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共有40例,A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剂量为25毫克;B组患者共有40例,B组患者使用米非司酮的剂量为12.5毫克,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50%),并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在子宫肌瘤体积上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A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减小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5毫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较小,并且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按照用药剂量不同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观察组患者给予12.5mg/次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25.0mg/次米非司酮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1.40%,与对照组的86.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小剂量米非司酮可实现大剂量药物的临床效果,且小剂量米非司酮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参与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平均用时(17.30±4.16)min,平均出血量(30.51±9.80)ml,平均膨宫液使用量(1627.28±200.63)ml;术后经量评分以及月经期分别为(22.86±12.37)分、(3.6±1.1)天,手术前分别为(269.30±73.28)分、(7.9±3.0)天。结论宫腔镜切除术用于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明显,能够使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缓解月经紊乱,减少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经过我院确诊并治疗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2013年1月—2014年7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纱布填塞宫腔治疗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1.在治疗前出血量方面两组产妇无显著差异(P>0.05);2.在治疗后出血量、输血量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紧急子宫切除术治疗方法,止血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方法分别为每天口服米非司酮片25mg和10mg。从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方面进行比较,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5%),比观察组(92.5%)低(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使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后均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但与大剂量治疗相比,通过小剂量治疗后,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故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有较大的益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观察海扶刀治疗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的30例患者则进行海扶刀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UFS-QOL量表评估结果及血清激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UFS-QOL量表评估结果及血清激素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的UFS-QOL量表评估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血清激素指标也均高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P均<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评估结果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海扶刀治疗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其可更为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机体的不良影响控制也相对更好。
简介:摘要目的对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的效果予以探究并剖析。方法选取7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均为我院自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接收,将其均分成两组,就子宫切除术(对照组,n=36)与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观察组,n=36)的临床疗效展开探讨。结果从临床综合指标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56%),实验差异经χ2检验,P<0.05。结论临床将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到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中,以较短的手术时间、较少的出血量及并发症,值得大力普及。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预防性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8月选取62例宫缩乏力产妇做随机非盲法分组试验,两组各31例,Ⅰ组产妇单纯接受缩宫素治疗,Ⅱ组产妇在上述用药下配合使用米索前列醇治疗,评估该两种方案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与用药安全性。结果Ⅱ组接受预防性治疗后的恶露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显著减少,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两组在试验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但总发生率相比,P>0.05,统计学不成立。结论对具有宫缩乏力表现的产妇应用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治疗,预防产后出血效果好、安全性高,且利于缩短恶露持续时间,值得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以及单纯用孕三烯酮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用孕三烯酮治疗,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改善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6例,改善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孕三烯酮治疗可有效减少月经量、减轻痛经症,不良反应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4.2%;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和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均有显著效果,小剂量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效果及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07年7月~2011年6月妇产科大出血患者92例,随机分为传统治疗组和栓塞组,其中栓塞组分别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和PVA对子宫动脉进行栓塞。传统治疗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比较子宫动脉栓塞技术与传统方法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止血时间、疗效、保全子宫率等。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是有效的,所有患者全部栓塞成功,栓塞成功率100%,两种栓子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子宫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有效率高、止血时间明显缩短、子宫保全率明显提高。结论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止血快、创伤小、成功率高、保全子宫,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78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各39例。其中高剂量组患者给予25.0mg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而低剂量组患者给予12.5mg的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结果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孕酮、雌二醇、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改善等情况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低剂量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高剂量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差异不大,但是使用低剂量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以进一步推广。