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中静脉尾入路腹背联合显露在肝癌腹腔镜解剖性半肝切除术(LAHH)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9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44例肝癌行尾入路腹背联合显露肝中静脉的LAHH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61±5)岁,年龄范围56~66岁。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第一肝门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9.3±33.4)min。术中出血量(113.8±31.0) ml,无术中输血。术中第一肝门阻断时间(56.1±7.1)min。术后无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9.3±1.4)d。术后病理证实肝细胞癌36例,肝内胆管细胞癌8例。结论在肝癌LAHH中,经尾入路腹背联合显露肝中静脉有利于更好地显露肝中静脉,减少术中意外出血,保障手术安全。

  • 标签: 肝肿瘤 腹腔镜检查 半肝切除 肝中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双全膝关节置换与单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本院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共96例,其中一期行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6例(双组),行单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单组)。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术前、术后第1、3、15天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术前、术后第3、15天膝关节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双组术后血红蛋白水平和红细胞计数下降较单组明显[(107.09±15.50)g/L比(113.43±13.84)g/L,t=2.078,P=0.040;(3.53±0.56)×1012/L比(3.80±0.53)×1012/L,t=2.388,P=0.019)]。两组术后VAS评分、膝关节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监测,一期双和单全膝关节置换安全性和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一期 单侧 双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吻合血管的第二掌背动脉(second dorsal metacarpal artery,SDMA)皮瓣修复手指掌皮肤伴双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我们对11例手指掌皮肤伴双指固有神经、动脉缺损患者采用SDMA皮瓣修复创面,皮瓣近端切断的SDMA与创面远端的指固有动脉吻合,取手背桡神经浅支桥接修复指固有神经,重建手指末梢血运及感觉。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平均16个月,1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存活,术后皮瓣外观、质地良好。伤指末梢血运好,指腹的温度、颜色与周围皮肤基本一致。指腹皮肤两点分辨觉为7~10 mm,平均8.8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功能:优9例,良2例。结论应用吻合血管的SDMA皮瓣及神经移植修复手指掌皮肤伴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在一期修复手指缺损创面的同时重建患指末梢血运及感觉,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指损伤 外科皮瓣 第二掌背动脉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下空回肠吻合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吉林省一汽总医院行腹腔镜下空回肠吻合术13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肽、胰岛素、体重、BMI的变化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1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空回肠吻合术,平均手术时间为(87±17) min。术后12个月患者平均空腹血糖为(5.80±0.18)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5.9%±0.4%,空腹C-肽为(1.32±0.21) nmol/L,空腹胰岛素为(42±54) mU/L,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654,12.657,11.214,10.698,均P<0.05)。术后12个月平均体重为(72.4±9.9)kg, BMI为(25.6±2.8)kg/m2,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658, 6.958,P>0.05)。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下、病史≤10年的患者术后治愈率分别为64.3%、68.2%,优于术前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以上、病史>10年的患者(分别为40.4%、42%)。结论腹腔镜下空回肠吻合术治疗非肥胖性2型糖尿病近期效果好,安全可行。

  • 标签: 糖尿病,2型 胃肠吻合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指背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应用同指背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27例27指。男19例,女8例;右手15例,左手12例;指别:示指9例,中指6例,环指7例,小指5例;年龄40~63岁,平均52岁;致伤原因:绞伤17例,碾压伤10例;清创后创面面积为2.3 cm×1.5 cm~4.2 cm×2.3 cm。采用指背局部转移皮瓣修复背缺损,面积为1.6 cm×1.0 cm~2.6 cm×2.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指掌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掌缺损及局部转移皮瓣供区创面,面积为2.2 cm×1.7 cm~3.5 cm×2.5 cm,其携带的指掌固有神经背支与创面内指掌固有神经残端缝接,供区创面取全厚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术后随访采用门诊复查、电话结合微信视频的方式,观察皮瓣成活、外观、感觉恢复及伤指功能情况。结果所有54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指掌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张力性水疱,及时拆除蒂部部分缝线,经换药处理皮瓣顺利成活,供区植皮一期愈合。随访时间10~23个月,平均14个月。手指末节外形良好,皮瓣不臃肿,颜色及质地与周围组织相近;供区无明显凹陷及色素沉着。末次随访时指掌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静态TPD为5~10 mm。伤指活动度参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8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为96.3%。按照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评定标准,20例患者对手指整体外观非常满意,7例表示满意。结论同指背局部转移皮瓣与指掌固有动脉背支血管链皮瓣瓦合修复手指末节脱套伤,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恒定,疗效满意,供区副损伤小,是治疗手指末节脱套伤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便于基层医院急诊推广应用,尤其适合不接受足趾游离移植的中老年患者。

