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一级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采用在我院住院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住院后以自编问卷对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强迫症相关知识的家庭健康教育,同时,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8周后对家属进行SDS、SAS、Yale-Bocs进行测评。结果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占75.00%患者家属伴有抑郁情绪,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占56.25%的家属同时伴有紧张焦虑情绪,SDS评分高于常模(P<0.05);占58.75%的家属同时伴有强迫症状,Yale-Bocs评分高于常模(P<0.05)。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SDS、SAS、Yale-Boc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家属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促进远期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永仁县2017年麻疹抗体监测结果,以及时发现工作薄弱地区以及免疫空白人群,为控制和消除麻疹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我县认真按照省州方案的要求,于2017年6月5日—6月8日对猛虎乡(猛虎村、迤帕拉村、么苴地村)、中和镇(波者地村、万马村、进化村)、莲池乡(勐莲村、莲池村、查里么村)开展了麻疹抗体监测工作,本次共监测331人,通过采静脉血分离血清方法监测麻疹IgG抗体水平,并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31人中有免疫史185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46人,免疫史率为55.89%(185/331),6岁以内麻疹免疫史率为100.00%,15岁以上麻疹免疫史率为0.00%;抗体显示阴性6人,阳性325人,抗体阳性率为98.19%(325/331);14岁以内的儿童麻疹抗体的阳性率较14岁以上的更高;抗体阴性6人有中和乡4人与莲池2人。结论永仁县各地区总体上形成了麻疹免疫屏障,但人群麻疹免疫史率较低,应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免疫2次剂率,确保超过95%。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早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自我护理能力、分娩及乙肝知识掌握、遵医行为、母乳喂养成功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抗HbsAg阳性和产褥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6.67%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遵医行为,降低新生儿感染几率及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我院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要求,持续4年的目标监测与持续整改有效降低了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率,保障病人安全。方法按照规范与指南要求制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对我院产科所有住院手术病人开展目标性监测,通过认真有效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并在监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实施持续改进。结果对2011年~2014年监测结果汇总进行对比分析,2014年手术切口感染率下降了46.3%。结论通过目标监测使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感控管理在向规范化、程序化发展,达到了以监测促改进的目的。对保护母婴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2010年-2015年参加四川省临检中心的全血细胞室间质评(EQA)回报结果,总结分析室间质评失控的原因和在控的经验,以提高检验质量。方法采用能力对比试验(PT)方案和偏倚对室间质评回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WBC失控率为5%,RBC失控率为0%,HGB失控率为0%,HCT失控率为0%,MCV失控率为1.67%,MCH失控率为5%,MCHC失控率为1.67%。所有项目PT评分均>90%,除失控的9个数据外,各项目每次质评结果的最大偏倚均小于评价标准的1/2。结论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仪器性能,试剂的质量及质控品的标准化。仪器还要定期进行校准和比对。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鞍山地区2014年—2016年门诊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方法取214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门诊收治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9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医院该时间段上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资料,对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马鞍山地区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06例门诊抗痨化疗患者中,15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22%。其中,75例为神经系统反应,占48.08%,81例为消化系统症状,占51.92%。神经系统反应中,患者以实名、嗜睡及头晕、头痛为主,分别占13.46%和12.18%;消化系统症状中多以恶心呕吐和腹胀、腹痛、腹泻为主,分别占16.67%和13.46%。结论马鞍山地区2014年—2016年抗痨化疗肺结核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应该建议同意、规范的不良反应识别、诊断标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鼻出血经鼻内镜电凝止血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位在2014年10月到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阿司匹林二级预防鼻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每组各40位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局部填塞止血处理,而实验组采用鼻内镜下微波电凝止血处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止血效果进行评估,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三个月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97.5%,比对照组的效果要好;实验组术后三个月内的各项数据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鼻内镜下微波电凝止血处理方式对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患者鼻出血的治疗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科诊断中应用三级筛查配合三维成像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2017年4月间筛选孕妇200例纳入研究。所有产妇进行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和三级筛查配合三维成像检查。分析两种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200例产妇中共有13例畸形胎儿(6.5%),采用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时,检出畸形胎儿5例,检出率38.5%。采用三级筛查配合三维成像检查检出畸形胎儿12例,检出率92.3%。采用三级筛查配合三维成像检查畸形胎儿检出率高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产科诊断中应用三级筛查配合三维成像时畸形胎儿检出率高于常规产科超声检查,在产前排畸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1级患者在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280例高血压病1级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服药时间分为对照组(90例,单纯改善生活行为)、睡前服用组(95例,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晨间服用组(95例,晨间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比较三组患者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舒张压(95.45±4.34、94.23±4.02、93.23±4.01)mmHg及收缩压水平(155.45±2.34、154.23±2.89、155.34±2.46)mmHg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水平均降低(P<0.05),且睡前服用组的舒张压(80.34±3.23)mmHg、收缩压(132.45±1.07)mmH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0.12±3.23、143.34±1.56)mmHg、晨间服用组(85.34±3.45、141.56±1.67)mmHg,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于治疗高血压病1级患者有显著疗效,可改善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四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在神经科高危压疮患者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神经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的高危压疮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实行四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压疮管理效果评分、护理操作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四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作用于神经科高危压疮患者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能预防或减少院内压疮的发生率。对神经科规范了压疮管理,加快压疮的愈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近三年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分布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5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收集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94例,分别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涉及的临床具体表现、不良反应名称、药品的名称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总结分析。结果我院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14岁以上。累及10个系统,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80例次,28.99%)、中枢及神经系统损害(66例次,23.91%)为常见。上报的不良反应以抗精神分裂症类药物(142例次,48.30%)及抗癫痫药物(71例次,24.15%)为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品,前3位分别是利培酮、奥卡西平、奥氮平。结论由于精神科及神经科疾病需要治疗的疗程较长,二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广泛,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医务工作者必须重视上述二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调整用药治疗方案,促进临床更加安全、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