茶皂素以合理比例混配,对红脉穗螟具有增效作用。

  • 标签: 鱼藤酮 茶皂素 红脉穗螟 增效作用
  • 简介:[目的]烟粉虱是茄果类蔬菜上重要害虫,已对常用化学农药产生较强抗药性。目前,利用非嗜好植物烟粉虱驱避作用和嗜好植物诱集作用控制烟粉虱则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方法]选择芹菜、韭菜、茼蒿、香菜、葱、蒜等6烟粉虱弱选择性寄主蔬菜,测定烟粉虱供试蔬菜嗅觉和视觉反应。在此基础上,筛选出非嗜性相对更强3蔬菜进行田间烟粉虱驱虫性测定。[结果]在室内寄主选择性测定中,烟粉虱供试6蔬菜选择性均较小,其中芹菜选择率最低,韭菜次之,其余4蔬菜选择率为茼蒿〉香菜〉葱〉蒜;采用嗅觉选择性测定方法测定烟粉虱供试蔬菜相对选择性,发现烟粉虱芹菜选择率最低(13.0%),韭菜次之(25.5%),其余各蔬菜选择率大小为茼蒿(47.8%)〉香菜(40.2%)〉葱(38.5%)〉蒜(37.0%);烟粉虱6供试蔬菜颜色选择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烟粉虱芹菜和韭菜选择率相对较低。在室内筛选基础上,选择芹菜、韭菜、葱等3蔬菜在辣椒田里进行间作驱虫实验,发现芹菜田间辣椒上烟粉虱驱避效果最好,驱避率达90.6%,韭菜次之(86.5%),葱驱避效果般。[结论]芹菜和韭菜烟粉虱驱避效果较好,该结论为烟粉虱绿色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烟粉虱 弱选择性蔬菜 驱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