  • 标签: 外科皮瓣 手指末节 脱套伤 血管蒂皮瓣 指掌侧固有动脉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单、双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病变术后假关节的发生及其对腰椎活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9年1月—2015年5月徐州市中心医院121例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76例,年龄40~70(50.8±6.8)岁。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腰椎后路单固定联合TLIF术组(单固定组)48例,腰椎后路双固定联合TLIF术组(双固定组)73例。根据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椎动力位X线片,测量腰椎融合节段(L4/5)、融合节段上邻近节段(L3/4)和下邻近节段(L5/S1)以及全腰段的腰椎运动范围(RO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腰痛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采用腰椎CT评估两组患者椎间融合情况。(1)比较单组与双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2)比较两组术后假关节发生率、假关节翻修率;(3)比较单组与双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临床疗效;(4)比较两组无假关节者间,以及单组内假关节者与无假关节者间,术前与末次随访的影像学参数及腰痛VAS评分和ODI。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2~8年。术后单内固定组假关节发生率18.6%(9/48),假关节翻修率12.5%(6/48)均高于双内固定组的5.5%(4/73)、1.4%(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4.698, P值均<0.05)。单组与双组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术后腰痛VAS评分、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固定组、双固定组无假关节者间比较,术前、末次随访时L4/5、L3/4和L5S1以及全腰段的腰椎ROM以及腰痛VAS评分、OD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单固定组内:末次随访时假关节者VAS评分、ODI均大于无假关节者,L3/4 ROM小于无假关节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融合节段L4/5 ROM假关节者为5.67°±1.12°,无假关节者为0°。而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全腰椎ROM、L5/S1 RO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单、双内固定融合联合TLIF术可以获得相同的中期临床疗效,但单内固定术式融合节段稳定性相对低,假关节发生率高,影响腰椎运动模式。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腰椎 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内固定术 假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N0单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临床及超声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4265例,纳入双甲状腺叶切除+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临床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的单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26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与无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组相关临床资料及超声测量指标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多因素分析,得出cN0单叶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65例cN0患者中28.3%(75/265)出现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ont-CLNs转移组较非转移组发生微钙化的比例更高(84.1% vs 53.2%),病灶更大(69.3% vs 51.6%),病理被膜受侵率更高(82.6% vs 61.5%),单发病灶比例更高(43.1% vs 25.9%),患者年龄更小(90.7% vs 78.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306、6.901、6.775、7.197、5.062,P<0.001、-0.009、0.009、0.007、0.024)。然而性别、结节的囊实性、内部回声、血流以及是否伴有桥本甲状腺炎的差异与无Cont-CLNs转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微钙化(OR=3.768,P=0.003)及被膜受侵(OR=2.673,P=0.042)是对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微钙化及病理被膜受侵是cN0单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发生Cont-CLNs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可为cN0患者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以期减少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超声检查 淋巴转移
  • 简介:摘要指端缺损在手外伤中较为常见,患者对外观、功能恢复的要求较高,尤其儿童患者,因此处理起来较为棘手。皮瓣修复是目前治疗指端缺损的常用治疗手段,包括V-Y推移皮瓣、邻指皮瓣、腹部皮瓣、指掌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背筋膜瓣等,疗效各异。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我们使用指掌固有动脉终末背支岛状皮瓣联合甲床扩大技术修复儿童指端缺损28例,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终末背侧支 指掌侧固有动脉 岛状皮瓣 甲床扩大 儿童 指端缺损
  • 简介:摘要黄色瘤是一种与脂代谢紊乱有关的非肿瘤性疾病,由含脂巨噬细胞聚集引起,好发于皮肤、肌腱和筋膜等结缔组织。文献中还未见有黄色瘤包绕颈动脉的报道。本文报道了1例26岁非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男性患者,主诉反复头痛、头晕伴发现双颈部包块1年余,黄色瘤累及双颈动脉。患者行一黄色瘤手术后即能明显缓解症状,明显改善术颈动脉狭窄。随访3年零6个月时患者术颈部未见复发,未手术颈部病变无明显进展。但身体其他部位有复发并行手术治疗。包绕颈动脉的黄色瘤预后较好,但是调节血脂的治疗是必要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酮症性偏舞蹈症是高血糖酮症引起的偏舞蹈症,临床上非常罕见,尤其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国内外未见报道。文中报道2例酮症性偏舞蹈症患者,均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例为86岁女性,初发糖尿病,单肢体受累;另1例为85岁男性,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双肢体受累。结合相关文献对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舞蹈症 酮症 临床特征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肌萎缩索硬化是由大脑和脊髓运动神经元丢失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愈方法。基因疗法可以通过传递转基因取代或纠正有缺陷基因,也可以传递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为肌萎缩索硬化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基因治疗载体包括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能够传递治疗序列至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元,腺病毒相关病毒也可以有效地介导基因表达和神经营养因子的传递。此外,基因编辑和反义寡核苷酸疗法也是有希望的治疗方案。文中从基础实验和临床试验的角度概述了肌萎缩索硬化基因疗法的临床前景。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寡核苷酸类,反义 基因治疗 腺病毒相关病毒
  • 简介:摘要肌萎缩索硬化为致死性神经系统变性病,可应用肌肉超声检测进行早期诊断,加强疾病管理,并与其他神经肌肉疾病鉴别。在肌萎缩索硬化患者中,肌肉超声可检测到肌肉萎缩、回声强度增高、肌束颤动等形态学改变,可评估呼吸、吞咽功能。高频超声对肌萎缩索硬化的诊断、监测、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束颤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例单肺静脉闭锁患儿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方法对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收治的2例单肺静脉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2例患儿均为男童,年龄分别为3岁、12岁,因反复咳嗽、咯血于外院诊断为肺炎,给予抗感染、止血等治疗病情仍有反复。于我院行胸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示单肺静脉闭锁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经保守治疗好转。2例患儿均拒绝肺移植,随访1年,1例未再出现咯血,另1例仍有反复咳嗽、咯血。对文献报道的92例肺静脉闭锁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儿童单肺静脉闭锁43例,年龄6 d至18岁,左侧肺静脉闭锁21例,右侧肺静脉闭锁22例。2例无特殊临床表现,余均表现为反复咳嗽、喘息、咯血及运动后呼吸困难。单肺静脉闭锁患者中行肺切除及心脏修补术8例,术后咳嗽、咯血等症状消失,余均保守治疗。结论单肺静脉闭锁罕见,常因反复肺部感染、咯血、呼吸困难等就诊,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CTA检查可确诊。

