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医院药剂科处方点评模式与实践方法,为日后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门诊未开展处方点评模式和实践方法的120份处方为对照组;选择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门诊开展处方点评模式和实践方法的120份处方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处方的合理选择药物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术后用药时间合理情况等。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合理选择药物45份(37.5%),抗菌药物使用24份(20.0%),术后用药时间合理51份(42.5%);对照组合理选择药物21份(17.5%),抗菌药物使用69份(57.5%),术后用药时间合理30份(25.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在医院药剂科开展处方点评并且展开实践,能够较好的确保处方药剂的使用准确,为患者提供最需要的处方要求,提高合理选择药物的水平,减少抗菌药物的应用,对患者积极意义较大。日后,可进一步开展处方点评模式的实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总结相应的防护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30名供应室护理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问题展开调查分析,并且总结防护方法。结果本组供应室护理人员发生的职业暴露问题中,出现紫外线暴露损伤者26例,出现利器刺伤者25例,出现噪音暴露损伤者15例,出现烫伤者12例,出现化学消毒剂暴露损伤者10例,出现污染血液暴露损伤者10例,利器刺伤和紫外线暴露损伤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等,其中以发生紫外线暴露损伤和利器刺伤的频次最高,因此院方需要重视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采用合理防护措施,以保障护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减少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率,分析和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方案。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取200例于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是否患有便秘将其分为试验组(便秘,96例)和对照组(非便秘,104例),探讨各因素(胃肠功能、卧床时间、饮食、摄水量等)与便秘间的相互联系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护理方案。结果经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胃肠功能弱、饮水量少以及负面情绪是造成老年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因素,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发生便秘和胃肠功能弱、饮水量少以及负面情绪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采取调整患者胃肠功能、心理辅导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便秘发生,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氟康唑的药物有关物质分析方式进行讨论。方法采用依利特对林氟康唑在三种不同磷酸盐冲洗环境下(PH3.0、PH5.0、PH7.0)的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对三种不同磷酸盐冲洗环境的灵敏度进行比较结果甲醇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7.8±1.9min;乙腈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8.1±1.7min,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杂质氟康唑甲醇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18.2±0.2min;乙腈溶液有关物质保留时间为29.1±0.3min,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A210nm波长检测时磷氟康唑以及相关物质吸收量最高,A210nm波长检测灵敏度更高,特异性更强。结论PH5.0的磷酸盐缓冲液检测灵敏度最高,且专属性非常强,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ICU内肺部感染的原因,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ICU患者38例(全部患者均行气管切开术且术后均并发肺部感染),提取全部患者痰液,培养并给予药物敏感试验,分析汇总感染菌群的种类,做好相关记录。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16例为肺炎链球菌感染,13例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5例为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2例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2例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经临床针对性护理后,全部患者的感染症状均显著改善(38例患者中,14例痊愈,19例临床症状改善明显,5例护理有效,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ICU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易并发感染,应强化无菌意识,严格管理ICU病房,适度湿化呼吸机,完善预防性措施,降低ICU肺部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中进行临床免疫检验的的10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I组和Ⅱ组,各50人,I组予常规临床免疫检验分析,Ⅱ组在分析之前进行质量控制。对免疫指标进行观察对比,主要包括AFP、CA-l99、CEA、CA-l25、CA-724、CA-153,对比两组各项免疫指标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Ⅱ组病人AFP、CA-l99、CEA、CA-l25、CA-724、CA-153检验分析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均较I组病人高,P<0.05。结论临床免疫学检测中使用质量控制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应当大力在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