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收治的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组,分别进行保守治疗和关节置换,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心理状态、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评分等高于对照组,高于20分左右,数据分析得知,研究组的优势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HSS评分、KSS评分,研究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的总有效率情况,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是94.4%和77.8%。结论:针对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关节置换治疗,可行性比较高,能改善患者的自身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可借鉴和实施。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形成及下肢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方法:抽取近两年在本院进行关节置换术的 86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红蓝球法分成两组,病例为 43例的对照组于术后行常规护理,病例为 43例的研究组于术后行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术后 DVT发生率及下肢功能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 DVT发生率比对照组的低,其 HSS、 ROM、 BI评分等比对照组的高,两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可对下肢 DVT形成进行良好预防,并有效改善下肢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个性化康复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接诊的8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在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个性化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护理后的DVT及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DVT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和全血高、低切粘度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探讨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膝关节置换術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行膝关节置换术的 8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1例,对照组给予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 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 78.05%( P<0.05)。结论: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护理;关节功能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是根据疾病或手术类型由医师和责任护士共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从患者入院到出院严格按照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表给予标准化治疗护理,可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 [1]。我院对行 TKA治疗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取得的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行 TKA的 82例患者,其中男 42例,女 40例;年龄 35~ 88岁,平均年龄( 60.2±8.4)岁;手术原因:骨性关节炎 5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26例、强直性脊柱炎 3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行 TKA适应症者;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脑、心、肝、肾、肺等疾病不能纠正者;②行 TKA术前已发生感染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将选取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原因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 TKA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设计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并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主要以时间为框架基础,明确护理人员在各个时间段需要的工作重点,并对每个阶段的护理内容具体化,从而使路径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质控管理:成立以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管床护士等成员组成的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小组,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路径表,护士长主要担负护理工作的质控与检查职责;高级责任护士主要担负督导作用;观察护士主要担负路径表内容落实完成;同时,由管床医生配合完成膝关节功能评分。具体包括:①入院第 1d护理内容:了解患者基本情况,通过各风险评估量表、 Hss评分以及术前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包括疼痛管理方案、术前康复计划等。通过图文、多媒体、及网络数据平台向患者推送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锻炼。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②入院第 2d(术前 1d):做好术前准备,包括药敏试验、药物准备、饮食指导、皮肤准备(备皮 -酒精消毒 -医生标识并包扎)等,向患者发放营养代餐,并告知食用方法。评估患者对健康教育、术前功能锻炼的掌握情况,再次做加强及有针对性的指导。③术后当天: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麻醉清醒安返病房后可指导患者早期饮水,如无恶心、呕吐,可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食;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引流管护理;血栓预防;根据疼痛评估分值给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镇痛管理。④术后 1~ 3d:复查血常规、生化;指导患者使用富含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与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伤口护理;疼痛管理;预防便秘;播放膝关节置换健康教育视频,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屈伸膝关节等功能锻炼;复查 X片及患肢血管彩超后,术后 1d指导患者使用助行器下床活动及行走,下床一定要遵循下床“三部曲”,做好心理护理及安全教育。⑤术后 4d~出院日:扶床慢下蹲动作、扶护栏上下台阶、背墙蹲靠等训练。⑥出院标准:患肢无明显疼痛,膝关节伸直良好,屈曲度 >90°,伤口无感染迹象即可出院;给予出院宣教,包括复查、功能锻炼、切口护理等 [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 HSS)评估,总分 100分,共分为 6个项目,评分≥ 85分为优, 70~ 84分为良, 60~ 69分为中,≤ 60分为差 [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 [n( %) ]表示,采用卡方或秩和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 HSS评分优良率 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 78.05%( P<0.05)。 3 讨论 TKA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技术,其通过对患者进行关节置换,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但 TKA术后的关节周围软组织失去平衡作用或肌力减退可引起假体松动、膝关节不稳定等不良后果,严重的甚至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TKA术后给予康复锻炼至关重要。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是通过结合护理团队建设、健康教育、康复锻炼指导等为一体的护理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 HS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主原因可能是由于:一是快速康复护理路径为护理工作提供一个程序化的指导,明确了患者各个阶段的康复目标,这可促进护理人员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评价和改进;二是护理人员以快速康复护理路径为指导,可增强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从而减少护理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之间的主动沟通接触,能够及时发现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三是患者通过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能够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康复护理的程序和内容,了解在各个时间段康复训练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提高了患者对康复护理的依从性和积极性 [4]。同时,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设计也为术后功能的恢复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因此, TKA术后给予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可有效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魏岚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及康复进程的影响 [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 21( 2): 154-155. [2]邓永鸿,张慧,曾子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影响的系统评价 [J].护理学报, 2017, 24( 12): 27-32. [3]陈旭 .快速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 4): 88-89. [4]曾雪群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分析 [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 20( 1): 148-149.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疼痛、关节活动功能及肌力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10月7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进行前后顺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比较两组出院时、干预1年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被动与主动活动度、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股四头肌峰力矩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VAS评分(1.89±0.74)分低于对照组(3.26±0.85)分,而膝关节被动与主动活动度分别为(95.85±8.20)°和(110.98±6.85)°大于对照组(89.85±7.46)°和(105.36±7.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QOLI-74评分、股四头肌峰力矩评分高于对照组,而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不但可以快速消除患者肿胀、疼痛、关节受限等临床症状,而且能增加肌肉力量,提升其膝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深静脉血栓预防效果。方法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6月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该时期收治的40例患者列入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该时期收治的40例患者列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医护患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直接前入路(DAA)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5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对象,结合手术方式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研究组,均是41例患者。对照组:传统后外侧入路方式,研究组: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结果分析和总结。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的不同时间段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分析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的优良率分析是重要的指标,对照组优良率是64%,研究组优良率是92%,64%<92%,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的优势更突出。结论:针对股骨头坏死的案例实施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整体上效果突出,能缓解术后疼痛感,改善髋关节功能,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病人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取样68例(2019.09-2020.09)髋臼骨折继发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就诊病人),分组后(34例/组),对照组行保守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并发症、Harris 评分情况。结果:两组并发症率依次为2.94%,23.53%,观察组并发症率最低,(χ2=6.2750,P=0.0122)。同时,两组患者Harris 评分在治疗前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半年,1年后,两组评分皆有提升,且观察组评分更高,P<0.05。结论:针对髋臼骨折继发股骨头坏死、创伤性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并发症率相对较低,且Harris 评分改善效果优于保守疗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