  • 标签: 儿童 肺静脉闭锁 咯血 肺动脉发育不良
  • 简介:摘要肌萎缩索硬化(ALS)是一种以上、下运动神经元进行性丢失为特征的罕见神经退行性疾病。失眠是ALS患者中广泛存在但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非运动症状之一,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外还可能反映了ALS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文中概述了现有ALS研究中报道的失眠问题,并对ALS患者存在的失眠相关的躯体因素及中枢神经系统改变进行归纳,以期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 失眠 睡眠呼吸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皱襞成形术矫正指甲融合型多拇畸形及重建皱襞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至2015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医院收治16例指甲融合型多拇畸形患者,男女各8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9岁。行副指指甲、指骨切除,保留副指指腹皮瓣,并将指腹皮瓣与甲床对合的部分采用单面内翻缝合的方法形成甲沟及甲皱襞的形态。采用改良Wang-Gao评分(满分12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例获得10~45个月随访,所有病例指甲平整,宽度为健的86%~100%,甲半月形态光整。4例甲上皮与皱襞的移行处呈直角,2例为锐角,与健不对称,其中1例皱襞肥厚。改良Wang-Gao评分:10分2例,11分4例,12分10例,均为优。结论对于指甲融合型多拇的单个指甲单元的宽度能达到健宽度80%以上的病例,采用皱襞成形术能够重建出逼真的皱襞与甲沟形态,并能避免Bihaut-Cloquet术可能出现的指甲畸形。

