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从发病的草果叶片上分离得到草果叶斑病病原菌,进行药剂筛选试验,把不同处理的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mum)菌株和病原菌对峙培养,结果表明:春雷霉素400倍药液下病菌菌丝无法生长,金歌1500倍、多菌灵800倍、易保1000倍、春雷霉素500倍药液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在61%以上;不同处理的哈茨木霉菌株对草果叶斑病病原菌均有抑制效果,且药物诱变和紫外线诱变的突变菌株比野生型菌株抑菌效果显著。

  • 标签: 草果叶斑病 哈茨木霉 菌株
  • 简介:对茶薪菇栽培中经常发生的9种病害从病原、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介绍。

  • 标签: 茶薪菇 病害防治 综合防治
  • 简介:白粉菌是一类植物专性寄生病原菌,在世界各地可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近年来,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和超微结构分析相结合明确了白粉菌的系统发育地位和亲缘关系,使白粉菌的分类系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白粉菌科主要分为5个族,包含16个有性型属和2个无性型属。中国的22个省、5个自治区和2个直辖市报道有白粉病发生,共计13个有性型属328种及44变种,其中白粉菌族种数最多,其次是球针壳族。中国真菌学家命名的白粉菌新属4个、新种143个,其中仅在中国报道的有105个。寄主植物多达90科339属799种和变种,其中豆科上报道的种数最多,其次是蔷薇科。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ITS、28SrDNA、MAT1-2-1、β-tubulin、IGS、CSⅠ和EF-1α等DNA片段可用于辅助白粉菌的鉴定,并为白粉菌分类系统的建立提供佐证。

  • 标签: 白粉菌科 分类学 分子系统学 寄主
  • 简介:镰刀菌是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原菌,其产生的真菌毒素可危及人畜健康.近十几年来欧美的科学家在研究技术上有新的突破,使镰刀菌属种的概念在认识上有迅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引起谷类作物严重病害,并产生毒素的种类.在我国,从谷类粮食、饲料中检出镰刀菌毒素的现象屡有报道,我们对镰刀菌属种以及产生这些毒素的菌种(菌株)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分类系统 形态学种的概念 系统发育学种的概念
  • 简介:系统回顾了微孢子虫起源进化的研究进展及其系统分类现状。近30年来,一些依据SSUrDNA序列、翻译延伸因子1α序列、直系同源蛋白基因树及真菌蛋白质组生命树等的研究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原生生物。但同时大量的单基因或多基因系统发育研究又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真菌。最近一系列独立的系统基因组学研究结果,加上在罗兹菌门中发现了介于真菌和微孢子虫中间类型的近微孢虫菌属(Paramicrosporidium)、线孢虫菌属(Mitosporidium)和噬核菌属(Nucleophaga),进一步支持微孢子虫起源于罗兹菌门的噬核菌属谱系。

  • 标签: 微孢子虫门 进化起源 系统分类 罗兹菌门 滑鞭虫门
  • 简介:介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即产量和产值快速增加、优势基地和区域布局不断优化、栽培品种和栽培方式日趋多元化、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品牌质量不断提升和食药用菌文化逐渐兴起。分析了目前在精准产业扶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方针政策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同时也指出了菌种混乱、异物同名、同物异名、质量标准不规范、资源污染浪费严重、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缺乏轻简化的机械设备和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食用菌科学文化等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三维"农业理念、把"菌物药"纳入中药范畴、进一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和建设国家级菌物资源保育区等建议,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现代化。

  • 标签: 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文化 三维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