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发热治疗的102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5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50例,98.0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45例,88.2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5.88%)低于对照组(7例,13.73%),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热患儿采用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其退热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对慈溪市38家古旧家具加工仿制企业混苯接触人群职业危害现状调查以制定防治对策。方法作业场所卫生学调查,按GB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60.42-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法测定样品;苯作业人员体检按卫生部颁发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进行,按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类判定。结果显示了苯作业工厂数、主要工种混苯监测情况、混苯作业对健康危害的分析。由于大部分业主和从业人员防护意识薄弱,防护设备配备不足,现场检测结果显示,空气中苯浓度最高为54.3mg/m3(PC-STEL)。刷漆、喷漆工种苯平均浓度(PC-STEL)均高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各工种甲苯、二甲苯平均浓度(PC-STEL)超标占34.2%、42.8%。对1088名从业人员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初步诊断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者33人(占3.03%),观察对象131人(占12.04%)。结论职业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提出了应在全行业贯彻实施《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加强混苯监测和职业健康监护,树立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5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45例。采用医院自制《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切口类型、入住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等信息,调查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不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切口类型、入住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20min、术前使用抗生素、入住时间>4~6d、有侵入性操作及Ⅱ、Ⅲ类切口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手术时间≥120min、术前使用抗生素、入住时间>4~6d、有侵入性操作及Ⅱ、Ⅲ类切口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以上因素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比较普通X线与CT来诊断临床鼻骨骨折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鼻骨骨折患者共6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在此期间内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均实施普通X线以及CT检查,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骨折检出情况以及骨折检出类型的诊断结果。结果:对68例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共检出鼻骨骨折、疑似鼻骨骨折以及未骨折的患者分别为52例、10例、6例,使用CT检查共检出三种类型的患者为67例、1例、0例,对两组数据进行组件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在鼻骨骨折方面的检出率优于普通X线检查。对鼻骨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检查,检出单纯鼻骨骨折、粉碎性鼻骨骨折以及鼻骨复合骨折的例数分别为19例、18例、15例,CT检查的三种类型的例数为23例、22例、20例,对两组数据进行组件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检查的准确性、灵敏度均高于普通X线的检查。结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普通X线的诊断准确率相较于CT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并且灵敏度不高,因此CT诊断可作为鼻骨骨折诊断的首选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普通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纳样本为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在院的5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抽签分组,实验组以普通外科手术分析,对照组开展保守处理,指标评估包括临床疗效、住院周期、复发率、VAS分数数据。结果:住院周期: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长;VAS分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优;复发人数评估汇总实验组少于对照组,临床有效人数对比实验组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普通外科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显著上升,进一步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保证疾病治愈率,提升疾病预后质量,改善患者疼痛反应,降低肿瘤后期复发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