  • 标签: 先天畸形 拇指多指 外科皮瓣 指甲
  • 简介:摘要舌矫治技术相比唇矫治技术具有更优的美学效果,但目前常用的舌蘑菇型弓丝矫治技术却存在临床操作复杂、牙齿的三维控制困难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通过改变粘结厚度、改变托槽形态、改变弓丝高度三种方式实现舌直丝弓应用。STb、Lingual jet、ALIAS、In-Ovation-L等舌直丝弓矫治系统陆续在临床上得到使用。舌直丝弓矫治器使用连续形态的弓丝,能够缩短临床操作时间并降低成本;连续的弓丝形态提高了牙齿的移动效率,避免牙齿往复移动;同时部分舌直丝弓托槽槽沟更接近牙齿阻抗中心,在关闭拔牙间隙时能减少前牙舌倾。舌直丝弓托槽的上述特点,使其在舌正畸治疗中具有一定优势,但其在正畸生物力学中的相关研究仍有空间。

  • 标签: 舌侧矫治 直丝弓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腔镜辅助经锁骨上小切口由胸锁乳突肌间入路单甲状腺癌根治术加颈区淋巴结清扫术(endoscope assisted supraclavicular thyroidectomy and lymph node dissection through the sternocleidomastoid muscular approach,ELD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宁波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40例行ELDS术甲状腺癌患者临床资料(ELDS组),与40例同期同团队行开放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开放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不适症状及瘢痕愈合满意度。使用SPSS 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方面[ELDS组(30.5±9.8)个,开放组(29.9±9.0)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LDS组在手术损伤方面显著优于开放组,在手术时间方面(95.2±12.0)min高于开放组(82.3±13.9)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方面,两组在术后1个月吞咽拉扯感和颈前不适感、瘢痕满意度方面ELDS组(4.45±1.82)分,开放组(6.03±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ELDS组优于开放组(P<0.05),在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喉返神经受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LDS术美容效果好,术后颈部不适感轻,术后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效果好,手术安全可行,较传统开放手术优势明显。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 甲状腺手术 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 腔镜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团队原创智能手机脊柱弯筛查APP测量青少年特发性脊柱凸(AIS)Cobb角的准确性与可重复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60例AIS患儿的临床资料。3名测量者分别采用量角器、脊柱弯筛查APP及电脑图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3种方法对60例AIS患儿的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上的冠状位主弯Cobb角、矢状位上的胸椎后凸角(TK)、胸腰椎后凸角(TLK)及腰椎前凸角(LL)进行测量,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及结果,间隔2周后重复测量1次,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APP法与量角器法的测量时间。以PACS系统的Cobb角测量结果作为参考标准,通过配对t检验分析APP法测量Cobb角的准确性。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比较测量者内的可重复性及测量者间的一致性。结果60例AIS患儿中,男17例,女43例;年龄(12.2±2.4)岁(10~16岁);主弯为胸弯(Lenke Ⅰ型)23例、Lenke Ⅱ型18例、胸腰弯/腰弯(Lenke Ⅴ型)19例。APP法测量Cobb角的时间明显较量角器法短,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P法与PACS法测量的Cobb角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名测量者使用APP法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角及TK、TLK、LL的结果均有极佳的一致性(ICC分别为0.990、0.988、0.986、0.987),APP法前后2次测量冠状位主弯Cobb角及TK、TLK、LL的可重复性(ICC为0.973~0.982)均高于量角器法(ICC为0.933~0.954)。结论智能手机脊柱弯筛查APP较传统量角器测量AIS患儿Cobb角的时间短、效率高,准确性及可重复性高。

  • 标签: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Cobb角测量 量角器 手机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期双颞叶病灶切除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双严重放射性颞叶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一期双颞叶病灶切除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双严重放射性颞叶损伤患者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术后2周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变化,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死亡情况,比较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头颅影像学图像以评估颞叶病灶变化。结果12例(100%)患者术后KPS评分均得到改善,与术前KP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切口愈合不良,1例患者出现颅内感染,对症处理后均康复出院。12例患者术后均无新发神经系统症状。随访期间12例患者术后头颅MRI检查显示病灶被完整切除,脑白质病变减轻或完全消退。结论一期双颞叶病灶切除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双严重放射性颞叶损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放射性脑损伤 一期双侧病灶切除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