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9 个结果
  • 简介:诗歌是丰富多彩的,诗歌功能是多元的。人有七情六欲是健康的基本保证,本能是处于精神和身体的交界处的心理代表,审美需要也是人的本能需要。冯至的《蛇》能够满足人的本能需要,偏重低级情感,可以在诗疗讲座现场唤醒受众的“身体意识”,还能让人的低级情感(生物性情感)和高级情感(心理性情感),甚至审美情感和哲理情感有机融合。它是一位年轻男子为了缓和性压抑的“书写表达”,是年轻诗人“性幻想”及少年怀春的产物。它是一首“纯洁又淫荡”的诗,堪称百年新诗史上众多情色诗中的“极品”。

  • 标签: 《蛇》 诗疗 情色 低级情感
  • 简介:相比董鼎山等科班出身的散文大师,刘荒田之日常生活的"鸡零狗碎"更贴近读者,其对"杂色人生"的描述波澜不惊、空灵剔透,反倒让读者有更多"陌生化"的体验。他代表了靠自己的肩膀、手脚,而不是"话语"被濡化为"美国人"的移民者形象,但他却被公认为是一个"智识分子","原色"与"底层"是其关键词,高屋建瓴与人文关怀却是其写作的精神实质。

  • 标签: 刘荒田 旅美作家 雅俗跨界 文体革命
  • 简介:当代中国美学理论问题首先在于:各种美学理论几乎共时态地涌入,造成了中国的接受语境复杂化。新世纪中国美学理论应走出拿来主义模式,走向输出主义。季羡林先生看到了我国美学研究的误区和问题的症结所在,提出美学必须转型。除了美学转型问题以外,季羡林对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在国际上的“失语”问题非常关注。季羡林先生在全球化时期为中国的诗学呼喊着它的合法性,并且努力阐明东方的中国文化和诗学所具有的美学魅力,进而对中华文化、中国诗学的国际地位加以提升。本文通过对季羡林先生的文学观念和美学实践进行分析,探索其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构和文学作品创作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季羡林 文学观念 美学实践 当代意义
  • 简介:英国荒岛文学作品以与世隔绝的荒岛作为叙事空间,展示了现代性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阐释了作家对现代人与自然的境况及其命运的认识,表现了作者既眷念现代文明,又崇尚原生态自然的矛盾心态;既体现了对现代性的向往与追求,又蕴含了对现代性的反省与超越;既揭示了现代人追求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又暗示了现代人追求的人境和谐只是一种乌托邦幻象而已。

  • 标签: 荒岛叙事 现代性 自然
  • 简介:在世界商业史上,以晋商、徽商为代表的中国商人曾经是与犹太商人相匹敌的领路者,自发建立了在当时相当于世界水平的经营管理机制。在当今世界经济浪潮中,中国企业家也当在潮头傲立,让中国企业文化成为世界商界的奇葩!

  • 标签: 中国商人 企业经营 民族文化 经营管理机制 企业家 企业文化
  • 简介:《水泥花园》(TheCementGarden)是麦克尤恩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通过少年杰克的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他们兄妹四人在父母双亡后的成长悲剧。本文欲从拉康的主体和欲望理论人手,通过分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发现导向其成长畸变的逻辑合理性。水泥花园中的孩子们并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主体和欲望,而是早已被既定的社会规范所塑造;他们与世隔绝的成长,其实是对未完成的教化的歪曲模仿。他们试图维持原有的秩序,却成了秩序的破坏者,最终无法在被社会抛弃的命运中维持这场迷梦,而只能为自己的困惑背负违反社会伦理的惩罚。因此本文认为,在许多批评中备受责备的主人公,在这场乱伦悲剧中既是行为人,也是受害人,是困于主体欲望和社会秩序中无法自拔的迷失者。

  • 标签: 《水泥花园》 主体 欲望
  • 简介:主体的时间性是雅克·拉康的精神分析式主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批评界鲜少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拉康早期论述时间问题的代表作《逻辑时间与预期确定性的判定:一种的诡辩》,一方面说明主体的时间性的内涵和特点以及逻辑时间对群体中的主体生成所发生的建构作用,另一方面结合史实阐明主体的系统性误认与群体逻辑之间的必然关联,进而彰显拉康对社会现实的忧思与批判。

  • 标签: 逻辑时间 “我”之生成 群体逻辑 系统性误认
  • 简介:噢西坦(普罗旺斯)抒情诗是欧洲诗歌的一个新开始.本文从希腊罗马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断裂与延续的关系勾勒出噢西坦抒情诗出现的文化背景,再从口头与书写、文字与音乐、拉丁与方言(宗教与世俗)和诗歌传统与个人才能四个层面建构噢西坦诗歌的范式.

  • 标签: 古噢西坦 抒情诗歌 文化背景 个性意识 欧洲文学 诗律
  • 简介: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开掘王:你2016年出版的新诗集《疼痛》,从内容到形式,从书的装帧设计到诗集的内容,都给读者以鲜明的视觉体验和心理冲击:一种现代性和先锋性油然而生,伴随着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在人生的这个阶段集中书写疼痛?是经历了人生坎坷后,对疼痛有了切身体验和深刻认识,还是你的诗学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或者是时代的变幻、现实的生活对你的写作产生了影响?这是一次主动选择的重要改变吗?是什么促使了这次重要的转变?

