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讨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临产室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临产室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及产程时间。结果对照组产后出血总量(342.2±239.7)mL多于研究组(260.4±222.0)mL,且总产程时间(11.8±6.6)h显著多于研究组(7.7±5.2)h,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并缩短产程,对临产室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给药时间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0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因社会因素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治疗,将手术前O.5h使用头孢噻肟钠3g,术后6h重复使用1次的设为观察组(n=270),将术后使用头孢噻肟钠3g,Bid,连续3~5d的设为对照组(n=270),观察两组术后病率、术后发烧、术后切口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d)、住院时间(d)。结果两组在术后病率、术后发烧、切口感染、住院时间(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应用时间(d),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短程预防性应用头孢噻肟钠是一种合理、有效而又经济的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时机与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产科行剖宫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22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给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切口感染、产褥病的发生率及术后WBC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组产妇切口感染和产褥病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1.54%,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术后WBC水平均处于正常高值,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产妇平均住院费用4482.62±217.49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选择恰当的给药时机可以增强抗生素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效果,并能减少药物使用量。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我院外科系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标,对外科系手术患者抗菌素使用情况做回顾性分析,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方法查阅2011年1-10月份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病历120份,对其中抗菌药物的品种、联合用药、用药时间、切口愈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素总的使用率为100%,平均用药时间2.6d,其中术前0.5-2h给药患者占98.33%,用药﹤24h占%,用药﹥24h者占95.83%,主要用药品种有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主要为头孢菌素类)、甲硝唑、夫西地酸。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存在不规范现象,应强化监管机制以促进抗菌素的规范性,使我院抗菌素使用环节质量控制达到卫生部要求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患者感染因素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研究的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1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100例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对2组老年患者感染因素的控制。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也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经我院研究发现,对于老年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中,相比于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效果更好,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形成对感染因素的有效控制,应当推荐使用。
简介:目的调查某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及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外科2011年12月1日-2012年2月29日(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并与2011年4月份资料(干预前)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共调查612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其中112例(18.30%)使用了抗菌药物,均为术前30min预防性用药;101例(90.18%)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h;共使用9种抗菌药物,其中5种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头孢菌素类;3例妇科手术患者为二联用药,其余(97.32%)均为单一用药。612例患者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工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更规范、合理。结论该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尚合理,基本达到卫生部的要求,但仍需持续改进,确保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