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中药材发酵过程中有效成分变化的影响规律,优化发酵工艺。方法:以某中药材为原料,设置25℃、30℃、35℃和40℃四个发酵温度,测定不同发酵时间下发酵产物的得率、pH值、有效成分含量和组成,分析温度的影响效应。结果:发酵温度显著影响中药材发酵过程和产物品质。35℃发酵4天,发酵产物得率为25.6%,有效成分总量为15.8 mg/g,含量和组成最佳。有效成分含量在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值,此后降低;发酵产率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此后趋于平稳。结论:35℃是该中药材发酵的最佳温度,发酵时间以4天为宜。温度通过影响微生物生长和酶活性,进而影响有效成分的生成和转化。研究结果可为中药材发酵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采用干法消解和以浓硝酸:高氯酸(4∶1)为消解剂的湿法消解两种方法处理葫芦蛾药材,利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葫芦蛾药材中Cu、Zn、Mn、Fe、Ca、Mg、Na7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干法消解测定值低于湿法消解的测定值。葫芦蛾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从高到低为Mg〉Ca〉Zn〉Fe〉Cu〉Na〉Mn。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为99.44%~102.22%;RSD值为1.18%~2.25%。结论:该实验建立的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稳定性好,其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葫芦蛾药材资源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14个不同产地炮姜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UPLC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BEHC18(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5种姜酚类成分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9.41%、97.70%、97.64%和97.51%;14批不同产地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实验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地测定炮姜中5种姜酚类成分的含量,为评价炮姜的质量和炮制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
简介:目的研究异佛斯柯林在鞘蕊苏药材的根、根茎、茎、叶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抗氧化能力。方法取适量鞘蕊苏药材,将其分为根、根茎、茎、叶和花等不同药材部位,采用HPLC-ELSD法测定各部位中异佛斯可林的含量,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与Fe2+螯合能力。结果鞘蕊苏药材中异佛斯可林主要存在于根和根茎中,茎中有少量分布,叶和花中不含异佛斯柯林。根、根茎和茎提取物均具有抗氧化作用,但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结论异佛斯柯林在鞘蕊苏药材中各部位含量高低及抗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的顺序为:根>根茎>茎。本研究对鞘蕊苏规范化种植、产品生产工艺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