  • 标签: 赵丽宏 人性 万象 天地 《疼痛》 内心世界
  • 简介:小说《伤逝》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人称,用倒叙结构中的对比性诗化结构表现出了鲁迅充满现代性悖论的婚恋观与女性观。作为在传统与现代转型之间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涓生在反叛传统之时,仍然难以彻底告别传统女性观的影响。鲁迅不是在道德层面上批判涓生之罪,而是在生存要义的前提下,呈现出了爱情的脆弱本质。

  • 标签: 《伤逝》 现代性 男性视角 女性观
  • 简介:"小乔初嫁了"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具有重要意义,不应认为其是"白璧微瑕",也不应对其加以随意解读。联系苏轼婚姻经历,我们不仅发现该句不仅有哀叹仕途失意之感,更是对婚姻失败的哀婉抒写,对突显词作主题也有重要功效。

  • 标签: “小乔初嫁了” 苏轼 婚姻失败 仕途失意
  • 简介:本文从贾宝玉的生活环境、贾宝玉的审美观、贾宝玉的性取向等角度出发,分析了贾宝玉审美观的成因和特点,最后得出他是准双性恋者的结论。

  • 标签: 石头记 贾宝玉 意淫 准双性恋
  • 简介:蒂姆·伯顿是好莱坞著名的"鬼才电影大师",他的电影以塑造各种鬼神莫测的人物而闻名。在塑造这些角色的时候,伯顿凭借天马行空的视觉设计理念和童话般浪漫梦幻的想象力征服了全世界影迷的心。对伯顿的电影人物研究,应该从揭开其电影人物的面具入手。出人意料又精心设计的人物是伯顿电影世界的最绚烂迷人的风景。

  • 标签: 蒂姆·伯顿 人物塑造 哥特 视觉设计 动画
  • 简介: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20世纪非官方的桂冠诗人,其诗歌的成就在美国诗坛,乃至世界诗坛都影响不凡,声誉卓著。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弗罗斯特的诗歌创作,就意味着对其思想、观点和人生进行全面的了解与研究。从弗罗斯特的朋友友情与其诗歌创作的尊严去探讨其人性中更为坦率的一面,将有利于启发弗罗斯领域一定范畴的研究。

  • 标签: 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情感 尊严
  • 简介:《米德尔马契》是19世纪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塑造了一百五十多个人物形象,各个栩栩如生、生动真实,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等手法剖析了作者的人物塑造艺术,并以对多萝西娅、卡苏鹏、利德盖特等多位人物的分析来展示《米德尔马契》描写的复杂社会关系的人物魅力。

  • 标签: 《米德尔马契》人物 塑造
  • 简介: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策略,以宋词《江城子》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其三个不同的英译本以及对《江城子》的背景进行了严谨的考证,同时尝试着在美学视角审视整个翻译过程。本文通过分析和对比研究提出了笔者自己的观点: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策略不仅要遵守传统的翻译理论,更应该把翻译美学这一学科的理论作为指导。

  • 标签: 宋词《江城子》 对比研究 翻译美学
  • 简介:在中西方文化交流成为可能,并且不断发展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作家和作品兼容中西方文化的特质。在悲剧这个属于西方美学的范畴里,中国剧作家用自身的体验来理解和学习人生、人性以及人类的普遍生存状况,并且在不断地为这个给人以力量和崇拜的领域里注入属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

  • 标签: 《雷雨》 中西文化 冲突 悲剧
  • 简介:通过对凌叔华的《酒后》与丁西林的《滔后》在情节处理、作家立场、表现主题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视野的女性形象有着很大的差异。小说表现了女性特有的情感和意识,女主人公是故事情节的推动者和动作的发出者:而剧本则忽视了女性特有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女主人公处于被调侃和试探的位置。

  • 标签: 《酒后》女性形象 性别视角 女性意识
  • 简介:美国诗人庞德是20世纪美国意象派新诗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对英美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对中国文化的巧妙运用使美国华裔文学得到美国主流文学的认可,二者都对中国文化进行了创造性的吸收和运用,采用类似的翻译策略和创作手法。

  • 标签: 庞德 汤亭亭 中国文化
  • 简介:宗教伦理学旨在研究宗教伦理关系及其准则的一门科学,它的基本内容主要探讨宗教中的伦理盟约、伦理教导、伦理法律以及因违背这些规则所犯下的伦理罪行。这种学说与聂珍钊教授的文学伦理学学说有很多相同之处,尤其是在用宗教伦理学研究文学的时候。卡夫卡的小说,具有浓厚的宗教伦理和文学伦理的氛围。卡夫卡对犹太教的弃绝,使他成为了大地上的异乡人。正是这种弃绝上帝后所处的孤独生存境况,使他比同时代的西方人,对"上帝之死"后的现代西方人在精神和灵魂上无家可归的孤独感、恐惧感和绝望感有更深切的感受。因此,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主人公对人类失去的精神家园的渴求和寻找更加急迫。在卡夫卡看来,现代西方人的孤独、恐惧和漂泊,根本原因在于违背了上帝的伦理盟约,并犯下了以通奸和弃绝上帝为代表的伦理原罪。

  • 标签: 卡夫卡 犹太教 孤独 死亡 宗教伦理 文学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